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省济宁市委在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在大力推行交叉任职,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依法兼任村委会主任的同时,为防范个别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人兼”的村干部权力独揽,搞家长制、“一言堂”,综合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一人兼”村干部的管理监督,制定下发了《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暂行规定》,大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济宁市委在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在大力推行交叉任职,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依法兼任村委会主任的同时,为防范个别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人兼”的村干部权力独揽,搞家长制、 “一言堂”,综合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一人兼”村干部的管理监督,制定下发了《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暂行规定》,大力推行村级规范化管理,探索出了对“一人兼”村干部管理监督的新路子,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3.
渔儿沟村党支部坚持把教育实践活动与农村发展相结合,推出了“五四三二一”便民服务机制。一是制定“五不准”干部行为准则,即不吃请、不受贿、不赌博、不与群众发生冲突,不准有任何违法、违纪行为;二是党员干部“四上门”,即村民婚丧嫁娶,村干部必上门帮忙;村民生病住院,村干部必上门看望;  相似文献   

4.
《当代贵州》2014,(4):56-56
三元村曾是民化乡的“头痛村”,村民人均收入普遍较低,不稳定因素较多。2006年,我担任三元村党支部书记后,在县乡两级党委、政府领导和驻村干部的帮助支持下,借助“美丽习水·四在农家”创建的契机,  相似文献   

5.
双辽市郑家屯街工农村曾是“市领导不放心、街道领导操心、村干部不顺心、老百姓不安心”的乱村。然而在短短的两年间,街道党工委靠选准一个带头人、建强一个村党支部,使党支部在为村民办实事的工作中,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与支持,实现了由“乱”到“治”,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23万元,村级固定资产近一千万元,成为全市的富裕村。  相似文献   

6.
市县视窗     
《共产党人》2010,(1):16-16
金凤区村干部收益与集体经济挂钧 于2009年12月30日结束的金凤区委一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提出明年建立村干部收益与村集体经济挂钩制度,按照村集体经济年收益提取相应比例用于村民自治委员会和村党支部委员会(简称“两委”)班子的奖励和补贴。  相似文献   

7.
“要想富,养寒羊;有困难,找效堂”,这是乌盟丰镇市元山子乡沙沟沿村村民的口头禅,也是群众对村党支部书记杨效堂发的称赞。今年39岁的杨效堂,高中毕业后当了村干部,一干就是20年。2000年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带领“两委”班子成员及广大党员群众,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使沙沟沿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2001年村党支部被评为自治区级“文明单位”,2000年至2002年村党支部连续三年被乌盟盟委、丰镇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他本人也于2000年至2002年连续三…  相似文献   

8.
“念什么‘经’,走什么‘路’。作为村干部,就要念科学发展的‘真经’,走强村富民的‘正路’。”这是乔玉和的由衷体会。1996年。乔玉和带着党员的信任和村民的支持,怀着改变落后面貌、改善群众生活的信心,接手了没人愿干的“烂摊子”,走马上任成为静海县沿庄镇东禅房村党支部书记。也就是从那时起,乔玉和念着他治村的“三字经”,带领大伙儿走上了科学发展的致富路。  相似文献   

9.
我们县有30个村党支部被列为这次整顿的对象,其中多数是地域偏远、交通不便、资源贫乏、村民整体素质较低、经多次整顿变化不大的“老大难”。为迅速改变这些村党支部的后进面貌,我们按照中央提出的“五个好”目标,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1.抓住关键,着力配强党支部班子。鉴于这些村党支部领导班子已经多次调整,村干部基本素质好这一现实,县委明确提出要以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为主,提高村党支  相似文献   

10.
地处“高塔梁”上的红花村是红泥井乡一个文明、详和、安宁的山村。然而,在80年代初这里交通信息闭塞,文化教育落后,人均收入较低,是一个出了名的“乱村”。1990年贾金祥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后,把百姓的情绪作为“第一信号”,从“身边事”、“细微处”入手,一面抓经济发展,一面教育和引导村民求上进、讲文明。以前红花村谁家办红白喜事,都要单给村干部留“一桌”,上最好的酒菜,村民管这叫“水没来先修坝,以后办事好说话”。贾金祥一上任就废除了“这一桌”:谁到群众家吃小灶,就处分谁,并要求村干部下队吃便饭,为民专拣…  相似文献   

11.
上年村魂     
1983年,刚刚填饱肚子的抚顺县上年村村民,开始盼着兜里能装儿个钱。村党支部一连召开三天会议研究如何致富,怎样致富。 “集体要富,家家户户也要富”。这是上年村干部的一句口头禅。村党支部在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不忘帮助家家户户寻找一条致富路。几个村民想养牛,村里拿2万元钱帮他们建了青储窖。一个农民有养林蛙的经验,材里就给专门批道沟川给他养林蛙。有30  相似文献   

