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正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先后在庐山人民剧院召开了三次重要会议:1959年7月2日至8月1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8月2日至16日中共八届八中全会(后通称为庐山会议),1961年8月23日至9月16日中央工作会议,1970年8月23日至9月6日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庐山上有庐山会议旧址和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彭德怀等多位中共领袖人物旧居。  相似文献   

2.
李庆刚 《党史纵览》2010,(11):56-56
1961年8月23日至9月16日.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工作会议.这次会议被称为第二次庐山会议.主要议程是:粮食问题、市场问题、两年计划和工业问题、工业企业管理问题、高等学校工作问题、干部轮训问题。  相似文献   

3.
1959年7月2日至8月16日,中共中央在庐山先后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史称“庐山会议”。 在庐山会议初期,毛泽东跟贺子珍曾在庐山见过一面。  相似文献   

4.
正1970年8月23日至9月6日,举世闻名的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在庐山召开。我那时15岁,就读于江西庐山中学初中一年级二班,中央领导在庐山开会的整个生活片段到现在仍历历在目。后来才知道在庐山会议上,就设国家主席一事引爆了"大有炸平庐山之势"的激烈的党内斗争。对于这一内幕,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当然一无所知。但是,任何一个当时生活在庐山的庐山人,在享受了作难为会议举办地庐山人荣耀的同时,也感受到会议的神秘和紧  相似文献   

5.
30年前的1959年,中共中央于7月2日至8月1日在庐山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接着于8月2日至16日又举行了八届八中全会。这两个会议,因先后在庐山接连召开,故人们习惯地以庐山会议作为总的称谓。与此同时,江西党校的一场大辩论也在炽烈进行,并且引起了正在庐山主持会议的毛泽东同志的极大重视,受到了他的高度称赞。岁月流逝,30年荏苒而过,对于庐山会议的评  相似文献   

6.
两个上将都成了"军事俱乐部"成员 1959年的庐山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的两次重要会议的总称:7月2日至8月1日是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8月2日至8月16日是中共八届八中全会.  相似文献   

7.
1959年7月2日至8月16日,中国共产党在江西庐山先后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这就是著名的庐山会议。同建国以来中共党史上的其他诸多问题一样,对庐山会议的学术性研究,也是在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迈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的后开始的。10多年来,陆续发表、出版了一些文章和书籍,为了解、研究庐山会议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使庐山会谈越来越多地显露出其真实的面目。现将十多年来研究较为集中的几个问题择要作一概述。一、庐山会议反倾向问题关于1959年夏季召开的庐山会议的反倾向问题,党史学界…  相似文献   

8.
《理论与当代》2010,(4):57-57
<正>钱伯城在1月20日的《扬子晚报》上撰文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三上庐山,主持中央会议。第一次开会时间,是1959年7月2日至8月1日和8月2日至16日;第二次,是1961年8月23日至9月16  相似文献   

9.
曹元明 《湘潮》2005,(12):4-5
1961年,由于自然灾害和“反对右倾机会主义”造成的恶劣后果,使我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为了纠正我党在实际工作中的“左”倾错误,使国民经济走出低谷,尽快改善人民生活,党中央和毛泽东决定于8月23日至9月16日在庐山召开中央工作会议,史称“第二次庐山会议”。住进267号别墅  相似文献   

10.
这桩历史公案,发生在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得到洗雪、澄清却在24年后的庐山会议上。 1959年7月2日至8月16日,中共中央在江西庐山连续举行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的气氛,和庐山的云雾一样变幻莫测。会议气氛的骤变,是由彭德怀7月14日写给毛泽东的一封信引起的,从此会议的主题由总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纠正“左”倾错误改变为批判彭德怀“反党集团”的所谓右倾机会主义。  相似文献   

