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治沉疴老病甲乙一放就乱,一收就死。谁都知道这是我们的沉疴老病。多少名医会诊,多少良方用过,可就是没有药到病除之效。不得已,只好动手术。结果,不想浪费的浪费了,不想损失的也损失了。转了一圈,又回到起点。依照常识,大约造机器盖高楼之前,都要有一张经过审...  相似文献   

2.
1978年以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指引下,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在经历着一场广泛的变革。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作为经济机体的组成部分的物资体制,必须跟上改革的步伐,否则就会拖整个经济改革的后腿。建国以来,我国的物资体制,沿袭苏联四十年代的产品分配型模式,虽几经改变,并未从根本上摆脱这种模式的影响,往往是“一统就死,一死就叫,一叫就放,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又死”。显然,这种被动局面与我们今天的经济形  相似文献   

3.
地方利益形成与地方权力扩张的挑战──“现代化进程中的利益重构”系列之三桑玉成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有一种利益在悄悄地形成,那就是大大小小的地方利益;有一种关系在悄悄地改变。那就是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如果说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尽管有那种“一放就乱、一收就死...  相似文献   

4.
对于解决简政放权中"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怪圈,建立公法人制度符合法理论的一般要求,但鉴于新的主导理论尚未确立,要重新梳理依据当时理论建构的国家行政组织体系绝非易事。朝着这一目标努力,英国中央与地方政府间权能变迁的经验对于我国改革具有启示:中央政府的优势地位是国家统一、政令畅通的重要保证;中央与地方权能调整以法律为根据才能稳定持久,并形成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良性互动。在此基础上,我国中央和地方权能调整宜采取短期与中长期相结合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正> 现阶段,我们在市场经济上面临的是一个“两难选择”,既要放开搞活,继续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保证经济主体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又要加强管理,防止和克服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的方面。既不能把市场当作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也不能出了问题就全部归到市场头上。对市场既要管住,又不管死,这样中国经济才能真正跳出“一乱就收,一收就死,一死就放,一放就乱”的怪圈。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任务,解决这个难题,固然需要综合治理,多管齐下,但笔者认为,经济法在解决这个“二难选择”时却具有其它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经济法本身具有积极与消极的“二重性”。当政府认为经济主体在市场  相似文献   

6.
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症结与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竞争本质长期存在。无论是改革开放前,还是改革开放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总体上没有跳出"一放即乱,一收即死"的"治乱循环"。有必要从财政角度剖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竞争本质长期存在。无论是改革开放前,还是改革开放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总体上没有跳出"一放即乱,一收即死"的"治乱循环"。有必要从财政角度剖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长期存在着“一统就死,一放就乱,一乱又统,一统又死”的不良循环现象。我觉得,克服这一现象的关键是微观扩权与宏观调控要同步进行。要使微观扩权与宏观调控同步进行必须先把握住微观扩权与宏观调控同步进行的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只有把握住了这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建国以来,我们在经济体制上多次经历了"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循环,并易随之陷入盲目的泛道德化的批判:其根源在于看不到"放权"所导致的社会利益结构多元化所必然要求的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治理转型.当前,要避免重蹈"放乱收死"的老路,就必须推进制度创新,加快社会治理的多层次、复合化转型.  相似文献   

10.
针对前一时期国民经济中出现的严重失控现象,中央强调了加强宏观控制的问题。然而,有人认为,这只是一种应急措施,也有人认为又要“收”,认为改革不搞了。其实,控制好宏观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主要特征,微观经济充分地放开放活、宏观经济有效地管住管好二者都是经济改革应有的内容。正确认识经济改革与宏观控制的关系,研究如何搞好宏观控制的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1.
从社会经济结构角度来讲,新中国成立初期新政权面临的是低度整合的前现代化社会结构,这一结构构成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结构性制约因素。新中国政权建立初期主动把握这一社会结构所蕴含的政治趋向,实现了近代以来所有政治力量都无力可及的目标:新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得以确立,新的政治运行机制诞生,基本达到了国家政权建设的目的。但是这一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政治现象诸如机构的精简—膨胀循环,强化行政管理体制与实施政治动员的交叠、体制条块间的权力消长、“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反复等等,都成为今后中国更长时期的社会政治特征。从社会经济角度着手分析其原因,可以对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的特征有一个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要做到依法治国 ,必先依法治党 ,党治则国治 ,党乱则国乱。为此 ,对党内法制与国家法制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这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党内法制和国家法制的本质、内容、功能和意义 ,防止和避免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将两者相混淆 ,有利于加强两者的衔接和协调 ,实现依法治党、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本文着重从党员、干部的角度来认识和处理党内法制与国家法制的关系。一、党内法制与国家法制相互区别 ,不能互相代替 ,互相混淆所谓国家法制 ,我们通常称为法制 ,是指…  相似文献   

