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不久前,已故的百岁开国老将军孙毅生前亲笔书写的"追寻英雄的足迹"的题词,题词被寄到沈阳军区某部年轻干事王洪续手中,几个苍劲大字,既成为王洪续同志即将出版的<英雄题材人物通讯集>书名的题字,也是对他近几年来寻访老英雄事迹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2.
<正>50年前,中国林县(今林州),10万英雄儿女,靠一锤、一钎、一双手,苦干10个春秋,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斩断1250个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凿通211个隧洞,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凡是看过电视剧《红旗渠》的人,都会对片中那位腰系围绳荡身在悬崖峭壁之间、万丈深渊之上排除险石的排险队长任羊成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名字与红旗渠一起被写入了20世纪60年代的小学课本,从而家喻户晓。半个世纪过去了,老英雄还好么?就是老虎嘴也要拔掉它几颗牙地处河南北部太行山东麓的林县,是  相似文献   

3.
好好好     
老A应邀参加一次群众性演出,主办单位请他上台讲话,他激情万分,拿着话筒连讲了三个"好"。他说,一是活动主办得好,二是演员表演得好,三是会议效果好。我一听,确实有水平,但怎么老A的讲话都离不开"好"这个字呢?年底,老A来调研,他来之前,单位上上下下忙碌了一阵子。老A来的那天,先是看了现场,再就是汇报,最后由他提要求。  相似文献   

4.
我是冯官成的哥哥。我们兄妹8个,四个姐姐三个弟弟,官成在我们弟兄中排行老二。他一生勤勤恳恳、忙忙碌碌,为群众办了不少好事,让村民得到了很大的实惠,却让自己和亲朋吃了不少亏;他一生义字当头,嫉恶如仇,最喜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临了就成了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的英雄。在万家  相似文献   

5.
<正>老歪今年66岁,老伴去世3年了,都说,男人离不开女人,老男人更离不开老伴。在团场街头邂逅老歪,他乐呵呵地同我打招呼,我很有些吃惊,老歪同3年前相比,精神更加矍铄了。我不禁问:"是不是找到新老伴了?活得这么滋润!"老歪用手撸了撸白发,竟然孩子般诡秘地回答:"岂止一个老伴?我有九个伴,我赶上潮流了!"老歪的话让我忍俊  相似文献   

6.
<正>一位普通的柯尔克孜族汉子,忠诚守护祖国的西部边防线36年,行程13万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3圈多。36年来,他穿坏400多双鞋,平均10天不到就穿坏一双。36年来,有5匹马伴他老去。36年来,28个古尔邦节、春节他都没能跟家人团聚。他就是有着"高原的界碑"之称的三师托云  相似文献   

7.
2008年8月9日,是解放军出版社原顾问黄涛88周岁的生日。但就在这一天,他走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一生执守"为英雄歌唱"的革命和军事史传事业。这位17岁就加入中国共产党、有着72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当年为投身滚滚的抗日洪流,毅然抛家舍业,投笔从戎。  相似文献   

8.
爸爸的初心     
正爸爸出生于苏北黄海之滨的一个小乡村,兄弟姊妹三个,小名"二小"。爷爷奶奶是老实本分的农民。爷爷在村里还当过10多年会计,所以爸爸有时开玩笑说自己也是所谓的"官二代"。小时候家里比较穷,身为老幺的他,经常只能穿哥哥姐姐淘汰下来的衣服,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机会穿新衣。爸爸1991年参加中考,那是他第一次到县城,当时穿的  相似文献   

9.
卑劣的借口     
<正>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昊书太竟然"金屋藏娇"20年,而伴随他20年的"二奶"竟然小他23岁!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二奶"初为他的情人时,刚刚14岁……14岁,还只是一个孩子,张娇娜怎么会跟比她大23岁的"叔叔"走到一起了呢?是因为她的"英雄情结"被"叔叔"利用了——按理说,崇拜英雄的张娇娜对解救堂姐的公安局局长充满崇敬之情并不奇怪,奇怪的是,吴书太却借着与家境贫困的张娇娜"结对"资助,轻取"猎物"。许多贪官做贪腐事时都会给自己找借口。有贪官借口"拒  相似文献   

10.
霞飞 《党史博览》2014,(10):36-39
正1964年,龙梅、玉荣在暴风雪中舍命保护集体羊群的事迹在全国广为流传,成为广大青少年学习的榜样,她们无愧于"草原英雄小姐妹"的称号。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草原英雄小姐妹身后,还有一个英雄人物,他就是救助了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哈斯朝禄。那么,哈斯朝禄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救助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事迹为什么会  相似文献   

11.
<正>1984年10月27日,胡耀邦同志视察革命根据地沂蒙山区时,在日照接见了我的父亲、致富能手魏振东,并兴致勃勃地为他写了一副对联":推翻三座大山是英雄,实现四化宏图是能手。"胡耀邦同志为什么称我父亲是英雄呢?这得说说父亲抗战的故事。父亲1924年出生在莱芜县辛庄镇芦城村一个农民家庭,15岁参加革命,在抗日军政大学入党,18岁毕业后,被党组织分配到滨海军分区日照涛雒工作。  相似文献   

