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南京晨报》报道:重庆一名男子因为见义勇为被歹徒踢伤下身,成了性功能障碍患者。为了治病,他和妻子找到了成都一家有名的大医院,经过一段时间医治却不见效果。后来,这家医院的医生竟然给他开出这样的“偏方”:让他的妻子给他“找两个漂亮小姐来试试”。原因是小姐们年轻漂亮,“这种女人的挑逗和勾引,很容易激起男人的兴趣”。"作为一名医生,竟然给病人开出这样的“药方”,真是令人难以置信。报道说,这名患者的妻子虽然一时无法接受这样的“偏方”,但是为了治好丈夫,她最终还是无奈地给这名医生一笔钱,委托医生全权代理。"更令人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2.
在纽约有一位心理医生,执业多年,成就卓著。在他即将退休时,写了一本医治各种心理疾病的专著。这本书足有1000页,包含了各种病情的描述及其治疗办法。有一次,他应邀到一所大学讲学,在课堂上,他拿出了这本厚厚的著作,说:“这本书有1000页,里面有治疗方法3000种,药物1万类,但所有的内容,却只有4个字。”在学生惊愕的目光中,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如果,下次”。这位医生说,造成自己精神折磨的其实就是“如果”这两个字,“如果我考上大学”,“如果我当年不错过她”,“如果我能换一项工作”……医治方法有上千种,但最终的办法只有一种,那就是把…  相似文献   

3.
一位医学专家 ,讲述了黑木耳的一个神奇故事 :有位台湾企业家 ,得了冠心病 ,心血管堵塞了三根。他到美国的一家医院去做心脏搭桥手术。美国医生告诉他 :“现在没有床位 ,三个月以后再来。”三个月后 ,他住进了这家医院。在术前冠状造影检查时 ,这位美国医生大吃一惊 ,原本堵塞的三根心血管 ,已畅通无阻 !医生难以置信 ,便追问他 :“最近用了什么新药 ?”企业家回答说 :“除了服用您的处方药外 ,没用其他什么药。”美国医生又问到他最近的饮食。他说 :“回到台湾后 ,一位中医给了我一个偏方 :每天10克黑木耳 ,3两瘦肉 ,3片姜 ,5颗大枣 ,6碗水…  相似文献   

4.
且说外胖内虚症朱伟隔壁房东突然晕倒,被送进了医院。我很惊讶,他那胖胖的体态,怎么会晕倒呢?医生说他患了乃h胖内虚”病症。当初我搬到这里住时,看他长得“富态十足”的样子很是羡慕,没想到他不是真胖,而是一种虚胖。医生诊断说:“患了这种病常会头晕、目眩、心...  相似文献   

5.
王选老师走了,走得很从容。13日上午九点,当我赶到医院,他已处弥留之际。医生说他已经没有意识,但当我凑近他,轻轻呼唤“王选老师,王选老师,我是启德”时,他的眼睛突然有了神色,显然想说什么,一瞬间,我们又有了一次心灵的交流。令我哀痛不已的是,这是最后的一次交流了。我一直称王选同志为老师,这是习惯使然,我们同在北京大学工作,对前  相似文献   

6.
为“洋人”开刀,陈建国是第一次。2003年7月的一天,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陈建国正在泌尿外科专家门诊坐诊,临下班时突然来了一位急诊病人。陈建国抬头一看,原来是一位“洋人”。这是一位来自美国夏威夷的商人,叫戴蒙(MarshllA.Di鄄mond)。他是专程来常州商务考察的,不料近日小便出现血尿,于是陪同人员急忙带他到二院就诊。陈建国热情地接待了他,B超检查发现戴蒙左肾部有血块,经进一步检查确诊戴蒙左肾肿瘤癌变,必须接受手术治疗。问题是患者是一位“洋人”,他是否信任常州医生呢?是去上海、北京等地大医院治疗还是返回美国治疗呢?戴蒙…  相似文献   

