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美国的经济和对外政策正在经历重大挑战,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俄美、中俄等大国关系正在经历调整期,而南奥塞梯战争是世界主要国家力量变化的反映,将对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大环境日益改善,而中国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俄开发远东和西伯利亚战略相得益彰,将促进两国及区域经贸合作。但两国在经贸合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需要两国加强政治互信,以减少合作阻力。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与俄罗斯经贸合作,将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经过1995~1996年中俄双方经贸政策的调整和对边贸公司的整顿,中俄经贸合作已向国际惯例国际规范化靠拢。两国国家关系更加友好,已上升到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种友好的国家关系必将推动双方经贸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协调会议已将中国确定为俄罗斯远东地区对外经济贸易合作的主要伙伴。我国已制定有关政策,将促进边境小额贸易和边境地区对俄经贸合作的稳定发展。吉林省应发挥地缘优势,大力发展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3.
浅析中国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春英 《亚非纵横》2012,(4):1-6,58,59,61
设立境外经贸合作区是中国对外投资合作的新模式。中国埃及经贸合作区的建立是中、埃双方考量各自经济发展态势的战略选择。合作区运行3年来,渐已形成独具特色的模式与特点,在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带动中埃双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初步成效。从未来发展看,改善合作区发展环境、探寻赢利模式、规避投资风险,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2002年3月开始实施的远东纲要为我国发展同远东地区的经贸合作提供了前提条件。纲要实施两年以来,远东各联邦主体纷纷制定发展战略和采取措施,加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并在大力发展对外关系时,把发展同中国东北边境地区经贸合作列为优先发展方向。这促使该地区与中国北方省份的区域合作出现飞速发展的可喜局面。  相似文献   

5.
战后日本在迈向“政治大国”进程中,凭借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金和成熟的经验积极推进环境外交。中日邦交正常化后,环境保护是日本开展对华援助和同中国发展经贸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对华环境外交作为加强和改善两国关系及合作的重要领域和行动方式,成为日本对外战略和对华政策的基轴之一。但日本对华环境外交的实质是为了实现本国利益最大化,其欲从环境问题入手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并作为其大国化战略的一部分扩张日本文化,使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环保领域对其形成依赖进而有控制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的意图,对中日关系发展可能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加强中巴经贸合作的努力不应当仅体现在政府高层和国家层面,从地区或省际角度来发掘中巴经贸合作的潜力已经成为更具操作性的办法。四川是中国西部的大省,拥有丰富的经济、文化和科技资源,并且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结成了友好省份,具备同巴基斯坦发展更广泛的经贸合作的基础和潜力。本文在分析四川和巴基斯坦经贸合作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了四川和巴基斯坦开展经贸合作的广阔领域。  相似文献   

7.
东北地区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东北地区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在东北三省进出口贸易合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日韩一直是东北地区外资的主要来源国,而黑龙江省在东北地区对周边国家投资中地位比较突出.但同时,也存在着东北地区与周边国家贸易合作对该地区GDP拉动作用不明显、东北三省与周边国经贸合作发展不均衡、东北地区的对外投资水平较低的问题.在东北振兴、俄罗斯东部开发战略、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步伐有所加快的背景下,东北地区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将得到深化.  相似文献   

8.
学术动态     
2006年2月13日,拉美所举办了以“中国‘走出去’战略与中拉经贸合作”为主题的学术报告会。应郑秉文所长邀请,商务部部长助理陈健同志在会上作了精彩的主题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1)回顾中国企业从商品出口、对外工程承包、对外投资到形成中国“走出去”战略近30年来的历程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非洲葡语国家的商贸合作——澳门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语国家包括葡萄牙、巴西、安哥拉、莫桑比克、几内亚比绍、佛得角、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东帝汶8个国家,其中有5个国家位于非洲。非洲葡语国家总人口超过3500万,是一个有发展潜力的市场。为加强中国与葡语国家之间的经贸交流与合作,发挥澳门特区联系中国内地与葡语国家的平台作用,2002年,澳门提出了构建“中国内地与葡语国家的经贸合作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的战略构想。继而于2003年10月由中国政府发起并主办,澳门特区承办了首届“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它标志着澳门在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中的平台作用已经得到认同…  相似文献   