12.
<正>八路军有一个抗日英雄群体"狼牙山五壮士",东江纵队有一个抗日英雄群体"老虎山五少年英雄",他们面对百倍之敌,浴血奋战,谱写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赞歌。老虎山五少年英雄的事迹,发生于东江敌后抗日战场,在全国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根据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原则,对老虎山战斗经过以及五烈士的英雄事迹作进一步的疏理。一、老虎山战斗经过日军为支援其太平洋战场的作战,急需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于1943年冬占领了广(州)九(龙)铁路,并重兵驻守铁路沿线据点,以确保广九铁路畅通。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派出两个大队和一个独立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9,(7)
<正>在乌拉特后旗牧区,身兼巴音前达门苏木、宝音图苏木两个卫生院院长的巴特尔,是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巴特尔"意为"英雄",在当地牧民眼里,他可是名副其实的草原英雄。每天清晨,巴特尔都会背上药箱四处巡检,这样的工作他不厌其烦地干了25年,现在,他早已熟悉了卫生院服务范围内的一草一木。巴特尔之所以走上行医这条路,一方面是因为他家三代行医,身为蒙医的  相似文献   

14.
你知道是谁在当年朝鲜战场掀起了一场"地雷搬家"运动,用敌人的地雷炸敌人,炸得美国佬鬼哭狼嚎,防不胜防吗?他,就是驻晋某部原志愿军第63军189师566团3连8班班长、起雷英雄姚显儒.他的事迹曾被著名作家魏巍在小说《东方》中给予生动描写,是作家笔下塑造的众多英雄的原型之一.他的起雷经验被编入地雷教材,载入抗美援朝战争史册.19兵团给他记一等功,志愿军总部授予他二级"起雷英雄"荣誉称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他"二级战士"荣誉勋章.  相似文献   

15.
《北京支部生活》2013,(14):20-31
第13集世纪曙光1887年12月,俄国喀山大学一位入学不久的17岁学生因带头闹学潮被捕。在被送往监狱的途中,押解他的警察局长讥讽这位青年:"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起来造反?要知道你的面前是一堵墙,你不是在用脑袋往墙上撞吗?"青年用冷冷的语言反击道:"是一堵墙,不过是一堵朽墙,只要一推就倒的,我们要从上面跨越过去!"这位大学生就是弗拉基米尔·乌里扬诺夫,他后来使用的笔名叫列宁。他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在16岁戛然而止。1886年,列宁的父亲因劳累过度突发疾病去世。他的哥哥因参与刺杀沙皇,被捕后被绞死。17岁的列宁在悲愤中开始审视沙  相似文献   

16.
<正>"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么哈?么哈?脸红什么?精神焕发!怎么又黄啦?防冷涂的蜡!……"曾几何时,一部小说《林海雪原》、一出京剧《智取威虎山》,使特级侦察英雄杨子荣家喻户晓。参军不到两年,却屡建奇功。杨子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早年的生活经历是怎样的,他牺牲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让我们翻开历史的卷轴,去追溯那段难忘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在吕梁山麓、汾河平原的广袤地区,有一位传奇式的八路军抗日英雄,他就是抗战时期先后担任八路军工卫总队第四大队大队长、工卫纵队直属游击支队支队长、工卫旅二十二团三营营长、二十三团二营营长、旅供给处处长等职的任应枢。他当时为国难忧愤于怀,蓄起胡须,并发誓:“抗战一日不胜,胡子一日不剃。”因此老百姓都亲切地称他“任胡子”。在老英雄生前,陪伴他的有一把刀柄上刻着日文的“應永州三年二月八日條州長舩則光作”日本军官的指挥刀,这是他在1938年5月间,指挥八路军工卫旅第四武装抗日工作团在文水县开栅村伏击日军后勤车队缴获的战利品。当时旅首长把这把军刀奖励给了他。目睹老英雄的这件战利品,仿佛把我们又带入了那急风骤雨的抗战年代。老英雄和他的战友们冒着枪林弹雨勇敢消灭日军的战斗身影是那样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18.
18岁那年,他从大上海来到北大荒,成了一名插队知识青年;27岁那年,他从深山老林走进孙吴县城,成了一名自来水管道维修工.此后的32个寒来暑往,把一个风华正茂的小伙子变成了一个豁牙露齿的小老头,但他仍坚守在服务群众的第一线,仍默默地给身边的后生们打着样儿.为此,人们叫他"老水牛",他知道那不是贬意,可觉得不沾边儿--就这45公斤的身板,一年四季没个干净利索时候,整天"泥猴儿"似的,跟"老水牛"那健壮的美好形象挨得上吗?有人跟他掰扯:"瞧你一天到晚‘拖泥带水'的,特别是耶股吃苦耐劳、埋头苦干的实在劲儿,不像水牛像什么?"他听了,只是无声地憨笑一下--那是他最寻常的表情.  相似文献   

19.
正被毛泽东誉为"最好的共产党员"的开国大将徐海东有个习惯,在我党刚进城的时候,凡有老部下来看望他时总要问:犯政治错误没有?经济上贪污没有?同老婆离婚没有?这"三问",独一无二,入木三分。徐海东的"三问",不仅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思想境界和人格魅力,更凸显我们党老同志之间的相互爱护和关心。"犯政治错误没有?"问的是思想;"经济上贪污没有?"问的是廉洁;"同老  相似文献   

20.
小时候,我看了《渡江侦察记》影片后,对那位机智干练而又风趣幽默的老侦察班长吴老贵佩服得可说是五体投地。真没想到今年8月我有幸采访了他的原型——修湘: 高大而略显清瘦的身材,一张几乎爬满皱纹的长方脸,一身退了色的旧军装,丝毫遮不住这位年逾六旬的老侦察英雄的风采。 1983年,修湘从部队师职领导岗位上离休。刚离休那阵子,他也想钓钓鱼,下下棋,轻松轻松。但不久,一位老首长下今将他召回军区,承担“先遣渡江英雄连”连史的撰写任务。接受任务后,他自费去胶东,用3个月时间走访了8个县、100多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