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政绩≠GDP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率先超越传统GDP指标 在考核干部方面,湖南省酝酿出台新标准,树立新的政绩观,科学衡量政绩,改进经济工作的评价和考核办法,以实实在在的政绩取信于民。新标准淡化对GDP增长速度的追求,注重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注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既看经济建设的成果,又看社会进步;既看城市变化,又看农村发展;既看硬环境的加强,又看软环境的改善;既看当前的发展,又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看经济增长的总量,又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看经济社  相似文献   

2.
国以贤兴,政以才治。选什么人,用什么人,事关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历史经验证明,能不能选准人、用好人,关键在于能否正确地考核干部的政绩,以实实在在、群众公认的政绩选人用人。为政之道,首在用人;立政之道,察吏为先。以正确的干部政绩来选准人、用好人,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如何考核干部政绩,对领导干部树立什么样的政绩观,追求什么样的政绩,客观上起着一个引导的作用。因此,必须建立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改进和完善考核方法。在实践中,笔者认为,应坚持做到“五看、五结合、五区分”来考核干部的政绩。“五看”:一是既看经济增长这个核心指标,又要看反映经济发展质量和结构的其他指标;二是既看经济综合指标,又要看全面反映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情况;三是既看反映经  相似文献   

3.
中央强调正确的政绩观,首要前提是要发展、讲政绩。如果离开了要发展、讲政绩这个问题来说正确的政绩观就没有实际意义了。正确的政绩观首先是要求大家要有政绩,要讲政绩;不做事,不谈政绩,就不可能有政绩,更谈不上有正确的政绩观。为谁创造政绩?创造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创造政绩?怎样检验政绩?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中央强调的政绩是全面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人民群众拥护的政绩。所谓全面,就是既看经济指标,又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看城市变化,又看农村变化;既看当前的发展,又看可持续的发展;既看经济总量增长,又看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既看改革开放,又看社会稳定;既看“显性政绩”,又看“潜在政绩”。所谓经得起实践检验,就是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而不是摆花架子、做表  相似文献   

4.
信息窗     
新和县规范干部政绩考核。考核既看重多出、快出政绩,又看重对长远发展的统筹谋划,克服“重近轻远”;既看表面上的工作,又看对问题的重视和解决程度,克服“重表轻里”;既看“显绩”,又看“潜绩”,尽量把潜性成效转化为显性指标,重视不能用数据反映的政绩,克服“重显轻潜”;既重视经济增长速度,又重视群众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克  相似文献   

5.
《人大建设》2009,(1):55-55
《经济参考报》近日刊登专稿提出,考核干部不仅要看“政绩”如何,还应看在任期内产生的债务情况。  相似文献   

6.
梁胜利 《当代广西》2004,(18):28-28,32
近期,我在调研中多次听到群众反映:我们是既怕“政绩”,又盼政绩。怕的是个别干部只为自己升官需要不顾百姓需要的“政绩”,盼的是为百姓实实在在办好事的政绩。群众的反映,值得深思。随着干部制度改革的进展,政绩在干部的升迁去留中日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重政绩、创政绩,成为领导工作的一大热点。但是,由于政绩观的偏差以及虚假政绩等问题的出现,政绩的声誉一度遭受很大损害,致使一些领导干部不敢谈政绩,甚至连“政绩”二字在一些地方和一些人的心目中都成了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指出:“要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包括正确看待政绩,科学衡量政绩。”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客观需要,也是领导干部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政绩事关干部任用,事关民心向背,事关事业发展。因此,教育和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一件既关系当前又影响长远的大事。  相似文献   

8.
一、显绩和潜绩相结合,显潜并重。考核干部政绩时,显绩易发现,潜绩难量化。关键在于既要看“硬性指标”的完成情况,又要看潜在贡献,潜显并重,不可偏废。对一些在任期内搞短期行为,急功近利,甚至不顾实际承受能力,杀鸡取卵,竭泽而渔,搞“门面工程”政绩的干部,不能视为政绩突出的干部。而对既考虑近期利益,又考虑长远发展,并为长期发展积蓄后劲,打牢基础的干部,虽近期显绩不如别人突出,但应视为工作扎实,有远见,要充分肯定其成绩。这样才能既准确地评价干部的政绩,又激发干部从长远发展考虑问题的热情。  相似文献   

