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随着众多媒体的采访报道,省人大代表、顺昌虹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善平的履职事迹越来越广为人知。连任三届省人大代表、履职经验丰富的林善平却从未停止过对自己的追问:人民为什么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什么?"我认为,人大代表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上要为党和政府分忧,下要为老百姓解难。"林善平这样介绍自己的履职初心。回顾改革开放进程,实体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很大。林善平自己也是在改革春风的感召下,下海  相似文献   

2.
<正>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不断完善的精神理念。工匠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是一种尊崇理想信念、专注敬业、精益求精、遵守规矩、求实创新的精神。时代呼唤工匠精神,铁路党校教师更  相似文献   

3.
正《当代广西》2016年第11期"编读往来"刊登了一篇短文,短文作者在叙述了自己投稿的经历后由衷地感叹:稿件得以发表,源于"写稿一半工,编校一半工。"这寥寥数语,道出了《当代广西》得以保持高品质的原因所在,也体现了该刊编辑高度的责任心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今年以来,李克强总理多次提倡和强调要发扬工匠精神,做强中  相似文献   

4.
<正>林善平对自己的履职要求是:绝不能"一般化",多说一些独到的见解,多提一些管用的建议。2015年的一段时间,林善平不时听到群众反映夫妻债务影响婚姻家庭稳定、激化社会矛盾的问题。他在省人代会上就此作了审议发言,又与17位代表联名提出建议。会后,他积极配合省法院的调研活动,建议省法院向最高法院  相似文献   

5.
匠心履职     
<正>在追求人生价值的道路上,福建省十一届、十二届人大代表林善平的"主线"简洁明晰:1986年大学毕业,分配到顺昌县仪表厂,开始进入仪表行业,至今30年;1995年,创办虹达自动化仪表厂,后改名虹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至今21年;2008年当选福建省人大代表,至今近10年。深耕仪表行业30年,林善平的创业之路并非坦途。熬过创业初期的默默无闻,趟出知识产权纠纷带来的困境,拒绝了诱人的房地产行业和上市融资的建议,"一辈子执著地做好一件事"  相似文献   

6.
《群众》2016,(11)
正当下,工匠精神成为一个热词,它褒扬匠人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理念,点赞其钻研技能、打造品牌、坚守信仰的精神和态度。其实,代表国家行使政务服务职权的公务人员也似工匠,是打磨政务服务"产品"的"工匠"。新形势下,政务服务也应秉持工匠精神,用工匠精神打磨政务服务。勤思苦练,增强产品意识。打  相似文献   

7.
<正>"让社会公众切实感受到当工人有前途、有盼头、受尊重,这是培养工匠及工匠精神的核心。"说这话的是全国人大代表李彩云。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她建议要提升一线操作工人岗位待遇,建立行之有效的技能人才培育机制,让更多人乐意当工人、做工匠。"近年来,我们吉林油田公司招录了一大批优秀大学毕业生。他们有文化、有理想、有能力,已经成为新时期吉林油田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生力军。但很多大  相似文献   

8.
微观天下     
正"工匠精神"开创"质量时代""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今年两会,"工匠精神"这个充满传统色彩的词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引发代表委员们热议。【评论】"郭晓伟":"工匠精神"的核心是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古时就有庖丁解牛的钻研境界。如今,发展新经济,更离不开这种用心、用神钻研  相似文献   

9.
"工匠精神",在已步入移动互联网、日新月异的今天,是一个被疏忽已久乃至于渐要淡忘的词。经过时间的检验、洗礼,"工匠精神"在机器化大生产时代的背景下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体现了我们对现代制造工业的反思,传递了对传承与创造的渴望。在奔向"创造大国""智造大国"的奋斗进程中,当中国产品的身影遍及全球的每一个角落时,我们其实比任何时候都更为需要"工匠精神",都更加深情地呼唤"工匠精神",以期为急需突破的"中国制造"提供新的自省路径,规划新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0.
王锦 《公安教育》2021,(11):19-22
一、警察工匠精神哲学省思(一)工匠精神强势复归工匠精神于2016年第一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里,并被评为当年度的十大热词之一。在随后的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出要弘扬工匠精神,从而"工匠精神"以这种自上而下的方式重新走入了社会公众的视野。  相似文献   

