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南岭村是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的一个行政 村,全村面积4.12平方公里,村民800人,外来 务工人员3.5万人。改革开放前,这是一个出了名 的穷村。因为脏和穷,被称为“鸭屎围”。改革 开放以来,村党组织带领全村干部群众抓机遇、谋 发展,两个文明建设突飞猛进,全村发生了翻天地  相似文献   

2.
正自治区深度贫困村,是融水苗族自治县安太乡江竹村的客观实际,同时也是压在村民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接到学校让我去江竹村担任第一书记的重任时,我抱着带领贫困村脱贫的决心赴任,到岗后才知道脱贫之路困难重重。江竹村位于融水苗族自治县安太乡东南部,坐落于华南第三高峰元宝山西麓,全村土地面积3.2万亩,耕田面积983亩,人均0.67亩。村民以种植杉木和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全村建  相似文献   

3.
《前进》2006,(2):57-57
裴村乡地处浑源县城西,距县城15公里,该乡管辖12个行政村,21个自然村,面积8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4万亩。近年来,该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从发展经济、促进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紧紧围绕兴乡富民的宏伟目标,带领全乡人民克服困难,真抓实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光泽县司前乡人大加强代表建议督办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司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茶叶是司前乡传统优势产业,尤其是干坑(村)区域海拔800-1000米的高山云雾小种红茶走俏市场,目前仅干坑村种植面积就达3000亩,全乡12000亩。从2006年起,吴光华等多位乡人大代表就围绕司前乡党委提出的打造“有机竹乡、生态茶乡”的发展定位,连续多年提出大力发展茶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图片报道     
陶湾镇大力发展百合种植业,走百合产业化发展路子,是一条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协心村的三位人大代表认准了这条致富路,去年带领村民种植百合200亩,  相似文献   

6.
刘义明 《政策》2003,(6):30-30
地处江汉平原北部的云梦县,是全省版土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县。近几年来,我们立足本地实际,把蔬菜作为农业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来抓,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抓规模、抓品种、抓质量,推动了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28万亩,年产鲜菜58万吨,产业产值4亿元。其中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达到10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量达45万吨,产值达3亿元。2002年,一举夺得全国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示范先进县的桂冠。  相似文献   

7.
王秋侠 《乡音》2013,(10):26-26
涞水县吕家铺村党支部书记段克新,在十里八乡小有名气。他的名气源于人穷志不穷,矢志带领村民致富。吕家铺村位于涞水县西北部深山区,海拔600米以上。全村93户,276人,耕地385亩,有山场7700多亩,其中宜林面积近2300亩。以前,村里人主要以种植玉米和外出打工为主,而种植的玉米,因为是山坡地,无法灌溉,只能是"靠天收"。村里经济基础差,是个典型的山区贫困村。  相似文献   

8.
南康市凤岗小康示范村建设的调查幸垂明凤岗村隶属于南康市凤岗镇,是个典型的人多、山少、田土少的农业行政村。现有村民小组17个,农户493户,农业人口2151人,劳力1086人,农田面积402亩,山地面积451亩,水塘面积90亩。曾几何时,凤岗,这个紧靠...  相似文献   

9.
梁程 《当代广西》2005,(11):46-46
春末夏初,宜州市矮山乡6000多亩桑树及4000多亩豆角等蔬菜喜获丰收并运往外地销售。手捧一沓沓钞票,热汗涔涔的村民们咧开嘴笑了。他们是自豪的,因为他们正在乡党委的带领下阔步奔走在小康路上:一幢幢漂亮的农家新楼错落有致;闭路电视、程控电话、摩托车、冰箱悄悄地走进寻常百姓家;乡村的文化活动室、篮球场、乒乓球桌让劳作之余的村民自由娱乐……  相似文献   

10.
沙市镇发展现状沙市镇位于云、巫、奉三县交界处,距新县城89公里,素有"云阳北大门"之称。全镇辖8个行政村1个社区,141个村民小组,4995户23460人,幅员面积85平方公里。有耕地7007亩,人均耕地0.35亩。全镇有山林63000亩,森林覆盖率50%。镇辖区  相似文献   

11.
彭恒和 《江西政报》2008,(16):45-46
近年来,泰和县坚持把土地开发整理作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先后完成了南溪土地整理、苏溪马市土地整理两个国家拨款项目和泰井高速、井冈山机场扩建工程等4个耕地占补平衡项目组织实施工作,2007年又顺利完成了吉安市最大的造地增粮富民工程——苑前土地开发项目。截止2007年,全县累计完成土地开发整理面积44311亩,新增耕地10465亩,  相似文献   