11.
正1959年7月2日至8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中共八届八中全会先后在江西庐山举行,史称庐山会议。会议定的议题是总结经验,继续纠正"左"的错误。由于中途出现彭德怀给毛泽东写信事件,导致了会议主题的变化。在八届八中全会上,通过了《为保卫党的总路线、反对右倾机会主义而斗争》的决议等文件。全会决定撤销彭德怀、黄克  相似文献   

12.
1961年,新中国正面临着三年自然灾害和"反右倾"斗争所带来的严重经济困难。为了摆脱经济困境,当年8月23日至9月16日,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工作会议,讨论工业、粮食、财贸和教育工作中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纠正以往工作中不切实际的高指标、浮夸风等错误做法,史称"第二次庐山会议"。  相似文献   

13.
近二十年来庐山会议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史学界一般把1959年夏中共在庐山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7月2日至8月1日)和八届八中全会(8月2日至16日)总称为庐山会议。庐山会议本来的议题是继续总结1958年以来的经验教训,纠正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左”的错误,即按照第一次郑州会议以来中央已定...  相似文献   

14.
李莉 《党史文苑》2008,(3):23-26
1961年8月23日至9月16日,中央工作会议在庐山召开。会议结束后,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下山沿庐山南麓走访了海会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星子观音桥、秀峰和温泉疗养院。此行留下一段难忘的佳话,也由此改变了一个农村女娃的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15.
近阅谢春涛所著《庐山风云:1959年庐山会议简史》一书(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11月出版),书中第60页里写道:“他(指毛泽东──编者)还手书李白诗句‘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并在末尾注明:李白《庐山谣》一诗中的四句。登庐山望长江,书此以赠庐山常委诸同志。”事实上,毛泽东题写李白这四句诗的时间,是在1961年第二次庐山会议期间,并非是1959年第一次庐山会议时。末尾为“书此以赠庐山党委请同志”,而非“庐山常委诸同志”。1961年8月对日至9月16日,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中央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16.
1961年,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和“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严重困难。为了纠正“左”倾错误,使国民经济走出低谷,党中央和毛泽东决定8月23日至9月16日在庐山召开中央工作会议,即后来史家所称的“第二次庐山会议”。会议开幕时,邓小平还留在北京主持审查和修改将在会议上通过的重要文件。月底,他接到通知,赶到庐山。若干年来,社会上一直流传有“毛泽东、周恩来三顾茅庐请诸葛”之说,即毛泽东、周恩来“三顾茅庐”,请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组织起草、修改有关恢复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17.
俞国 《党史天地》2008,(5):15-18
1959年7月2日至8月16日,中共中央在江西庐山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统称庐山会议。毛泽东认为,经过八九个月的紧张努力,“共产风”、“浮夸风”、高指标和瞎指挥等错误得到了初步的遏止,形势已经好转。  相似文献   

18.
总理与放牛娃周桂花合了个影1961年8月23日至9月16日,中央工作会议在庐山召开。会议结束后,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下山沿庐山南麓走访了海会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星子观音桥、秀峰和温泉疗养院。此行留下一段难忘的佳话,也由此改变了一个农村女娃的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曾于1961年8月23日至9月16日在庐山举行工作会议。会议讨论了工业、粮食、财贸和教育等重大问题。可是,这样重要的会议,很长时间却没有公开发布信息。直到上世纪90年代(即会议的30年后)才在书刊上披露,这是什么原因呢?据透露主要原因有二:一、1961年8月下旬,当时担任西  相似文献   

20.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庐山会议旧址,是庐山重要人文景点,1959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及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1970年中共九届二中全会都曾在这里召开,历史的见证,为这里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成为许多慕名来庐山游览旅客必不可少的参观景点。1993年春,庐山新华书店为了让游览庐山的游客能购到一些心仪已久的图书,也为了扩大图书销售,在与庐山会议旧址共同努力下,于会议旧址大堂设立了图书发行网点,专门出售一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传记以及有关庐山会议实录史学方面等特色书籍,突出宣传庐山的政治名山、文化名山、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