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党史博览》2014年第9期,见有《毛泽东何时提出“刘邓可以分开”》.该文原是对笔者2014年2月发表的《“文革”中的毛泽东和邓小平》所提的批评.该文问道:“毛泽东提出‘刘邓可以分开’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为什么不可思议?”从该文所述,方知该文作者近年才见到毛泽东“文革”中的上述指示.因《毛泽东年谱(1949-1976》》是2013年12月才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而拙文引证的则是十年前出版的历史文献,两者其实并不矛盾.至于该文称早在1967年10月9日就见到的毛泽东批示,它与4个月前毛泽东对汪东兴的指示全然不同.请注意,笔者记述的是“首次提出”,至于说10月9日毛泽东删除邓小平名字的批示,时间滞后了数月,这还能算首次吗?  相似文献   

2.
正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撰的《毛泽东年谱(1949—1976)》,为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奋斗历程,提供了基本线索和重要材料。《毛泽东年谱》的主编逄先知、冯蕙指出:这部年谱为研究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的思想理论和工作实践,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历史成就和经验教训,研究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基础,提供了丰富的史料~((1))。这样的评价,是切实的、中肯的。笔者在研究安徽省1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继2004年编撰出版《邓小平年谱(1975—1997)》后,最近又编撰出版了《邓小平年谱(1904—1974)》。至此,《邓小平年谱》全部出齐。本刊特从《邓小平年谱(1904—1974)》中选编邓小平在1956年至1966年间的一些论述。这些论述具体而深刻地反映出他在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期间对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的一些重要思考。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新的实践中形成的邓小平理论,同当年这些探索思考一脉相承的历史联系。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新发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邓小平思想年谱》 ,系统地展示了邓小平从1975~1992年的思想脉络。全书600余条中大约有2/3是第一次公开发表。这些新发表的讲话、谈话、批示、书信、题词的主要内容 ,虽然不是全文 ,但对《邓小平文选》各卷中的思想 ,起了极好的补充、印证、扩展、丰富的作用 ,实际上是对邓小平理论的新发掘。《年谱》中 ,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涉及到国际问题 ,提供了我们过去未曾知道的关于国际战略的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史料。为了更加完整、准确地掌握邓小平理论 ,本文依据《年谱》资料 ,并对照《邓小平文选》…  相似文献   

5.
正《党史博览》在2014年第2期的《"文革"中的毛泽东和邓小平》一文第一节的小标题中说"1967年5月毛泽东首次提出‘刘邓可以分开’,这在‘文革’高潮中是不可思议的主张"。这个小标题如何理解?毛泽东提出"刘邓可以分开"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为什么不可思议?作者在这里加了一个条件——"‘文革’高潮中"。为什么在"文革"高潮中提出"刘邓可以分开"就是不可思议的呢?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让人难以理解。我们撇开这个问题,直奔主题——毛泽东是不是1967年5月才首次提出"刘邓可以分开"?笔者认为不是,绝对不是——不要光看有没有"刘邓可以分开"这几个字。  相似文献   

6.
"文革"初期的毛泽东与邓小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谲波诡、变幻莫测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曾经出现过许多戏剧性的场面,而作为“文革”发动时主要斗争目标之一、“党内第二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邓小平在“文革”后期又重返政治舞台,并一度被委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重任,恐怕是这个时期最有戏剧性的事件。由于“文革”时期毛泽东在党内一言九鼎的至高权威地位,邓小平此时的政治命运显然与毛泽东的态度有直接关系,而“文革”发动初期毛泽东与邓小平的微妙关系,则是我们理解邓小平奇迹般的升降起伏的一把钥匙。毛泽东对邓小平的不满很大程度上缘于邓小平的不那么听话和与他的“敬而…  相似文献   

7.
《党的文献》2011,(3):6-7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纪念决议通过30周年,本刊从邓小平1980年9月至1981年4月会见外宾的谈话记录中,选编了一组有关正确评价毛泽东、坚持毛泽东思想和起草历史问题决议的谈话,供研究参考。这些谈话,少部分内容曾在2004年出版的《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中有所披露。标题是编者加的。  相似文献   

8.
《党的文献》2011,(3):6-10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纪念决议通过30周年,本刊从邓小平1980年9月至1981年4月会见外宾的谈话记录中,选编了一组有关正确评价毛泽东、坚持毛泽东思想和起草历史问题决议的谈话,供研究参考。这些谈话,少部分内容曾在2004年出版的《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中有所披露。标题是编者加的。  相似文献   

