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衍是阴阳五行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创立了五德终始说.五德终始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邹衍认为历史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循环往复的,这个顺序就是"五行相胜".新王朝代替旧王朝是上天意志的体现.他的学说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三王(夏商周)之道若循环。"诚然,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两千多年间,诸多王朝兴亡交替,就像走马灯一样转换,似乎有一个循环周期。后有战国阴阳家谓之"五德终始说",即宇宙间有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相生相克,这关系着王朝命运兴替。  相似文献   

3.
王勇 《求索》2010,(4):215-217,167
受汉初思想家反思亡秦之鉴,强调加强文治教化思想影响,武帝太初元年根据五德终始说,按"土德"来改订礼制。此举不仅为汉王朝存在的合理性及皇帝的权威性提供了来自精神与制度方面的依据,也是汉朝正式否定承秦而来的法治路线的象征,对于收拾人心、增强国家凝聚力、维系大一统政局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司马迁与汉代改制之关系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神学政治受到两个方面的制约和支配,一是邹衍的五德终始说;二是儒家的宗教学说。改元部分地承担了改制的阶段性成果。站在服膺天命的立场上,司马迁十分重视祥瑞在政治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关注孔子获麟在政治文化中的作用,与司马迁的儒学立场相关,表明了《史记》以《春秋》为准则的思想。在改制方面,司马迁与张苍的分歧集中在汉得天统是继周还是继秦上。  相似文献   

5.
王亚莉 《理论月刊》2008,(3):187-188
<孙子兵法>是我国一部著名的兵法典籍,其中关于将帅的论述对于后世的带兵者不无启迪,即使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其中的"将备五德"仍然对领导干部素质与能力的提升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本文从"将备五德"入手本文,探讨新时期、新阶段领导干部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  相似文献   

6.
北宋著名禅师圆悟克勤是"文字禅"的代表人物.他的"文字禅"理论与实践源于当时禅门过度排斥语言文字的现象以及当时爱好参禅的士大夫对禅修指导的需要.他认为,禅虽然不是语言文字,但是需要借助语言文字进行诠释与传播.对于说禅者来说,应当讲究言说技巧;对于学禅者来说,应当透过公案语录的语言,领悟自性.同时,他的代表作<碧岩录>对后世的文学和茶道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静婷 《前沿》2003,(12):175-177
元世祖忽必烈(一二一五--一二九四年),是元王朝的创建者,在中国历史和蒙古族历史的发展上都是一个影响比较深远的人物.他即位以后,实行"祖述变通"的革新主张,从而稳定了社会秩序,扭转了长期的动乱局面,使国家得到了空前的大统一.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忽必烈的"祖述变通"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李贵  韦琳 《传承》2013,(6):134-135
孔子评价音乐的标准是"美"和"善",而又特别强调"善"的重要性,提出"克己复礼",推崇雅乐和"思无邪"的音乐。孔子早在春秋时期就提出美、善、淫三种作品评价的概念,为后世音乐美学评论提供了标准。孔子"淡中"的音乐美学观是以他的"中庸"哲学为理论基础,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对音乐艺术的发展和音乐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朱玲莉 《求索》2008,(12):158-159
广濑淡窗,是日本江户时代著名的儒学家、教育家和诗人。他所创立的私塾成宜园采用了“月旦评”的教育方法,奠定了日本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广濑淡窗的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0.
胡阿祥 《人民论坛》2024,(3):108-112
在中国古代,国号既是家天下的标志,也是国家政治文化的符号。中国古代国号皆具或显或隐的美义,这些“美号”,或与君主的统治息息相关,并发挥出多样的现实功能,或体现了非汉民族的“汉化”倾向,从而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思想基础与政治根本。解析中国古代国号与国家之间的名实关系,既有名实相副者,也有名实不副者;既标示着相应王朝的特征所在,也隐藏着不少值得发掘的重要内容;国号又有转为名号、族称与域外称谓者,这彰显了相应王朝的地位与影响。至于大量存在的相同国号,后人采取了冠以顺序词、方位词、国姓以及缀以地名、五德或使用代称等处理方法,以求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11.
钟嵘的《诗品》,是我国齐、梁时代有关诗评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诗话的开山之作。《诗品序》扼要地论述了是书的主旨,“滋味”说就是在序中提出来的。首先,钟嵘以有味和无味作为评价五言诗优劣的准绳,这种评法抓住了诗歌的特证。他特别称赞“建安风力”,就因为建安诗歌在诗歌发展史上,有如异峰突起,对后世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就内容上说,如曹操的  相似文献   