12.
一直以来,富川瑶族自治县委、县政府把以脐橙为主的水果生产作为全县农民增收致富的“黄金产业”来抓,按照“规模化、产业化、企业化”的发展思路,长抓不懈。目前,全县水果种植面积达19.8万亩,其中脐橙面积达9.5万亩,水果总产量从1996年的年产1万吨增加到2006年的10万吨,水果产值达2亿元以上,农民人均产果400公斤,人均水果收入8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3.
苏正国  钱忠林 《群众》2018,(14):26-27
在邵伯湖西岸,有一个纯渔民居住的渔业村一沿湖村.该村隶属扬州市邗江区,全村420户1588人,陆地面积仅0.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0多万亩,占邵伯湖80%.以往,这里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和经济基础均不突出,也不是政府重点扶持的“典型村”;近几年来,村干部们带领村民想办法、出点子,通过填塘整地、上岸定居、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等举措,硬是趟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村民家庭年收入从2007年的1.5万元增长到2017年的10万元.“全国最美渔村”“中国特色村”“中国金牌农家乐”“江苏最美乡村”等荣誉接踵而至,《人民日报》、央视《新闻联播》接连关注报道,原先贫困落后的小渔村一跃成为全国知名村.那么,沿湖村蝶变背后有哪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师宗县高良乡国土面积561.38平方公里,辖11个村委会、116个村民小组、6363户、26903人。境内最高海拔2030.5米,最低海拔737米,属低热河谷槽区,全年基本无霜,适宜于多种作物生长,有利于发展林业和特色高效农业。全乡有林地面积56万亩,人工造林32万亩,  相似文献   

15.
南浔镇长河兜村位于湖州市东部平原水网地区。有9个自然村,12个生产队,241户人家941人,水田1134亩,桑地310亩,塘210亩。长河兜村是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家庭拼皮加工业较为发达的村。近年来,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带领下,农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2000年人均收入达到4300多元,与湖州市农民人均收入相同。全村呈现“家家洋机响,户户致富忙”,村民安居乐业的景象。效益农业在农业总量中已占有相当的比重,种养大户收入可观。长河兜村去年新增鱼塘66亩,占目前210亩鱼塘的31.4%;塘和桑地面积已占该村可供农  相似文献   

16.
在融安县大将镇富乐村,群众们都称村支书韦成兴是“金桔迷”。金桔可以说是韦成兴生命中最美的一道风景,因为是它让他放飞了人生的梦想,是它让他带领村民走上了一条洒满阳光的道路。韦成兴于1975年出生,1995年入党,现任融安县大将镇富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镇金桔协会理事长。发展金桔:誓圆人生美梦融安县是全国有名的“金桔之乡”。该县的金桔,绝大部分集中在大将镇。全县金桔面积1.7万亩,其中,有6600多亩嫁接金桔是近几年调整产业结构中开发种植的,清脆甘甜的滑皮金桔则有1000余亩。  相似文献   

17.
我所在的永远村有10个村民小组、540户、2345人,人均耕地面积0.37亩。开展村民自治示范活动以前,经济发展一直比较缓慢,到1989年人均收入只有450元左右。从199o年起,我带领村委会一班人,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认真开展创建村民自治示范村活动,充分发挥村委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有效地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到目前为止,全村办起了12个骨干企业,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476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115o元。被上级授予“村民自治示范村”的称号。我带领一班人,开展村民自治示范活动,主要是紧紧抓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  相似文献   

18.
卓杰新乙村     
<正>新乙村是陵水黎族自治县椰林镇卓杰村委会的一个自然村庄。2006年,卓杰村"两委"为了响应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生态村的号召,以村集体筹资、村民集资等方式,由村委会统一安排规划新建新乙村。该村现有农户122户,村庄居住面积58亩,耕地面积88亩,其中水田面积82亩,坡园地6亩。近年来,村民们依靠种植圣女果、西瓜等冬季瓜菜发家致富,每户年均收入不低于10万元,于是一栋栋"圣女果楼""西瓜楼"拔地而起。建村之初,因村民卫生意识不强,村内道路垃圾遍地,尘土飞  相似文献   

19.
正在太行山腹地,一个地上无企业、地下无矿藏的贫困村,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这就是晋中市左权县龙泉乡连壁村。这个仅有159户、390口人、耕地1820亩,荒山荒坡却有1.5万多亩的小山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发扬不甘贫困、艰苦奋斗、改革创新的"连壁精神",走出了一条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持续增加村民收入的发展新路子。2019年,村集体资产达到1650万元,村集体当年实现收入45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35万元,远远高于全县当年7680元的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一个交通不便、位置偏僻、缺乏资源的普通小山  相似文献   

20.
田圮村     
《新东方》2014,(4):F0003-F0003
<正>位于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六弓乡的田圮村,现有380户村民,人口1863人(以黎族人口为主),全村有1个党支部,党员78名。田圮村现有耕地731.2亩,热带作物种植面积达7790亩,村里农户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橡胶、槟榔,全村橡胶种植3120亩,槟榔种植4100亩。村委会积极培育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培育种养殖大户,以种养殖大户带动小户,带动全村经济规模化发展、2013年村里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