9.
<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撰的《毛泽东年谱(1949—1976)》,是一部较全面地反映毛泽东领导建立新中国,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7年历程的编年体著作,共6卷。这部年谱为研究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的思想理论和工作实践,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历史成就和经验教训,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基础,提供了丰富史料。一、关于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10.
《理论与当代》2006,(8):55-56
刘晶芳 刘振清在6月26日的《北京日报》上撰文指出:近年来,随着档案史料的大量发掘和公布,党史人物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很多已有结论或定论的问题,有了新看法、新解释;一些有争议的人物的功过,也得到了实事求是的评价。刘少奇关于四清运动的评价。近十年关于刘少奇研究的最主要成果是出版了《刘少奇年谱》和《刘少奇传》(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王光美、刘源等著的《你所不知道的刘少奇》,也值得关注。在对刘少奇参与领导的四清运动的性质和评价上,《刘少奇传》是基本否定的;而《你所不知道的刘少奇》则认为四清运动是一场名副其实的群众自我教育为主的运动,虽然夭折,但作为政治改革的一次可贵的尝试,与同时期成功的经济改革尝试一样,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周恩来研究焦点是其晚年周恩来研究的焦点、难点是对他的晚年,特别是在“文革”中的作用的评价。对人们常有的疑问——“周恩来为什么不公开反对‘文化大革命’,为什么要执行一些明明是错误的东西”,《周恩来传》主编李琦提出,在当时毛泽东有很高权威的情况下,周恩来及其他中央领导都难以反对。另外,研究者提出,在“文革”中的一些重大决策上,周恩来和毛泽东是存在分歧的。  相似文献   

11.
<正>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发生的"大跃进",是党的重大决策。当今不少人认为,大跃进是毛泽东贪多求快、好大喜功、背离实事求是的产物。持此种观点者学界政界亦不乏其人。近来,笔者在认真阅读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先后主编、出版的《毛泽东传》《毛泽东年谱》之后认为,翔实的史料表明,从总体看,毛泽东在大跃进时期还是自觉坚持实事求是的。大跃进的发生,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列宁说过: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邓小平第二次复出1967年7月14日,毛泽东在武汉同王力谈话时,对邓小平作了"高度的评价。"据《王力反思录》披露:"他(指毛泽东——引者注)说,他不同意并列地提  相似文献   

13.
恐怕没有人会怀疑,在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书当属《毛泽东选集》。文革期间,《毛泽东选集》风靡全中国, 那时的中国人家家户户大抵不止有一套《毛泽东选集》。然而,第一部《毛泽东选集》是如何诞生的,又是在哪  相似文献   

14.
胡耀邦曾长期担任党的重要领导职务,"文革"结束后,在对待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评价问题上,他反对只讲毛泽东的功绩或只讲错误的片面观点,主张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客观公正评价,这对后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起草通过的《历史决议》以及今天评价毛泽东提供了科学正确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关于《毛泽东年谱》中一则史实的读者来信编辑同志: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毛泽东年谱》中卷第494页,记述了毛泽东对"抢救运动"冲击到钱拯及其子婿所作的批示。事实上,钱拯及其子婿在"抢救运动"中受诬枉的问题,后来已得到平反,建议在年谱的注释中补充说明这一...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年谱》收录了毛泽东和张闻天联名发出的一封电报。《年谱》中写道:(1937年)9月30日,(毛泽东)同张闻天致电秦邦宪、叶剑英,提出关于南方红军游击队的改编原则:"以集中五分之三、留下五分之二于原地改为保安队为原则,反对国民党提出的全部集中的要求;保安队均须进行政治上的整理,反对投降主义,反对国民党派遣任  相似文献   

17.
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邓小平在1978年12月13日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这次中央工作会议为随后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充分准备。邓小平的这个讲话实际上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撰的、2004年出版的《邓小平年谱(1975-1997)》(以下简称《年谱》),是一部记载邓小平在这一时期经历、思想和业绩的编年体著作。这部年谱,以大量文献档案资料为依据,翔实准确地记述了  相似文献   

18.
正近期,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撰的《毛泽东年谱》(1949-1976)正式出版。这部年谱收录了不少没有公开发表的毛泽东文稿。年谱注释周详。例如,1971年9月8日记述林彪亲笔写下手令,让林立果策划谋害毛泽东的方案这一条,在注释中引用了王飞的亲笔供词和鲁珉的亲笔供词。对社会上流传的一些不实之事进行澄清。通读这部年谱,可以看出,1956年后的20年间,毛泽东在对  相似文献   

19.
正"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一代伟人毛泽东这首脍炙人口、荡气回肠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词,饱含着对亡妻杨开慧烈士和挚友柳直荀烈士的热情讴歌和深情悼念,同时也充溢着对老友、柳直荀遗孀、杨开慧好友李淑一的真挚情谊和深切关爱。"一阕《蝶恋花》,主席寄深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一共给李淑一亲笔写了4封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收录最多,有前3封信,《毛泽东年谱》也有记载。第四封信迄今没有公开发表。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在一九七五年①《周恩来年谱》编写组1月1日先后同李先念、邓小平谈话。△在人民大会堂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四届人大有关人事安排问题。根据毛泽东一再提出的要安定团结的指示,会议确定了“基本不动,个别调整”的原则,讨论通过邓小平起草的关于国务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