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明钢 《党史博采》2009,(11):29-32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习仲勋与齐心结为夫妻,并将爱情融入毕生为之奋斗的革命事业,心心相印,患难与共,携手度过58个春秋。他们是光荣的,他们是幸福的。齐心在回忆录中写道:在我和仲勋同志相伴的日子里,我一直把他对我说的"工作好、学习好,一切事情都处理好"当作人生的座右铭。年轻的时候,我对他的这三句话不能完全理解,有时甚至感到太抽象。可到了现在,回想起仲勋同志的话来,才深深地领悟到了这些话的含意。我觉得能够和我崇敬的师长、丈夫和挚友——习仲勋同志生活在一起,过一辈子,是无比幸福的。  相似文献   

2.
<正>在河南官场,张锦同与赵海燕曾是一对令人羡慕的夫妻。丈夫张锦同官至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党委书记、局长,妻子赵海燕担任三门峡市委书记。一名熟悉当地政情的人士介绍:"在我的印象中,夫妻俩均同时担任正厅级一把手的,几十年来就只有张锦同与赵海燕。"然而从2016年开始,这个官场"模范家庭"开始坍塌。当年7月,时任三门峡市委书记赵海燕落马。一年多之后,丈夫张锦同步妻子后尘,被河南省纪委人员从家中带走。随着调查深入,人们逐渐发觉,这对正厅级夫妻的家庭,从私生活到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习书记始终保持着人民公仆的本色,当"官"几十年,从不谋私,对自己、对亲属、对身边的工作人员严格要求,不搞特殊化。习书记一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有口皆碑。历来讨厌摆谱,反对搞形式主义习书记一言一行,很注意政治影响,对自己、对亲属、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要求极严。1958年春天,习书记和周恩来总理、彭德怀副总理一起去河南三门峡,召集豫、陕、晋三省领导人开会,研究三门峡水库坝高问题。须知  相似文献   

4.
2002年1月6日,铁岭市隆重召开了“廉洁勤政公仆”、“廉内助”表彰大会。会上,“廉洁勤政公仆”、开原市威远堡镇党委书记孙祥的妻子、“廉内助”、开原市第三中学党支部书记张然给与会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夫妻双双走上领导岗位,从人生的角色看,他们的地位和环境都发生了显而易见的变化。原本可以超然和轻松地言说他人廉与贪的话题,马上就变成自已不可回避的现实。对此,张然深有感触地说:“丈夫的行为毕竟要由他自己决定,但作为与他朝夕相处、患难与共的爱人,我在精神上与他的交流和心灵上的沟通能起到其他人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支持丈夫做个清官、好官,张然与丈夫制定了“约法三章”。  相似文献   

5.
正1951年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的习仲勋,一生广交朋友,待人至诚而宽厚,在党内外被誉为"统战工作的典范"。"比诸葛亮还厉害"说起统一战线工作,无论是党内还是党外,大家都称赞习书记是"统战工作的典范",更有人赞誉他是"统战大师"。我离开习书记以后,调到中央统战部工作,对此体  相似文献   

6.
夫妻争说致富经在榆树市黑林镇振兴四组谭家屯里有一对年轻的夫妻,小两口都是党员。丈夫名叫黄永成,妻子名叫李桂华,人们都说这两口子是谭家屯的一对致富能手。在村党支部书记的陪同下,我们慕名来到他们家采访。当我们说明了来意后,夫妻俩争着讲述他们自己的致富故事...  相似文献   

7.
习书记一生两次蒙受大冤屈。第一次是在1935年中央红军即将到达陕北之际,被党内"左"倾路线的执行者诬陷入狱,命悬一线,幸被党中央、毛主席解救。第二次是在1962年9月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被康生一伙诬陷为"利用小说反党"。第一次,我没有亲身经历;第二次,我身临其境,是历史的见证人。  相似文献   

8.
正在江西这块革命先辈用鲜血染成的红土地上,孕育了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他们的奋斗人生、光辉业绩和高尚品德生动地诠释了怎样才能做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共产党人坚持解放全中国的理想信念,经受了艰难困苦和生死存亡的考验。萧华就是其中杰出代表,他在小学毕业时的作文《未来的我》中写道,无数  相似文献   

9.
<正>2005年8月15日下午4时许,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到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调研民主法治乡村建设。根据行程安排,他在村里停留20分钟,只听汇报,不做讲话。在村部的小会议室里,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鲍新民汇报说,余村通过民主决策,关停了污染环境的矿山企业。现在开始搞生态旅游,打算让村民借景生财。"听到这里,习书记很高兴,表扬我们,一说就是20分钟。"时任天荒坪镇党委书记的韩树根录下了这段  相似文献   

10.
在早期中共党员中,有一对革命伉俪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是我党成立时全国58名党员中仅有的一对党员夫妻,大家亲切地称为“英”“雄”夫妻--何孟雄和缪伯英。何孟雄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缪伯英则是中国第一位女共产党员。他们双双为中国革命献出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部催人泪下的“英雄”传奇,给后人留下永恒不朽的精神丰碑与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  相似文献   