9.
孟跃武 《创造》2004,(12):46-47
在实际工作中,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需要把握以下三点:一是用全面的眼光看政绩.科学发展观首先是全面的发展观,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评判政绩不仅要看经济指标,还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不仅要看城市面貌,还要看乡村变化;不仅要看发展的现状,还要看发展的后劲;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的成果,还要看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二是用实践的眼光看政绩.真正的政绩是符合法律和政策的政绩、广大群众需要的政绩、没有水分和后遗症的政绩.评判政绩,应以求实的态度深入剖析政绩的发展轨迹,从而准确鉴别政绩的真与假,合理评定政绩的大与小.  相似文献   

10.
袁方 《人大建设》2003,(8):33-33
“凭政绩用干部”无疑是一种正确的用人导向。谷文昌同志不就是因1963年时任福建省委书记叶飞在东山县考察,看到那里的惊人变化和谷文昌同志的突出政绩后,建议省委对其加以重用的吗?但像谷文昌、吴金印那样在一个地方一干就是几十年、政绩很容易看得到的干部少而又少,政绩该如何考核?  相似文献   

11.
政绩刍议     
政绩刍议王建根自从党中央提出“选拔干部要注重实绩”的原则以后,一大批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贡献的干部;被推到更重要的领导岗位。毋庸置疑,“看政绩用干部”是考核选用干部的好办法。但与此同时,少数人为求得所谓的“政绩”,采取的手段不能不使人产生困惑。某乡...  相似文献   

12.
温家宝总理说:我以为对干部政绩的考核,最重要的不仅要看一个地区的经济总量,而且要看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社会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公平正义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如果不彻底从根本上解决这两条,我们现在制定的计划也是难以实现的。(据3月14日《新华网》消息)  相似文献   

13.
今年,市、县、乡(镇)三级领导班子要集中换届,考察衡量领导干部的工作任务繁重。在这项工作中,笔者认为要注意做到“三看”。一看前,即看以前。要看以前是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的领导干部为使政绩立竿见影,劳民伤财地搞“花架子”,不讲当地实际,盲目上项目、扩规模,挖空心思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使老百姓的血汗钱付之东流;要看以前是否廉洁自律,做到正确对待名利、地位、权益、得失,不贪功、不图官、不求名、不为利,始终保持平常心态,耐得住清苦,顶得住歪理,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做到严要求,注意节欲、重微、倡廉、慎独,做到…  相似文献   

14.
赵东辉 《半月谈》2004,(7):36-37
自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各地政府更加重视经济增长以外的社会发展状况,对干部“隐性政绩”的考核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一些专家建议,当前亟须将领导干部的“隐性政绩”纳入考  相似文献   

15.
政绩考核主要指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情况的考核和评价。科学地考核和评价领导干部的政绩,是选拔、任用、监督、管理干部的基础和前提,对干部政绩的考核和评价是一根“指挥棒”,直接影响着干部的政绩观和创造政绩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6.
考察干部政绩必须实事求是李庆林考察干部政绩是干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既为干部的选拔任用、升迁降免提供依据,又对干部的价值取向起导向作用。因此,对干部政绩的考察必须客观、公正,用辩证的、长远的观点去看、去分析,力求全面、准确。在实际工作中,下列倾向应...  相似文献   

17.
政策信息     
《政策》2006,(3):61-62
考核干部政绩要看环保成绩,事业单位进人要公开招聘,职称制度:分类改革分步实施,现行生育政策不会变,征地补偿争议将推行裁决制  相似文献   

18.
申海龙 《乡音》2011,(7):30-30
近几年来,泊头市政协坚持把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既注重利用职能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服务,又注重发挥优势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尽力,走了一条科学履职、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19.
防止和克服干部政绩考核中的片面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正宁 《新东方》2004,(12):4-8
干部政绩考核是干部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干部选拔任用和干部管理监督工作的基础,也是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所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课题。一般来说,用什么样的指标考核政绩,用什么样的标准衡量政绩,干部就会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政绩。考核制度直接影响着干部的政绩观,对干部的政绩观起着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楚平 《政策》2004,(6):36-36
政绩评价考核对干部从政行为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建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干部政绩评价考核体系,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规范追求政绩、创造政绩的行为。建立科学的县乡干部政绩评价考核体系,必须确立正确的政绩评价标准。领导干部要创造政绩,没有政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