10.
东北亚各国政治经济形势和对外政策已经发生并正在发生一些有利于区内经贸合作的变化我国“十五”时期对外开放将进入新阶段。尤其要加强与东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俄罗斯与东北亚国家外交关系有了较大发展,并把扩大经贸合作提上了议事日程;朝鲜将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和进一步与韩国实现和解;蒙古新政府将继续实施“多支点”外交政策,并首先加强与东北亚国家的经济联系;日本在与东南亚国家发展经济合作的同时将扩大与东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中国对海外能源及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东道国的社会组织风险对投资项目造成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社会组织风险缘于东道国内政、社会组织的环保和维权诉求、外部势力的影响以及中国企业自身不足等因素,不仅会造成投资损失,还会对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的实施及国家形象造成负面影响.中国企业需通过强化项目前期准备、重视与当地社会组织的沟通等方式,保障中国对外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与对外经济战略的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2.
中国周边的外部环境既存在着机遇,也存在着挑战。总的来说,直接压迫我们生存的 安全挑战已经相对淡化,机遇大于挑战。美国对东亚地区的战略后退与战略反攻并存,短期趋势上 看意图进攻;长期趋势上看趋于后退。日本陷入长期衰落的历史阶段,无力对中国构成真正的威 胁。其他周边国家可能会存在一些麻烦,但却无力对中国构成威胁。相反,在经贸合作领域存在着 长远、宏大的机遇,是应该真正做实的领域,也是中国国家力量根源所在。有利于中国长远发展和 作为的方向是中国的周边地区,尤其是东亚和周边地区。中国应该在周边、地区合作问题上有大的 突破性战略,主动出击,积极作为。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后,与西方国家悲观看待非洲不同,中国在努力与非洲国家保持传统友谊的同时,开始把扩大与非洲的经贸合作设立为对非战略调整目标,形成了一种援助与经贸结合、以援助带动经贸合作的对非新政策.  相似文献   

14.
国家形象,也称"国际形象"、"国家对外形象",作为俄罗斯国家形象主要内容的俄罗斯政治形象,在最近的20年问,随着由苏联到新俄罗斯的名称上的变化,其国家形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俄罗斯与西方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冲突,当新俄罗斯力图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时,它所展现出来的形象引起了欧美社会的不安,而与此同时,俄罗斯在中国的友好形象得到了保持和加强,从"老大哥"演变为"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陈丽蔷,张国琪随着国际经济向着一体化、区域化、集团化的方向发展,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国际间经贸合作日趋踊跃。改革开放十几年来,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对于我们这个经济正...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如何影响中国在东南亚的形象、能否改善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形象认知?基于2005—2021年“全球事件、语言与语调数据库”(GDELT)数据,采用多重、多期差分法(DID)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对东南亚国家对中国形象认知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一带一路”与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形象认知显著正相关;“一带一路”的经济社会发展效应、赫希曼效应和贸易、投资的中介效应均会显著提升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正面评价和认同;“一带一路”与制度距离、文化差异、相互间的认知差异、外交立场距离的交互效应也会显著弱化这些距离变量对中国在东南亚形象的负面影响;“一带一路”对中美权力变化、中美战略关系和对中国威胁认知的优化、调节效应也会有效缓解、改善东南亚国家在中美之间的选择困境和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0月20日,美国奥巴马政府正式向国会提交了向沙特出售军火的一揽子计划,包括价值600亿美元的各类先进战机和直升机,并附加另外300亿美元的海军装备;同时,美国还向科威特、阿曼、阿联酋等海湾国家出售大量军火。此轮军售火交易,美国、海湾国家均有各自的现实与战略考虑,反映了美国与海湾国家间错综复杂的外交博弈。  相似文献   

18.
自 2 0世纪 90年代初我国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以来 ,中国同西亚、非洲的经济合作出现明显发展的趋势 ,其主要特征是双边贸易快速发展 ,承包劳务业绩喜人 ,对外援助投资均有新进展。目前 ,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经贸合作格局正在形成。进入新世纪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 ,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 ,在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 ,中国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 ,纷纷走出国门 ,寻求合作 ,一股大力开拓西亚、非洲市场的热潮正在兴起。在新形势下 ,中国同西亚、非洲的经贸合作将会出现一个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唐宝才 《西亚非洲》2001,5(4):10-16
冷战后,世界大国的海湾政策可分为西方大国的海湾政策、俄罗斯的海湾政策和中国的海湾政策。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美、俄、中等国的海湾政策有以下交叉点都致力于维护科威特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都致力于维护海湾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都反对恐怖主义活动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同时也有不同点在海湾追求的政策目标不同;对海湾国家的利益顾及程度不同;在海湾军控问题上的立场不同。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中国21世纪初对外战略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国家对外战略是一个大课题。中国21世纪初的对外战略目标可界定为三项:一是发展目标,二是安全目标,三是国际“责任”目标。21世纪初的中国对外战略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适应变化中的国际环境,保证这三大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为此,在确定中国的对外战略时,必须就经济发展、国际参与、政治稳定、大国关系、军事安全、周边外交以及国家统一等重大战略问题作出选择,并弄清它们间的相互关系。一、咬住“发展”不放松在21世纪初的特定历史阶段,中国的发展具有双重属性,既是战略目标,也是战略手段,二者之间存在对立统一关系。一方面,21世纪的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