11.
《湘潮》1990,(2)
1958年12月,彭德怀元师回到了他的故乡——湘潭县乌石。在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陪同下,视察了曙光人民公社。当时我在公社担任党委书记,有幸见到了他,听了他谆谆教导。此事虽已过去了30多年,至今仍记忆犹新。在视察中,我们一边走一边听彭总的讲话,不知不觉到了小舟书记的故居。突然,彭总停步风趣地说:小舟书记是你们这里的人,他是地主出身,在土改时,你们把他拖回来斗了没有?我笑着说:周书记是老革命,我们不能乱来。彭总继续说:我们要严格执行政策,在革命初期,我们队伍中有一些人虽然出身不太好,但他们背叛了自己的阶级,参加了革命,对革命作出了贡献,我们就不能用对待敌人那样的方法对待他们。例如,程潜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当过省长,在浏阳、平江一带和共产党打过仗,但是,他在湖南解放的时候,能带头起义,为湖南解  相似文献   

12.
《红岩春秋》2013,(5):68-73
在那血与火的年代里,曾有一对对为了党的工作而假扮夫妻的革命者,他们在风雨同舟的人生历程中,患难与共、互敬互爱,终成真夫妻。他们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不怕死,一心为革命,给人们留下了一段段可贵的红色记忆。  相似文献   

13.
卢振国 《党史博览》2011,(10):15-18
掩埋了丈夫的遗体,擦干眼泪踏上征途 曾广澜家在江西省吉安县城以东的白沙乡曾家村。1927年,她就在当地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秋,曾广澜刚满18岁的时候,就随同兄长曾山到了南昌,与一位素不相识的湖南人扮成“夫妻”,以假当真作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她的工作任务是留守中共江西省委军委机关,兼做军委的交通员。1928年11月,他们俩居然“弄假成真”,正式结为一对志同道合的革命夫妻。  相似文献   

14.
岁月如流水,弹指一挥间,习仲勋同志离开我们已经10年了,然而他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人格风范永铭心田。习仲勋同志生于1913年,为了纪念他的百岁诞辰,现将我所亲历的几件往事写成文,寄哀思,慰英魂。初识习老1975年5月,齐心同志陪同刚刚解除监护的习仲勋同志由北京来到洛阳。听到这个消息后,我便去看望他们。齐心是习仲勋同志的夫人,是我在中共中央党校(当时称中共中央高级党校)的同事,我们曾一同被下放到河南省西华县中央党校"五七"干校监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有一对投身革命事业的亲兄弟,曾先后到厦门开展革命活动,并都担任过中共厦门市委书记,出色地领导了厦门地区的革命斗争,一时传为佳话。他们就是原籍广东澄海县的许包野和许依华两兄弟。虽然他们的生活经历不尽相同,但都选择了献身革命事业的道路,都为厦门地区的革命运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新长征》2007,(10)
这是发生在长春市二道区英俊乡金钱堡村的一个真实故事。这是一对平凡的夫妻,每天,丈夫推着自行车走街串巷去卖鱼,妻子在家等着他平安回家。他们做了26年的夫妻,她病了26年。他说,她有病,可是我爱她,她让我一辈子都心怀感激。  相似文献   

17.
2018年,七师一三一团场综合配套改革方案过程中,一连进行"两委"选举,连队当会计的王秋芝,被选为党支部书记. 当选党支部书记的王秋芝,感觉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她对丈夫说:"如果说以前我是发挥一个党员的作用,做了很多应该做的事,那现在我当了党支部书记,就是连队职工的带头人,管的是一大家子的事情,要干就要干出成效干出个样来."  相似文献   

18.
一 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展览大厅里,并立着一男一女两尊塑像。当人们停立于塑像前时,常以为他们是一对英雄夫妻。然而,这两尊塑像并非一对夫妻的原型,而是在一场激战中同时献身的两位革命英烈。 男的叫童长荣,安徽省湖东县(今枞阳县)人,汉族,牺牲前为中共东满特委书记。女的叫崔今淑,吉林省汪清  相似文献   

19.
把金钱看得太重,所以走上了邪路,走上了人生的不归路“到了西站,大概还有十来分钟发车,我就在站台上抽烟,烟掏出来还没点着呢,这时候专案组来了,他们说,中央决定对你采取留置措施审查调查。”在电视专题片《永远吹冲锋号》中,河南省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甘荣坤回顾了自己被留置的细节。他坦言:“也是觉得确实没有后悔药,还是把金钱看得太重,所以走上了邪路,走上了人生的不归路。”  相似文献   

20.
正我是东洲区老虎台街道惠民社区党总支书记张玉华。作为一名社区书记,我坚持用真心对待社区每一个人,认真做好一件件小事,得到了居民群众的认可,换回了大家的真情。今天,我就讲讲发生在我们社区里的几件小事。李彬是我担任社区书记后认识的第一个贫困孩子。李彬父亲入狱,母亲离家出走,他们属于未婚生子,12岁的李彬户口迟迟没上,也没有上学。我发现后,多方联系,帮助李彬办理了上学手续,并为他备齐了书包等学习用具,送他上学,俨然成了李彬的"家长"。"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