13.
群仲平 《群众》2020,(7):1-1
"该管起来就能够迅速地管起来,该放开又能够有序地放开,收放自如,进退裕如,这是一种能力",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浙江调研时这样说。收放自如,进退裕如,就是要科学处理好"收"与"放"、"进"与"退"的关系,在动态优化中把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平衡点,巩固和拓展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的势头,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应对疫情大考大战,江苏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因时因势不断调整工作着力点和应对举措,在"收""放"之间审慎调整,做到了管起来迅速有力,放开来稳妥有序。  相似文献   

14.
畸形食物链     
<正> 据说,广州火车站在全国火车站中是最乱的一个。广州火车站的一大乱是票贩子多如牛毛。广东电视台披露火车站炒票猖獗内幕,原来是铁路公安把票贩子当作了“活银行”。票贩子告诉记者,“他就是要收你保护费”,票贩子每个月都要“交税”,“交给当班民警,200元一个,谁都要给,便衣另外也是200元,全部收到自己的兜里来”。收了“保护费”,就随便票贩子“敲顾客多少钱”。铁路公安方面断然否认警匪勾结。而广州市  相似文献   

15.
周闻道 《中国减灾》2011,(22):34-35
与秋子老师通话,她开口就说,闻道,不知怎的,这几天心里特乱。不只是我,作协和报社的同事都是这样,心里乱乱的,总是找不着北,干什么都定不下神,牵挂的,谈论的,都是汶川地震,这场突然降临的灾难。心里一个悠忽,仿佛几天的心神不宁,一下被什么点醒。对,是乱,烦烦躁躁的乱,忧心忡忡的乱,指向不明的乱。除了投入紧张的抢险救  相似文献   

16.
新闻是人类报道最新事实的社会活动,宣传是人类扩展思想观点的社会活动。无论是新闻报道的“事实”,还是宣传扩展的“观点”,两者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因此,从信息的观点看,新闻和宣传都是人类的传播活动,两者都拥有相同的传播系统,都具备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工具和受众四种要素。由于新闻和宣传都是人类的传播活动,这就使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用传播的观点来研究新闻与宣传的关系。作为一种尝试,本文将依次通过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工具和受众四种要素来分析新闻和宣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姚军 《求索》2013,(6):70-72
《古文苑》所收《汉高祖手勒太子》极有可能出自刘邦本人。并且,该文还存在着错简现象,梁代以前的人就将其抄乱了,梁殷芸在编著《殷芸小说》时自然也抄乱了,《古文苑》所录也因之致乱。这五则文字确非作于一时,其中第一、第三、第四当为一勒,专言读书做人.当是刘邦刚即位时所作;第二、第五当为一幸办,专言立嗣托子,当是刘邦临终前所作。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就毫无理由地喜欢着江南。青山如黛,碧水如锦,细雨如丝,风景如画的江南就好像一粒种子种在了心里面。喜欢江南乱雨纷飞,喜欢江南温润潮湿,甚至连从这里走出去的人都由衷地喜欢,喜欢和他们亲近,对这江  相似文献   

19.
建国以来我国纵向行政权力的几次调整及其变动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级行政机关,尤其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纵向行政权力关系如何,怎样划分二者的管理权限,采用何种形式体现它们的隶属关系才最便于国家行政管理,维护一国的稳定繁荣,历来都是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大国行政管理中的重大课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就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权限划分进行过多次调整。由于我们几乎一直都是在建国初形成的既定政治、经济体制内对纵向行政权力进行“收收放放”的弹性调整,始终未能找到中央和地方在事权上明确、清晰的制度规范,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化。在由传统的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转轨变型时期,认真回顾、研究中央与地方的行政权力关系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也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还未理顺,没有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作出明确回答。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常感困惑。现笔者试就二者关系作些初步探索。总的来说,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是有同有异,异自相溶。二者的相同点在于对象目标相同。两者都是以企业生产的主体——人为工作对象。都强调入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人的精神状态对生产的现状和前途影响极大。两者都以调动企业职工的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