7.
马生  曹伟兴  俞欣 《今日浙江》2006,(21):60-61
在桐乡市崇福镇景卫村、中夫村一带,说起乡村医生许金良,可谓家喻户晓。在村卫生服务站这一小小的天地里,许金良25年如一日,把守护农民健康作为自己的职责,脚踏实地地从事着最基层的医疗服务工作。他因此被卫生部授予“全国优秀乡村医生”的荣誉。刻苦勤奋成专才7月4日,当记者到达桐乡市崇福镇许金良的“中夫村社区卫生站”时,看到许金良笑着对我们说,赤脚医生嘛,还是要靠腿跑的噢,哪个村里的病人有急情就要赶到哪里,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你还什么都得会看,不是个“全能”医生你也不敢跑出去。许金良的桌子上满是一摞摞的剪贴本,有的已经…  相似文献   

8.
开心乐园     
小数点一位金融家向一位小姐求婚。小姐说:“我满脸雀斑,你真的不在意?”金融家说:“我喜欢与小数点打交道。”“你得了一种罕见的传染病,”医生对病人说,“我们准备把你隔离,你只能吃薄煎饼。”“薄煎饼能治我的病吗?”“不能,因为门缝只能塞进薄煎饼。”经理追求女秘书。“亲爱的,你不是答应嫁给我吗。”“我在哪里说过这话?”“飞机上。”“哦,那是空话。”问:“你知道近来男人们为什么都爱留长发了吗?”答:“知道。假如他的妻子在他的许愿隔离障眼法衣服上发现长发,他会说,这是我的头发。”一位太太进了议会大厦,上楼梯时不小心跌倒了。…  相似文献   

9.
“纯属巧合”李家上溯三代,并无一医生,不属“出生世家”列。谈起从医,他轻松地着,套用电视剧里时常见片头语:“纯属巧合!”读高中时,校旁有一所哑学校,在“文革”那个殊年代,学校常组织下乡门办学,他们时常陪伴盲同学一起去,耳濡目染中,学会了一些按摩。说到这,李力做了个漂亮的推拿法姿势:“这大概就是我医的启蒙吧!”当时学校风开中医课,为的是毕业后好地为贫下中农服务。李是班长,自然用功,由此识了许多中草药,对中医生了浓厚兴趣。插队时借此免去了田间的劳作,背着小药箱穿行于田间村寨,当起了“赤脚医生”。恢复高考的那年,在所有志愿…  相似文献   

10.
昨晚看新闻,一位年仅22岁的四川大学生单亮因为长期劳累而导致死亡,原因是家庭贫困,他不得不在读书期间在外兼了4份工作。看着他父母哭红的双眼,多少让人在不忍的同时,为这位即将步入社会的优秀学子感到深深的惋惜。据医生的介绍单亮患的是“产单核细胞李斯特氏菌”,这是一种因病菌侵袭身体多种器官引起的疾病,只有免疫力极低的人才可能患上这种病。医生分析,单亮是因为长期劳累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患上此病的,而医学上将过度劳累引起的死亡称为“过劳死”。“过劳死”——笔者最初知道这个词,是从一个关于日本的报道上看到的。日本人的拼命…  相似文献   

11.
曹琪  喻文龙 《今日上海》2008,(10):38-39
长时间以来,医患关系处于“剪不断理还乱”的状态,然而就在双方仍互有隔阂的今天,有一位医生却深得患者的信任。这是位社区医生,他常年保管着10多位社区居民的家门钥匙,并知晓50多户设有“家庭病床”的居民家的电子门密码。支撑这份“信任”的是他的医德和人格:默默坚守12年,风雨无阻送医送药,超乎常人的热心、细心和耐心……这位社区医生就是上海市闸北区首批“社区好中医”、彭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严正医生。  相似文献   

12.
小幽默     
肚子痛上眼药 一个人向医生诉说他肚子痛。医生问他吃了什么东西,这个人回答“吃了点野果子”。医生马上拿来眼药水给病人点眼。“我肚子痛你怎么给我上眼药?”医生回答:“为了让你下  相似文献   

13.
一、案发“讨口子弯弯” 2月21日凌晨4时许,转过一个大大的弯之后,开了个通霄夜车的小刘终于望见渠县县城的灯光了。他停下车,长长地呼了口气,又伸了个懒腰,他感到轻松多了。 “到了?”这是个女子懒洋洋的、有些惊讶的声音。原来,在这辆东风牌汽车上还载有一男二女,另外两个人也从睡梦中惊醒了。 , “这是啥子地方哟?”还是那女子的声音。“晓得是他  相似文献   