12.
和呼盟阿荣旗其它村子一样,复兴镇的靠山村从1997年至1999年连续三年遭受了水灾、旱灾。所不同的是,正当其它村子因受灾影响不同程度地放慢了脚步时,这个村子的步伐却依然那么稳健。人均收入不减,公益事业照样搞得很好。是什么力量把村民凝聚起来,形成了这么大的干劲儿﹖村民们自豪地说:“是村党支部有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打铁先得自身硬。多年来,靠山村党支部一班人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不做让群众戳脊梁骨的事。要求群众做到的,村干部先做到;要求村干部做到的,书记先做到。村里每年交农业税,…  相似文献   

13.
刘学 《前线》2011,(7):76-77
“以上承诺的16条,如果完不成,我主动辞职。”2007年,王平镇西王平村党支部书记魏喜振第一个在全区宣读了承诺书。如今,门头沟区177个行政村两委千余名村干部,都有了自己的任期承诺书:承诺带头致富、廉洁自律、服务群众……每年年底,台上,村干部按照承诺书述职;台下,村民和党员代表对照承诺书打分,村干部工资、奖金,要与考评意见挂钩,不践承诺主动辞职。  相似文献   

14.
王耀 《学习论坛》2002,(9):8-11
创新村民自治的运行机制主要是建立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协调机制、对村民委员会权利的监督制约机制、村干部的激励机制 ,村民管理的互约机制和“乡政村治”的衔接机制 ,探索社会秩序协调运作的农村政治工作的新型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您别瞧他当村干部30多年,可没有一点官架子,一门心思为全村父老乡亲着想,心里想的都是如何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在怀柔区渤海镇铁矿峪村,时不时听到村民这样评价53岁的村党支部书记付自录。  相似文献   

16.
《党建》2002,(1)
2000年初,河北武安市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根据《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研究制定了《农村“两委”一制三化规范管理办法》。一制,就是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三化,就是党支部工作规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1.积极推进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市委重点建立并狠抓了四项制度。一是建立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村党支部是全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村党支部书记是村里的“一把手”。对村内的重大问题,未经党支部和村委会联席会议研究…  相似文献   

17.
自打李春霖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永吉县金家乡二道埠子村就一年一个新变化,村民的生活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二道埠了村过去穷得出了名,荒山秃岭,道路不平,土地贫瘠,人均收入才六七百元。1989年,李春霖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他决心带领群众改变这里的贫困面貌。村里在70年代建了一个小水库,是个“半拉茬子”工程,全村的90公顷水田三年有两年插不上秧。李春霖发动村民修水库,可是手里没有一分钱,李春霖说:“古代愚公能挖山,咱们靠力气搬石头!”他带人满山遍野找石头,用车推、用肩挑,点点地运到大坝上。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十…  相似文献   

18.
李勇华  汪燕青 《探索》2011,(5):67-72
政府给村干部发“工资”和支付养老保险的村干部“公职化”政策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学界普遍担心这会对村民自治制度造成实质上的损害。通过对浙江省部分乡村的实证研究可以认为:“公职化”对村干部的角色行为产生了明显的影响,村干部的利益代表性更加政府化;对乡一村关系也产生了影响,村干部更加听命于政府。但从总体上看,“公职化”政策没有对现有的乡一村关系造成实质性改变,它只是强化了既有的乡镇主导的乡一村关系。另外,“政府全额支付”模式下村干部的利益代表行为政府化更加显著,“部分支付”模式下的村干部对“公职化”政策更取赞成态度。对此的政策建议主要是:应强化对村干部的以村民利益为导向的广大村民参与的考核这一关键环节,村干部“工资”以“政府部分支付”模式更适宜。  相似文献   

19.
报载,山东省胶州市东店子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管理委员会为让群众有效地监督村干部的工作,在村里成立了“老党员议事会”和“村民议事会”两个群众组织,并赋予这“两会”对村干部有监督权。同时,还设立管理建议奖,村民提出的建设性意见一经采纳即给予奖励。在村民的监督下,全村7名干部自觉“化权力为服务”,全心全意为村民办实事,村民所反映的问题,均能在48小时内得到解决或答复,受到了村民的称赞和拥护,全村各项工作开展顺利。  相似文献   

20.
雷华  庆陵 《支部生活》2008,(11):22-22
龙陵县腊勐乡中岭岗村有8个村民小组,1322人,10多个自然山寨散布在高山深洼中,人均耕地0.83亩,生仔环境恶劣,群众生活贫困,是个“隔山能对话,相见走半天”的穷山村。2004年,杨根情从白泥塘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调到中岭岗村被推选为村委会主任,2007年村“两委”换届,被选举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面对贫困的现实,他与村“两委”制定了中岭岗村的发展目标,突破交通“瓶颈”,巩固提升粮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