12.
北方族群对中国制度史留下了多方面影响,其中包括其所建立的若干异族王朝,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政治体制的形态与方向。从政治学上说,其影响可简要归结为强化专制集权和激活官僚体制。学者提出了一个"两个南北朝"的概念。在"两个南北朝"的时代,南系王朝的某些政治变迁,令中国史的另一些可能性显露出来了。而在这时,北系由少数民族入主建立的王朝,构成了一个"矫枉过正"的分力。这个分力的基础是"部族武力的体制化"。  相似文献   

13.
《春秋》2016,(2)
正1898年9月28日"戊戌六君子"喋血于北京菜市口。"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牺牲时言词最为激进,对后世的影响也颇为深远。1865年3月,谭嗣同出生于湖南省的浏阳。11岁那年,五天之内他的姐姐、母亲和大哥死于白喉症。他自己"短死三日,仍更苏",由此父亲给他取名"复生"。家庭遭到如此的灾祸,其感到无比悲伤。日后又遭继母的百般虐待。结识王五(王正谊,系回教徒)  相似文献   

14.
《史记》上有一句话,说秦国百姓“父老苦秦苛法久矣”。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建立了基本完备的全国性法律制度,秦法对后世2000多年中国法制的影响可谓极其深远。  相似文献   

15.
<正>清末咸同年间,京剧艺术不断发展,才俊辈出,票房中也出了许多人才,他们中又有许多人投身梨园。有天津票界"三杰"之称的刘赶三、孙菊仙、周春奎都在京剧发展史上有一定的位置。三人中刘赶三是年岁最大、从艺最先、入伶最早的一位,也是本行当表演艺术上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位。特别是他丑角戏无所不能,不仅带动了丑行表演艺术的发展,并将之引向高峰。成为清同光年间"十三绝"之一,是当时京剧舞台上第一代丑行演员的代表人物,与出自昆班的杨鸣玉、京高腔班的黄三雄形成鼎立之势,以京丑的特色自成一格。刘赶三还被京剧界推选为精忠庙首,成为下海的票友执掌梨园的第一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刘赶三不畏权贵敢于针砭时弊、讽  相似文献   

16.
两汉王朝改变了秦王朝"广狱而酷罚"的刑罚思想,把儒家思想作为制定法律制度以及刑罚政策的主要指导思想。与之相适应,两汉时期的狱政制度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形成"宽缓刑狱"的狱政思想。汉朝狱政思想的形成,使狱政思想的内涵产生了重大变化,其狱政思想不仅成为后世各封建王朝确立治狱思想的蓝本,对两汉时期制定监狱法规和监狱管理制度也发挥了积极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春秋》2021,(1)
正左丘明是春秋末期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鲁国都君庄(今山东肥城石横镇东衡鱼村)人,曾任鲁太史,晚年双目失明,故后人亦称之为盲左。他所作的《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是司马迁编写《史记》的重要参考书目;所作《国语》开创了中国国别体史书先河,对后世传统史学影响深远,被尊称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孔子尊左丘明为"君子",谓与其同好恶;司马迁称其为"鲁君子"。秉笔直书,  相似文献   

18.
诗乡潼南     
正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重庆潼南更是一片诗的热土。从宋代开始,在这片热土上出生、工作、生活和安眠的著名诗人辈出,都曾各领一代风骚,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如在潼南出生的五代至北宋初的著名道士诗人陈抟。他是一代高隐,终身隐居,以道抑君,影响了五代、宋初几代王朝的政治;他是一代"高道",高卧武当山、华山60年,创作的易图秘传后世,成为宋明以后图书学派的开山祖师;他是一位学者,精通易学、医学、养生学,在中国道教史、哲学史、人体科学  相似文献   

19.
魏晋风度是中国历史上一种标志性的时代精神和重要的文化表现,它产生于曹魏末年,延续至晋。"魏晋风度"是对魏晋时期士人文化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的概括,精准地指出了这种文化的本质与内涵。魏晋风度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并对后世的中国文人及中国的文化哲学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保健粥     
中医历代养生学家都非常重视食粥养生保健。清代养生家曹慈山专门为中老年人设计了一套粥谱,对后世影响颇大。他说:“粥能益人,老年尤甚。”他还经常吟颂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