14.
在首都抗击“非典”的遭遇战中,有一位鲜为人知的瑶医大夫,以其神奇的医术治愈了一个又一个“非典”病人。他叫覃迅云,是一位民建会员,瑶族,现任北京德坤瑶医医院院长。他曾先后进入北京门头沟医院、北京冶金医院,为“非典”病人治疗。疫情当前,此时的医生就是战士年初,覃迅云获悉广东正在流行一种传染力极强的怪病:高热不退、浑身酸痛、干咳少痰、胸闷气促。隐约之间,他觉得像过去所说的痧瘴。医生的职责促使覃迅云翻阅了先人留下的医案,并依此为广西4位“非典”疑似的老乡邮寄了瑶药,他们服用后病情得到控制。尔后覃迅云煎制了大批预防药…  相似文献   

15.
樊雨良当医生时,是个患者信任的医生,他不仅拒收“红包”,还多次给病人送“红包”。一次,医院收治了一位外地的18岁特困病人。她母亲早逝,姐姐毕业待岗,全家只靠父亲微薄的工资维持生活。上高二时她开始长期发烧,被迫休学。父亲带她跑遍了当地的医院,仍高烧不退。迫不得已,全家来到上海。为了治病,她家中早已负债累累,樊雨良得知了这个情况,发动医护人员捐款。当1000元的救命钱交到病家手中时,他们感激得不能自己。近年来,樊雨良为特困病人先后捐款7000余元,这在医药费居高,医患关系紧张的社会风气中,无疑是一股温馨的清风。樊雨良作为医院…  相似文献   

16.
“老师 ,我的理想是当解放军”。  “老师 ,我的理想是当医生”。  “老师 ,我的理想是像您一样 ,当老师”。  “老师 ,您的理想是什么 ?”当彬彬闪烁着大眼睛问我时 ,我陷入了深深地沉思……。  三年了 ,三年里 ,孩子们的变化有多大呀 :这就是想当解放军的洋洋吗 ?三年前 ,洋洋的爸爸连哄带骗、手拿鞭子赶他来幼儿园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眼前。今年六月 ,他作为运动员参加了桂林市和全区幼儿体操比赛 ,分别获得三等奖和二等奖。这是想当医生的红红吗 ?三年前 ,在考察了桂林市几所幼儿园后 ,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的护送下 ,捧…  相似文献   

17.
生命的奇迹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个电话从北边打到南边。“凯西,我父亲病了。”她说的是英语。她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挂这个电话。她是一位中国女子。“你是陆梅?”凯西是位美国女子。凯西的丈夫与陆梅的父亲在旧金山时是同事。放下电话,凯西马上把消息告诉了另一位美国医生。几小时后,那位医生驱车赶来。他送来了一批特殊的  相似文献   

18.
采访他有20多天了,素材虽然已不少,但临动笔,我还是接通了他的电话,因为20天前,“非典”疫情毕竟还没有这么严重;而直觉告诉我,作为一名军人医生,面对突然袭来的“非典”,他肯定不会沉默———电话里传来了他的声音———这次去北京小汤山,我们医院去了70多人。我们也都报了名。因为我们是心外科,第一批没轮上。我们都做好了准备,只要有命令,随时会上第一线……这就是我要写的王红兵,一个普通的台胞,一个普通的军人,一个普通的医生。生死线上操柳叶刀的人别以为我的几个“普通”,王红兵就真的普通了。王红兵是个人物,也是个人才。就说心脏手…  相似文献   

19.
曾听说过古代一则轶事:“病人上门,医生道歉”。为什么有病人上门求医,这位医生还要鞠躬道歉呢?原来这位中医认为,中医的根本思想是“不使人生病”,认为人原本是能够健康生存的。据此,他才产生“病人上门,医生道歉”的想法。因为自己指导不够,才使人们得病,这是医生的责任,当然要道歉。且不说这位中医的境界如何,如果医生发现病人有什么病症,不仅要“治病”,还要开出“今后怎样做才能少生病或者不生病”的方子。可见,医生如果教给人们如何健康地生活,将会使多少人“不生病”、“少生病”或者“带病长寿”。  相似文献   

20.
“心电图有些异常,需要再来复查”,医生对61岁的残疾老人刘国有说。刘国有是家住北京门头沟区山村的一位轻度智障残疾人,他在这次免费体检中还查出了鼻腔和听力的问题,他对记者说:“这是我这辈子第一次来到医院做身体检查,感谢残联,感谢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