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社会     
《南风窗》2012,(22):18-18
民间组织NGO"管理型"社工日前,北京市社会工作委员会为民间社会组织"购买"的首批200名"管理型"社工已全部上岗。他们通过北京市红十字会、团市委等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招考,将会入职"没钱、没人,发展遇到瓶颈"的民间社会组织,从事党务、财务、信息化等管理工作。每个岗位每年可有5万元的年薪补贴,并参照公务员的管理办法进行考核。此举或可视为政府对NGO进行人员支持、实现切实待遇保障的初步探索,但他们  相似文献   

2.
《南风窗》2016,(24)
正"他们被遗忘了,但过不了多久,国家就会想起你们。他们是那群努力工作却无法发声的人。我就是你们的声音!"4个月前,特朗普在共和党提名大会上大谈"被不公贸易协定夺走生计"的下岗工人,煽情地称"我爱劳动人民"。网友吐槽说:中产家庭出身的希拉里代表犹太富豪的利益,富豪二代特朗普却代表美国白人(一般指"非拉丁裔白人")中蓝领工人的利益,真是凌乱了。其实有迹可循:特朗普在赖以发家的建筑业,一直跟砖瓦匠、木工、电工这些蓝领白人打交道,了解他们的心声。过去45年里,"没有大学学历的白人"作为曾经的"中产",经济地位下降最严重;联邦政府60%的花销是各种福利,却没有多少落在他们头  相似文献   

3.
《南风窗》2016,(6)
正2月底出差去北京,见到了一位相识于江湖的大哥。他是山东人,在北京陪孩子上学,租了一间小房子,在家里张罗饭菜招呼我。2014年,他的儿子参加一所音乐学院附中的钢琴专业招考,遭遇评委的不公正对待而落榜。此前我已报道过这所学校的一潭浊水的问题,主要是跟钱有关,各种可以想象到的污秽,在这所高大上的"艺术"学校里都集中存在。走投无路之际,他孩子的老师就建议他找《南风窗》,并指名要找我。接通电话后,他说了孩子遭受不公正的情况,希望我去采访,  相似文献   

4.
<正>安居乐业,一个"安"字,是百姓们美好生活的基础。而在生活中,安全生产员就在百姓身边守护着这条生存底线,范鑫就是他们之中的一位。2015年范鑫通过公开招考入职,至今虽然仅有2年半的时间,但他身上却有着严重的"职业病"。出门吃饭,范鑫总想着进入饭店后厨瞧上一瞧,煤气灶漏不漏气?生  相似文献   

5.
正3~6岁的幼儿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爱模仿、自制力欠缺等年龄特点,而且年龄越小的幼儿规则意识越弱。造成他们规则意识缺乏的主要原因有:1.家长的教育理念影响。80后的父母思想开放,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许多家长会有这样的教育观点:"不想给孩子立那么多规矩。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像我们那辈人一样,什么都得听家长的,没有自主权。我希望他们释放天性,做自己,能够快乐地长大。"这种理念本身没有错,但前提是需要把握好"度"。  相似文献   

6.
燎原 《南风窗》2012,(26):87-89
"厌学→逃学→辍学→打工",这是当下农村学生辍学之前和之后的基本路径。而另一种路径,就像贵州毕节5个死在垃圾箱的儿童所揭示的,是"贫困→逃学→辍学→流浪……"大火终于被扑灭,弥漫的浓烟也消散。悲剧以一个冷冰冰的数字被描述:14人死亡。12月4日,汕头陈店镇一作坊里,因500元劳资纠纷引发的纵火案,夺走了14个人的生命。死者中,至少有6人未满16周岁,年龄最小的只有12岁。  相似文献   

7.
丁卯 《南风窗》2014,(15):62-65
<正>边缘智力儿,犹如社会的一个灰色地带,被社会所忽视。"有时候,我甚至想叫她去死。"这是一个母亲的诉说,一个边缘智力儿母亲的绝望之语。有那么一群智力发育迟缓的孩子,他们的智商,用国际通用的韦氏智力测验量表测试,测试结果在70~85之间。他们外表与常人无异,但在学习中,纵使花费最大的精力,他们在试卷上的分数,却永远只有那可怜的20、30分,有人会把这群孩子称作智障,但实际上,他们仅属于边缘智力儿童,或者低  相似文献   

8.
戴玉 《南风窗》2012,(18):50-51
各高校正用"小的不公"对抗"大的不公",各省大部分优秀学生"包揽"本省最优质的高校资源,从而分裂式实现优生优校的"成功匹配"和全国整体上的"分配公平"。中国大陆重点大学绝大部分为教育部直属,但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分布极不均衡:75所中的50所都集中于东部沿海,其中又有近一半汇集北京(24所),体现出"北京优先,经济主导,适当兼顾"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简讯     
《工会博览》2013,(17):27-27
▲近日,朝阳区上半年专职工会社会工作者招考工作圆满结束,共648人报名,408人经过资格审查符合招考条件参加了笔试,150人通过笔试进入面试环节,35名被录用为专职工会社会工作者。  相似文献   

10.
正石景山八角路小区的楼群中,有四间不起眼的平房。12年前,它们只是破旧阴暗的院子,现在,这里是特殊孩子们的乐园——小飞象训练发展中心。赵星就是这家名为"小飞象"特教机构的理事长,这里的孩子往往和自闭症、智障、脑瘫等特殊病症联系在一起。自闭症的孩子虽有明亮的眼睛,却拒绝与人对视;虽有正常的听力,却不理会呼唤;虽有清脆的嗓音,却不歌唱交谈……他们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赵星说,第一次接触到自闭症孩子的时候,  相似文献   

