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并且还指出,社会主义经济同资本主义经济的区别不在于商品经济是否存在和价值规律是否发挥作用,而“在于能否在全社会的规模上自觉运用价值规律。”这些论述,科学地解决了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本文就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论断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发展。它对于搞好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存在的客观必然性社会主义经济既是计划经济,又是商品经济,是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统一,即有计划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的一些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和理论文章中,经常可以见到这样一个命题:社会主义经济既是计划经济又是商品经济,是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统一。这个命题是否确切,很值得研究。它直接关系到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特征的认识,关系到许多重大理论问题的讨论。我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商品经济,是计划性(调节方式)和商品性(经济形式)的辩证统一。离开计划性的商品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经济,而是资本主义经济;失去商品性的计划经济也不是社会主义经济,而是共产主义经济。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不是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资源包括劳动力和国有的生产资料,由于这些也可以由市场调节,因而它们也就自然成为商品。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的明显的区别。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主要是为了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当时虽然已经提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即已经预见到将来必然要发展到我们现在所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由于种种条件,特别是由于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资本主义是市场经济的姓“社”姓  相似文献   

5.
《求索》1987,(3)
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相同点 商品经济是几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所共有的经济活动方式,各种社会形态中的商品经济具有共同的一般的特征。我们过去否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往往是与对商品经济的一般特征认识片面有关,把商品经济的一般特征当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征;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把这个问题弄清楚。商品经济一般的或共同的特征,从目前讨论的情况看,可以概括为下列十点。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不是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新型的商品经济,是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对立统一体。既然社会主义经济也是商品经济的一种形式,那么,它在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呢?按照传统的观点,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被看成是商品生产发展的最高和最后的阶  相似文献   

7.
<正> 一、自然经济在我国占统治地位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商品和市场很早就出现了。然而,我国从出现商品交换和市场到商品经济得到缓慢的发展,却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为什么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封建主义的思想意识形态和习惯势力根深蒂固,“重农抑商”政策正是它的体现形式之一。由于长期执行这一政策,从而对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障碍,而对于封建主义所依存的自然经济,却起了保护作用。至于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之后,商品经济发展依然缓慢的原因,则在于没有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甚至把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最近谈话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传统思想的突破,是对那种把计划和市场对立起来的观点的否定。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上的新发展,为人们解放思  相似文献   

9.
一、我们党是怎样逐步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党政干部和理论界人士一直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产品经济、计划经济;社会主义条件下只能有限度在保留一点商品生产和商品市场,商品只限于在消费品  相似文献   

10.
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长期以来有一些不符合社会主义实际的传统观念束缚着人们的头脑。这些传统观念主要的就是把实行计划经济同发展商品经济、运用价值规律看作是互相排斥的、互相对立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从根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在世界历史上已经存在几百年,它是同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同步的。然而,把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是中国共产党的创举。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目前,我国正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这两种经…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科学的论断,把我们对于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仅就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问题,谈谈自已学习的初步体会.  相似文献   

13.
三、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名词解释 1.计划经济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国民经济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按比例协调发展的经济制度。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优越于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标志之一。我国现在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要根据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价值规律和按劳分配规律的要求,在调查研究的  相似文献   

14.
党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科学的论断,把我们对于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试就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 长期以来,由于没有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模式,我国道德建设成效不大,存在一些严重问题。一曰随意性。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把计划经济与产品经济等同起来,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搞产品经济的社会,因而在道德建设时,不是按照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去进行,而是依据产品经济的要求去进行,这就未能遵循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规律进行道德建设。二曰超前性。没有弄清楚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社会在道德建设方面的区别,企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广泛推行共产主义道德,超出了人民群众的  相似文献   

16.
一、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交叉关系过去长时期里我们有个观念: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是对立的、不相容的。其实,这两者并不构成矛盾的对立面。计划经济是指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是有计划进行的一种经济制度,它是相对于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市场经济而言的。商品经济则是指产品必须经过交换才得以实现的一种社会生产形式,它是相对于直接调拨、分配的产品经济而言的。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从不同角度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属性的表述。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的科学论断,突破了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形象;提出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战略,突破了社会主义单一公有制的形象;提出坚持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和"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突破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相容的形象。邓小平对于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形象的突破,是邓小平社会主义形象思想的重要体现,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的科学论断,突破了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形象;提出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战略,突破了社会主义单一公有制的形象;提出坚持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和"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突破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相容的形象.邓小平对于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形象的突破,是邓小平社会主义形象思想的重要体现,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 近些年来,从马列著作中寻章摘句的教条主义不大时兴了,而从西方经济学著作中寻章摘句的教条主义却变成了时髦的风尚。同现实呈强烈反差的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指令性计划体制理想化的文章比较少了,而同现实呈强烈反差的把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和市场经济理想化的文章却越来越多了。有很多人提出要“淡化所有制”,就是要求在分析我国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20.
一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努力创造一种适合中国情况的、把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有机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机制。”李鹏同志在几次会见外国朋友时也说:“中国实行计划经济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原则。”“中国不能完全搞计划经济,也不能完全搞市场经济。比较好的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我们要进一步从理论上弄清楚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条件、方式及其变动趋势,从实践上逐步建立和形成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机制,首先有必要进一步弄清楚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内涵、两者存在的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