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难民危机的爆发持续难消,以及"逆全球化"潮流遍袭欧洲,从不同角度说明了欧洲人曾经引以为傲的民族国家体系具有与生俱来的缺陷。"逆全球化"并非欧洲民族国家应对难民危机的理性选择,通过"逆全球化"应对难民危机,有似"己矛"与"己盾"之战。  相似文献   

2.
欧洲债务危机的根源与影响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永忠 《求索》2011,(3):86-87
欧洲债务危机从冰岛危机就已开始,直到希腊债务危机的爆发,开始演化为欧洲诸多国家的问题。欧洲债务危机是在外部冲击和内部财政货币二元结构等多重因素作用下爆发的,带给欧元区和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影响也是深远的,不仅是欧洲人应当彻底反省,而且也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3.
民粹主义兴起带来的政治局势不确定是导致欧洲产生"选举焦虑"的直接原因,各种危机的叠加效应是这种焦虑产生的深层原因。但究其根本,则是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民主制度的固有缺陷造成了"选举焦虑",乃至"欧洲焦虑"。  相似文献   

4.
唐任伍 《人民论坛》2012,(30):47-49
美国连续推出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加快印钞速度,稀释巨额公共债务,变相"赖债"。中国陷入"美元陷阱"不但无法脱身,而且越陷越深,成为"美元陷阱"的最大受害者美国债务缠身为何没有发生债务危机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其债务总规模余额超过15万亿美元,债务占GDP比重达到了101%,但美国却没有丝毫债务危机发生的迹象。为什么在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希腊、冰岛、爱尔兰、葡萄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债务危机频发、政府信用大幅下降乃至垮台之时,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美国不但没有发生欧洲那样严重的债务危机,而且仍然出手阔绰,大手大脚花  相似文献   

5.
当前,欧债危机愈演愈烈且成蔓延、发酵之势,给欧盟及欧洲一体化事业带来诸多困难与挑战。它对欧盟政治的影响是长远的,且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欧债危机迫使欧盟强化政治合作与政策协调,采取一系列蕴含深刻政治含义的改革,加强经济治理和行业监督,以进一步推进经济领域的高度一体化;它导致欧盟内部各政治力量新的分化、调整和组合,迫使法国和德国联合起来应对经济失衡,继续担当欧洲一体化的"火车头"、"发动机";它扩大了欧元区集团与非欧元区成员国间的裂痕,促使双方重新评估和调整相关政策,为今后集体实现单一货币奠定基础。历史地看,欧洲一体化事业总是在危机中不断前进的。此次欧债危机虽然给欧盟造成了许多困扰,但如果应对妥当,它将会以政治联盟建设的新突破为欧洲一体化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6.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欧盟准备不足、协调不力,成员国分歧加剧,团结原则受到严峻挑战。但是,欧盟在应对过程中并未缺位,其表现出的不足是权能和责任失配以及成员国固有利益、价值分歧的必然结果。欧盟经历多重危机,表现出一定的韧性,但面临系统性危机,如果成员国不能表现出雄心,向欧盟转移必要的权能,并重新在共同体精神下扩大妥协和共识基础,则欧盟前景堪忧。疫情危机表明,欧盟近年来寻求所谓对外行动的战略自主和相对独立的"主权欧洲"路径,难以应对危机,保护欧洲。  相似文献   

7.
欧债危机与金融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名要列列头出条2。01愈1年演世愈界烈经的济欧大债事危,机欧已债超危越机地一定域和领域局限,影响波及世界,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危机。因此,中国应深入研究欧债危机,这对于防金融风险于未然、维护我国金融安全十分必要。"三大失衡"引致欧债危机成因引发欧债危机深层原因是欧元区内在"三大失衡":一是社会发展福利包袱过于沉重。欧洲一直以  相似文献   

8.
李本松 《理论月刊》2012,(8):185-188
欧债危机是以国家主权作为信用担保,对外借钱或者发行债券,但因各种原因不能按期如约偿还债务所造成信用违约的危机。欧债危机已在欧洲造成全面综合性危机。站在政治经济学视角上分析欧债危机可以看出:一是为什么借钱发债?借钱发债是资产阶级实现统治和欺骗民众的需要,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恶化的结果,欧债危机是资产阶级统治和政治欺骗的一次失败和破产;二是为什么还不上钱?是因为资本主义寄生性和腐朽性所造成的经济"非生产性"失去还钱能力;三是为什么救助危机步履艰难?是因为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导致外部救助很难实现,现行欧盟和欧元区的体制和机制矛盾导致自我救助很难实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欧洲民粹主义力量的不断上升,是当前欧洲认同危机的具体表现。民粹主义,特别是极端右翼民粹主义全方位崛起,反映出欧洲民众在当前认同碎片化时代寻找认同填补方式的急迫需求。深层次认同危机与民粹主义现实威胁之间的恶性循环正在逐步形成,这是当前欧洲政治的最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爆发后,欧洲一体化面临一系列挑战。对此,即将上任的冯德莱恩提出施政设想,即以"气候中立"为抓手,通过制定标准和发起议题来建立"隐形"贸易壁垒,为欧洲中小企业的创新增长提供时间和空间;借助"战略自治"启动国防工业,为财政扩张提供合理借口,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机遇,试图带领欧盟走出危机阴影。  相似文献   

