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群众》2013,(9):57-58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那么一生之计呢?面对“未富先老”和情势严峻的老龄化问题,我们拿什么养老?同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未富先老的现实下,养老不仅是个人、家庭之重,也是社会之重。如何让“比太阳还要有光辉”的公平正义,普照每一个现在处于、或必将走入老年的人?全国各地立足实际,不断创造新的养老模式,为解决“未富先老”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2.
王行宾 《协商论坛》2014,(12):13-17
我省是人口大省,也是老龄人口大省.目前60岁以上老人已超过130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8%;预计2015年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1595万人,占总人口的15.7%.整体上看,我省人口老龄化已进入快速发展期,老年人口基数大、比重高、增长速度快,高龄化趋势明显,再加上生活困难和低收入的老人比较多,失能、半失能老人比较多,我省面临“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双重压力.而养老服务业关系国计民生、涉及千家万户,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已成为必须超前科学谋划的重大政策和制度变革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冬梅 《前沿》2011,(11):142-145
快速发展的老龄化带来一系列日益严峻的养老新问题:生育少子化,人口高龄化,居住分散化,家庭空巢化,“未富先老”养老负担沉重,传统“养儿防老”的家庭养老方式日益不能适应和满足养老新需要。积极发展社会化养老和社会化助老事业,逐步向现代社会化养老方式过渡,是大势所趋。台州是浙江省最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城市之一,随着老龄化问题日益加深,一系列养老新问题需要积极应对和解决。就未富先老形势下的台州人口老龄化特征与面临的养老形式人手,着重探讨了政府在发展社会化养老中政策更新的必要性,提出了发展社会化养老中政府多项政策更新举措。  相似文献   

4.
罗伟 《重庆行政》2023,(4):45-48
<正>未富先老对我国养老服务发展构成持续性挑战,养老服务体系需要精准和高效地建设。重庆市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在设施建设和社会化运营模式探索上成效突出,但仍面临服务有效需求不足、供给结构失衡、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等问题,需要多渠道增强老年人经济保障、营造“颐养”社会氛围、实施供给侧创新行动等有针对性的举措来破解上述问题。一、问题提出我国未富先老、未备先老,在全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背景下,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是一项艰巨而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王少阶 《世纪行》2009,(3):12-13
2005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43亿.占总人口的11%。此后人口老龄化进入加速发展时期,预计2020年将达到2.4亿,占届时总人口的16%。预期到2030-2050年,这一比重将更高。可见,我国已进入“未富先老”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要求,对于发展老龄事业,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近期热播的电视剧《老有所依》,再次将养老话题推向公众视野。"未富先老"的中国,如何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如何让老人安享衣食无忧、体面幸福的晚年?当前,我国正在快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难题越来越凸显。"未富先老"带来的"养老之困",持续吸引着各方关注和忧思。随着人口流动加快、双独子女担负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未富先老”的现实面前,养老保障问题已迫在眉睫。各级政府也一直在采取各项措施,保障老年人老有所养。为了早日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由制度全覆盖到人群全覆盖,2012年10月,三门峡市人大常委会对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8.
上海作为中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之一,人口老龄化呈现出程度高、速度快、高龄化突出等特点。近年来,随着独居老人、空巢家庭等急需照顾人群的逐年扩大,养老机构规模远跟不上需求、养老产业处于“沉睡”阶段、“未富先老”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上海人口战略转变过程中需要重点对待的大问题。为此,解决“老有所养”也成为编制“十二五”规划的重点所在。市政协常委、  相似文献   

9.
蔡昉 《时事报告》2012,(6):23-23
我国面临的新挑战中,有一个是“未富先老”。  相似文献   

10.
《世纪行》2007,(11):9-9
根据国际标准(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我们已全面进入老龄社会。与先行的老龄化国家比较,我们进入老龄社会的特征:一是时间短,不到三十年的时间走完了欧美等发达国家近百年的历程;二是速度快,平均每年以3%的幅度推进。三是数量大,全国现有60岁以上人口1.43亿。我省有668.2万人,全省农村老年人口达到400多万,占全省老年人口的70%左右。四是农村空巢老人家庭增多。五是未富先老。目前全省农村贫困老年人有53万多人,占全省老年人口的8.97%。为了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我们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有研究指出,支持中国经济崛起的“人口红利”时代行将结束,到2015年左右中国适龄工作人口将触项回落,中国可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未富先老”的大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养老困局。且不说未来的养老困局,就是现在中国的社保体系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养老体制安排需要与"未富先老"的国情相一致。在较低收入水平下解决中国养老问题,既要考虑人口老龄化对现行养老保障体系的挑战,又要考虑量力而行,防止对长期增长带来冲击  相似文献   

13.
黄河 《政协天地》2013,(10):30-30
福建省人口老龄化始于1996年,且呈加速发展态势。至2012年底,全省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61.5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2.31%。老年人群体呈现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空巢化等特点。这种在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城乡发展不平衡、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形势下的"未富先老",客观上影响到全省经济、社会建设大局。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人口形势“未富先老” 据《科学时报》报道,历时一年多的《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若干问题和建议》院士咨询报告完成。专家们在该报告中用“未富先老”一词来形象描述我国人口形势。指出:截至2001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9062万人,占总人口的7.1%,人口年龄结构进入老年型。从1982年开始,不到20年时间我国就完成了发达国家用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完成的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变。报告同时特别指出,我国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增长率快于老年人口增长率。老年以及高龄老年人增加所带来的养老、医疗和照料的负担,将…  相似文献   

15.
宋清龙 《世纪行》2014,(1):34-34
<正>当前,我省农村老龄化问题突出,由于未富先老、未备先老、年老多病,农村养老整体状况堪忧,主要问题表现为:一是个人自我养老后劲不足、难以为继;二是空巢老人身心疲惫、处境艰难;三是五保供养标准有待提高;四是子女相互推诿不尽赡养义务现象时有发生。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家庭日趋小型化导致养老能力不断萎缩;二是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不健全;三是针对农村贫困老年人的社会救助力度不足;四是孝文化及其支持体系衰退造成尊老敬老传统淡化。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上海的老龄人口不断增长,相应的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虽然始终全力推进,但仍供需矛盾突出,“未备先老”现象日趋严重。上海市民政局有关领导曾坦言:“上海未来面对的为老服务压力将越来越大,由于本地为老服务资源有限,政府为此正在积极探索为老服务新的发展方向。”位于莘庄镇七莘路700号的闵行区社会福利院是上海最早创办、设施较健全的养老机构之一,该院集居住、休闲、教育、医疗、康复于一体,早已成为众多老人选择颐养天年的幸福家园。齐心协力打造家园  相似文献   

17.
记者问(以下简称"问"):张总您好!近年来,未富先老的情况日益凸显,养老问题越来越多地困扰着中国家庭。在您看来,为什么我国会面临巨大的养老压力呢?  相似文献   

18.
"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会从目前的2.5亿增至超3亿,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目前,我国已明确将医养结合作为养老服务的重点发展方向,各地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进一步发展推广仍然存在较大阻滞。面对我国"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客观实情,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低收入老人能否"有钱养老"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建立制度化、有保障、可持续的筹资机制已成为我国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11月7日,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在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上透露,我国将建立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对于低收入的高龄、独居、失能等养老困难老年人,经过评估,政府将采取补贴的形式,为他们入住养老机构或者接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支持当前,我国正面临未富先老的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20.
大力发展社区老年服务是广西破解“未富先老”养老难题的重要出路.经过近30年的发展,广西城市社区老年服务已初具规模,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距离满足老年人社区服务需求的目标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广西应抓住社区老年服务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措施,努力实现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