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肖清和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8,(4):113-119
三一论是基督教的核心教义与思想之一。清初索隐派传教士马若瑟对三一论的理解,与明末以来有关基督教三一论的论述保持一致,均使用了奥古斯丁三一论传统。但与之前耶稣会士不同的是,马若瑟除了尝试使用三一论思想来重新诠释儒家经典之外,尤其关注道家经典。马若瑟还以西方基督教三一论来对宋明理学的核心概念进行批判与改造。在翻译与诠释之时,马若瑟注重进行中西经典互证,从而在恢复经典原义的基础上尝试新的诠释。马若瑟索隐式的解经方式可被视作基督教本土化的一种方式,有助于汉语基督教神学之构建。 相似文献
3.
对于《中国古代文论》教学现代转型的探讨,目前大多还停留在理论层面,付之于实践的非常有限。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第一篇专论,主要内容有关于文学的价值和地位、文气说、文体观、文学批评的态度和方法、文学流派等。就此内容对当代语境中教学的现代转型进行分析,望能达到小中见大、窥斑见豹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5.
6.
乔伊斯和鲁迅这两位文学巨擘,分别代表着20世纪西方爱尔兰文学和东方中国文学的巅峰.两位作家平生虽未谋面,但无论是创作意图,创作手法,还是创作风格上都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通过对乔伊斯的<姐妹们>和鲁迅的<孔乙己>两部作品的诸多相似性进行比较.籍以为比较研究两位作家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女勇士》和《中国佬》在文体特征和主题思想上的近似性使对这两个文本的对照阅读充满意义和富有成效。拟从司徒亚特.霍尔的文化批评理论中关于离散族裔身份建构的差异理论入手,分析这两个文本中所共有的身份建构主题,以期对美国早期华人移民的生存状况及文化应对策略有更多的了解,并对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化形势下新的文化认同问题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