11.
卢锋 《人民论坛》2012,(4):54-56
成功治理欧债危机必要的"紧缩、减债、改革"组合措施中,表面问题看似是紧缩难,其实各国在进一步让渡主权、"交换"更高层级一体化问题上面临更为揪心的选择。这才是"欧洲问题"的实质内涵  相似文献   

12.
沈孝泉 《时事报告》2012,(11):63-65
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爆发至今巳将近三年,这场危机持续发酵危及整个欧洲。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债务危机,欧盟各国不断努力采取应对措施,特别是今年年初以来欧盟接连出手推出标本兼治的改革规划,对提振国际金融市场的信心起到了积极作用。经受严峻考验的欧盟各国达成共识:继续推进欧洲一体化是欧盟化解危机和继续前进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3.
田德文 《人民论坛》2012,(16):40-41
对欧洲而言,奥朗德的施政纲领是金融危机以来最左的,如果奥朗德获得成功,欧洲国家左转的数量会迅速增加;如果他失败,右派的改革理念将进一步得到认同在总统选举的过程中,法国从极左到极右的意识形态悉数登场,争夺选民支持,欧债危机阴影下的法国因"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的问题斗争了半年。  相似文献   

14.
盘点2011年的世界大事 欧债危机及中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欧洲数个国家深陷债务危机难以自拔,在此危机背景下,中国是否购买或购买多少欧洲债券的讨论从未间断。中欧关系引发了国人高度关注,中国对欧关系到了需要从中美欧大博弈背景下加以审视的时候。一、欧债危机虽与全球金融危机有关,但其爆发有自身的必然性。而欧债危机久拖不决的原因主要在于欧盟内部利益分歧欧债危机主要源于欧洲国家福利制度以及欧元区制度的不可持续。欧债危机福利制度不可持续表现为,一方面是经济长期低迷,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移民问题和难民危机的出现,以及民粹主义的崛起,种族主义痼疾在自诩为"民主""自由"之邦的欧美国家再度沉渣泛起。2018年,欧美社会出现的林林总总的种族主义事件说明:"种族命运论"的陋习依然存在,并出现了向"国家种族主义"发展的端倪。消除或打击已深深夯入欧洲社会结构中的种族主义,可谓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6.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内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外因看,欧债危机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进一步发展,是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和欧洲金融机构的推动和扩大的结果;从内因看,国家经济结构失衡是根本原因,欧元区制度设计的缺陷是制度原因。对于中国来说,必须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处理外债与地方债务,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福利制度,审慎对待人民币国际化问题,这是这次欧债危机给我们中国的警示与启示。  相似文献   

17.
最近的财政和经济危机实质上暴露了西方国家民主的危机,危机在提示人们,要在宪政意义上重新改革欧洲的宪政结构,及其选举制度。然而现行制度结构不容易让这样的改革发生。所以,欧洲国家的民主治理危机,必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8.
丁纯 《人民论坛》2012,(18):46-48
德国经济这次能脱颖而出,是此前德国上下壮士断腕、勇于改革的结果和回报,而绝非偶然在欧洲一片愁云惨淡中,德国经济却一枝独秀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欧洲则逐渐演化成幽灵般挥之不去的欧债危机,其中不仅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等"欧猪"国家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整个欧元区和欧盟的表现都差强人意,在一  相似文献   

19.
《就业与保障》2012,(1):62-63
经过数月跌宕起伏,一场蔓延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正在蜕变。为了防止债务危机进一步演变成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主要西方经济体的中央银行已经联手迎击,但欧元能否度过最严峻的考验依然令人担忧。欧洲债务危机爆发,看似是不严格执行财政纪律造成的恶果,究其实质暴露的乃是以借贷维持的高福利保障制度这一深层弊病。  相似文献   

20.
《就业与保障》2012,(Z1):62-63
经过数月跌宕起伏,一场蔓延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正在蜕变。为了防止债务危机进一步演变成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主要西方经济体的中央银行已经联手迎击,但欧元能否度过最严峻的考验依然令人担忧。欧洲债务危机爆发,看似是不严格执行财政纪律造成的恶果,究其实质暴露的乃是以借贷维持的高福利保障制度这一深层弊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