11.
<正>在品读2017年第1期《当代广西》时,笔者被书中刊登的广西工匠杨似玉的故事深深地吸引。2016年3月,"工匠精神"首次写入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备受社会关注。时代呼唤"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代表一种精益求精的情怀、一种兢兢业业的执著、一份脚踏实地的坚守、一份不断创新的责任。2016年我区评选出十位广西工匠,他们坚守的工匠精神,擦亮了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在推动社会转型升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至2019年"工匠精神"连续四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十九届四中全会、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等会议和报告中更是多次强调要弘扬"工匠精神"。注重"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培育已经是国家决策层的共识,亦受到学者们的高度关注,回归和弘扬"工匠精神"成为学术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3.
正黄耿达在倾诉自己的婚姻时,脸上总带着少年时期那样灿烂而阳光的笑容。他这样总结自己对爱人的感受:"老婆,心细面善,我的生活已经完全离不开她,身边没有她,我会手足无措的"。受父亲影响"做事要有工匠精神"2010年黄耿达来到江苏淮安种植蝴蝶兰,他的皇达花卉有限公司已是亚洲最大的蝴蝶兰出口企业,从刚开始1万平米的场地扩大到现在的11万平米的温室,扩充了近11倍。  相似文献   

14.
<正>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变"吉林制造"为"吉林精造",通过改进生产流程、提高行业标准、打造高端产业链、提高技术人员待遇等方法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宋治平代表"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变‘吉林制造’为‘吉林精造’,通过改进生产流  相似文献   

15.
<正>"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迅速成为国民关注的热点话题。在我看来,工匠精神不应仅局限于制造业升级,对于做好新时期的民主党派机关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尽管理论界对"工匠精神"的内涵还有不同的见解,但"敬业奉献、精益求精、勇于创新"是其中无  相似文献   

16.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1]"工匠精神"成为大江南北广泛讨论的热词。随后,"品质革命"一词首次出现在5月1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新闻通稿中。可见,国家倡导工匠精神,社会弘扬工匠精神,消费者欢迎工匠精神。要解决我国巨大的产业规模与庞大的消费群体不能完全对接的矛盾,重拾工匠精神,企业必须要向优质制造商转型,而政府必须要做好优质服务者。  相似文献   

17.
正古人有句话叫"技近乎道":技艺层面的不懈雕琢和追求,乃是为了寻求与最高的"道"相亲。在这样的逻辑下,产生了数不胜数的古代名匠。工匠精神一词,最早出自于聂圣哲,他培养出来的一流木工匠士,正是来自于这种精神。即工匠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随着社会逐步进入后工业时代,一些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的老工匠、老手艺逐渐淡出人  相似文献   

18.
《当代广西》2006,(23):45-45
陈辉光代表说,刘奇葆同志作的报告振奋人心,过去五年是广西经济发展最好的时期,改革开放步伐大大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要落实报告提出的目标,关键要靠人来实现,今后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领导班子是龙头,有了好的班子就有了凝聚力和战斗力。高雄代表说,报告主题鲜明,顺应时代要求,符合中央精神,实事求是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立足今后的发展,适应新的形势,是个承前启后、振奋人心、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好报告。玉林要加快发展,就要落实党代会的精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报告精神,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党员干部需要工匠精神,工匠精神蕴含的核心内容是敬业,敬业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忠于职守,党员干部需秉承工匠精神,做到爱岗敬业,用实际行动践行工匠精神。同时,党员干部要在"四个全面"的战略统筹下时刻凝练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融入到责任担当之中,勇于承担党和国家交给的重任,敢于承担人民群众的希望和嘱托。  相似文献   

20.
正这是一群我们永远不该忘记的劳动者,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他们默默坚守,孜孜以求,他们是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的征程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不可多得的专业人才。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周刊》以创新创造为主题,深入挖掘工匠故事,弘扬时代工匠精神,推出"大国工匠"系列报道,从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等多个角度,聚焦代表中国制造水准的"国宝级"技工,讲述他们追求卓越的感人故事,反映新时代对传统"匠人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