11.
新闻盘点     
《工会博览》2006,(22):25-28
六十万人报考公务员2007年中央机关公务员招考报名工作自10月14日开始以来,截至11月4日,全国各地通过报考申请审查的人数已逾60万人。据了解,今年有89个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考12000余人。据人民日报海外版  相似文献   

12.
吴洪森 《南风窗》2008,(4):94-94
短暂的春节很快过完了。回乡探亲的农民工又要扛起行李,背井离乡出远门。他们中很多人结了婚有了孩子,孩子还小。小孩是需要父母关爱照看的,可是为了养活孩子,为了学费,他们却不得不把孩子留在家里,让他们在没有父爱和母爱的环境里,像荒草一般成长。  相似文献   

13.
正现如今,大多数孩子的父母都是双职工,平时上班的时候不能和孩子相处,因此在教育孩子上,不得不由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代劳了。人们常说"隔辈人更亲",在对隔辈人的培养教育上,一些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往往容易出现偏差,很多时候是"疼爱有加、包办代替有过"。那么,到底隔辈人应该怎么教育孩子呢?本刊记者采访了红黄蓝教育机构副总裁蔺玉华,看看她在教育自己的小孙子时,是如何遵循孩子发展的规律,给与孩子全面、和谐的发展机会的。  相似文献   

14.
李淳风 《南风窗》2013,(22):42-44
这是我们这个"小时代"里的年轻人:平时不大会跟人谈论一切大事,包括时代、社会、理想和未来,他们热衷于在自己的小格局里过着他们的生活,但在需要表达、需要争取、需要锱铢必较的时候也毫不犹豫,闪亮登场。对于现在的他们而言,时代很小,但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时代尚未到来。事实证明,"80后"没有"垮掉",事实也会证明,"90后"不是"脑残"—这是小白的话。  相似文献   

15.
章剑锋 《南风窗》2010,(19):62-65
<正>奔三了。改革开放后出生的第一代人,正陆续趟过那条而立之年的界河。2亿多人的青春痕迹,被蔚为壮观地突出和张扬。人们一刻也没有将怀疑的视线从他们身上搬开——这些孩子,都准备好了吗?传统视野的偏狭和挑剔,是基于对"独子时代"的求全责备和解读癖使然,由此过分强调了"80后"的不可造就性。这当然并不是事实。我曾经两次前往四川,看到驻扎在那里的志愿者们,差不多都是"80后"面孔。很多人在穷乡僻野里劳动,蓬头垢面,风尘仆仆,年轻的手掌因为繁重的体力活而提前变得粗糙老化。没有人去号召他们,没有人给他们灌输什么意识和观念,他们就是那样出现并存在了。在这一代人身上,没有为什么,你也很难追问到  相似文献   

16.
尹鸿伟 《南风窗》2011,(10):18-20
虽然说尊重民意利大于弊,但会不会形成新的司法不公,影响到司法的尊严也是需要警惕的。对于司法机关而言,应该保持一种兼听则明的正常心态,既不要被"领导"左右,也不要被民意裹胁。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人生就像一趟没有回程的列车。每一站都弥足珍贵,因此起点甚至会影响人的一生。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聪明、欢乐地成长,但如何实现呢?“红黄蓝”教育机构创始人、总裁史燕来给出了答案,她让孩子在科学的教育模式下,快乐成长,为他们铺就一条阳光美好的成长之路。  相似文献   

18.
从家庭到幼儿园,是孩子迈向社会的第一步.但这一步对于孩子和家长来说,简直就像生离死别.每逢幼儿新入托,"呜呜呜,我要妈妈,我要奶奶.""让我出去,我要找妈妈,我要回家."这种不谋而合的"大合唱"此起彼伏.更有甚者,孩子没哭,旁边的妈妈、奶奶先忍不住哭了起来.其实,大多数孩子被送进幼儿园初期,都会有哭闹的现象,而且接下来,他们还将面临饮食作息等生活习惯,上课、游戏交友等行为习惯,乃至生病等种种不适应的新情况.那么,我们如何做才能够减少孩子哭闹现象发生,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入园新环境呢?孩子哭闹有四种类型,家长和老师可以据此"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9.
朱仲南 《南风窗》2014,(2):95-95
<正>我们的父母,我们的长辈,他们一手一脚参与了这些陋习的制造,他们很久之后才知道,孩子必须以德为先,分数是很虚幻的东西。很多陋习,都是从小养成的。比如家有上小学的孩子,家长们就觉得应辛苦点,早上6点起床,准备好一切,吃完早餐,匆匆送孩子上学。每天,并无"闻鸡起舞"那么富有诗情画意,夫妻俩一听见闹钟心里就烦,星期一就盼望着星期六早点到来,可以睡一个自然醒。但想到全国就读小学的学生家长都能忍受,为何我就不能?还不是为了孩子读书好吗?于是,摆出一副融入生  相似文献   

20.
石勇 《南风窗》2012,(8):12-12
在中国,"精英"或自认为是"精英"的人对他们眼中所谓的"民粹"一直骂骂咧咧、捋袖揎拳,构成了一个光荣的传统。今天,当各领域的改革在政府主导下又深入推进,但面临着"公众如何参与改革"的大问题时,他们又登台表演,围剿"民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