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最近,湖南长沙市火车站前坪大屏幕上,一批"老赖"名单信息被轮番晒出,引发舆论关注。无独有偶,在湖南邵东县政府大楼一楼电子屏上,260名具有公职身份的"老赖"也被曝光。所谓"老赖",是人们冠以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失信被执行人的称呼。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然而有些"老赖"却玩起了"躲猫猫",拒不履行判决。他们的行为不仅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更  相似文献   

2.
发展慈善事业,首先要营造良好的慈善氛围,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罚力度,让"失信成本"远远高于"守信成本"。一个久远的故事,发生在美国纽约。  相似文献   

3.
《小康》2016,(29)
正官员失信不仅会使政令原有的权威性与严肃性荡然无存,还将导致各领域、各阶层对失信行为的蔓延性模仿,最终酿成人人难逃互害怪圈的恶果近期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强调,要加大对各级政府和公务员失信行为惩处力度,将危害群众利益、损害市场公平交易等政务失信行为作为治理重点。这样的强调可谓是击中了要害。资料显示,  相似文献   

4.
新政     
《群众》2017,(10)
<正>北京:建立完善信用联合奖惩制度《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完善信用联合奖惩制度加快推进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旨在强化诚信行为激励,加大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建立信用联合奖惩制度。其中特别提出,将加大对公务员失信行为的惩处和曝光力度,不断提升诚信履职意识和诚信行政水平,以政务诚信引领社会诚信。今后,对有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的严重失信主体,实施限制出境、购买不动产、乘坐飞机、乘坐高等级列车和席次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保险是基于最大诚信的制度安排,诚信是保险业发展的基石。保险业经营要突出社会责任,完善失信惩戒机制和严重失信淘汰机制,加大对虚假宣传、销售误导等违法失信行为的查处力度,对违规的失信者,按照情节轻重制定明确惩戒措施,增加失信成本,筑牢保险业生存发展的诚信之基。  相似文献   

6.
压缩"老赖"生存空间需要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以在二至三年内基本解决"执行难"作为自身任务的法院系统,必须对这项目标的实现承担起主要的责任。同时要对确认被执行人存在失信行为的情况及时予以公布。法院执行部门针对有能力却拒不履行的被执行人需进一步完善以限制高消费的方法间接强制履行的制度。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古代有"一言九鼎、一诺千金"的古训。一个人,乃至一个企业,要想建立起他人对自己的信任,也许需要漫长的时间,然而要毁掉已经建立起来的信任,也许只要一瞬间。2013年7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今后,对有能力履行法院生效判决而拒不履行的"老赖",  相似文献   

8.
《小康》2016,(15)
正近年来,在越来越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环境下,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公众对于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满意度有了提升,中国社会的整体信用环境也在向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政府、人际、企业三大信用领域受到了公众的最广泛关注。如今,一个个"老赖"被曝了光,一家家不诚信的企业受到了重罚,严厉的惩戒真的来了,你还敢失信吗?  相似文献   

9.
《小康》2017,(2)
<正>当前,一些二三线城市出现不少长期拖延交房的"老赖楼盘",一些开发商采取拖延、"跑路"、转嫁风险等"老赖"做法,给业主权益带来较大损害。有的楼盘因为资金链断裂变成"老赖",有的则是手续不全、违规开发中途"夭折"。"老赖楼盘"大多出现在二三线城市,涉及房企多为中小开发商。业内人士分析,在此前楼市热潮中,一些房企非理性发展战略是"老赖楼盘"形成的主要原因,而手续不全、违规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加大对婚姻登记领域严重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加快推进婚姻登记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婚姻家庭和谐稳定,加快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民政部等31个部门签署《关于对婚姻登记严重失信当事人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  相似文献   

11.
在对儒家诚信文化进行具体、历史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四条对策:发展经济,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处力度,建立为企业服务的诚信中介机构,建立社会诚信管理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非行无以成,非信无以立. 2001年以来,我国连续爆发"月饼失信事件"、"上市公司失信事件"、"注册会计师帮助造假事件"等一系列失信事件,信用体系与失信行为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政府、企业和各界人士对树立信用观念、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信用环境等达成了高度共识.  相似文献   

13.
大量诉讼失信现象的出现,对司法权威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失信有成本,不法有代价"的良性机制如何构建?诚信诉讼的防线如何进一步稳固?向不诚信诉讼行为"亮剑",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15,(9)
<正>为破解"执行难",最高法院再次向"老赖"亮剑。前不久发布的两个相关司法解释明确,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老赖"将被限制乘坐高铁出行。这意味着,今后对"老赖"的限制将从打高尔夫球、旅游度假等高消费,向普通消费拓展。"欠债还钱"原本是天经地义、妇孺皆知的道理。但曾几何时,"赖账不还"却成了一些道德沦丧、寡廉鲜耻者的无赖行径,社会上甚至不乏欠债者是大爷、借钱人成孙子的怪诞现象。罔顾法律尊严、缺失信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以诚信为支撑点。目前,一些失信行为的发生,降低了经济活动的效率,影响了正常的经济秩序。构筑诚信理念应把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华民族崇尚诚信的美德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健全诚信中介服务机构,规范和发展信用信息的管理体系;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打击力度,提高诚信缺失者的失信成本。  相似文献   

16.
<正>「背景」为有效破解社会救助申请人不如实申报家庭收入、财产等信息导致救助不精准的难题,加大对社会救助领域严重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加快推进社会救助领域信用体系建设,云岩区民政局会同同级监察、法院、检察、公安等部门以及社区服务中心(镇),全面建立社会救助失信当事人联合惩戒合作机制。该项工作严格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合理设置惩戒范围,精准确定惩  相似文献   

17.
一、为政以信:社会信用的基石 信是立身之本,更是立国之基.个人失信,害在数人;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而政府缺乏信用,则德治难行,权威不立.因此,打造"信用政府"则是构建信用中国的关键.政府失信,对整个社会信用问题的负面影响极大.现今的信用危机与一些政府行为的失范有密切关系,健全社会信用制度要从政府做起.  相似文献   

18.
《精神文明导刊》2011,(12):25-25
10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制定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会议提出,“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  相似文献   

19.
位于长三角中心腹地的嘉兴,一场改革正在不断推进。遇到复杂矛盾纠纷和疑难案件,集中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司法资源共同化解;老百姓有诉求难解决,一网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企业商业侵权、"老赖"欠债失信,联合惩戒让其寸步难行……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迈入更深层次,司法保障同样需要一体化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从经济学角度看,根据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的原则,经济人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失信往往成为其理性选择.在我国现实生活中,对失信现象的惩罚力度不够,失信比守信更容易获利,在很大程度上纵容了失信,成本收益失衡成为当前信用缺失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建立信用激励和约束机制,使失信成本大于失信收益,从根本上减少失信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