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6年1月27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全面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提出"决不能让留守儿童成为家庭之痛、社会之殇"。改革开放后,进城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由于受多方面条件限制,他们不得不将未成年子女留在家乡,导致出现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强调要建立完善家庭、政府、学校、社会齐抓共管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当  相似文献   

2.
本文实证分析了当代中国具有典型意义的两组儿童(农村留守儿童vs.农民工随迁子女;农民工随迁子女vs.市民子女)的心理健康差异及其影响机制。基于人际关系理论,提出了父母参与和学校融入两个解释机制,并通过对2013—2014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获得了以下研究发现:(1)农村留守儿童、农民工随迁子女与市民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呈现由低到高的梯次分布形态;(2)三种父母参与形式(行为、情感和认知)都可以有效解释农村留守儿童与农民工随迁子女之间的心理健康差距;(3)学校融入程度低则是导致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低于市民子女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父母监护与构建同校人际关系网络对于提升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监管,政府、学校、家长、社会“一个也不能少”。湖南省湘乡市创新中学用真诚的爱感化和培养学生,为长时间缺少家庭温暖和双亲之爱的留守子女构建起稳固的“第二家庭”  相似文献   

4.
刘元辰 《乡音》2013,(3):14-14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外出务工,而他们留守在家中的子女俨然已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河北省是个典型的农业大省,留守儿童问题日渐突出,他们的成长已经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严峻的社会问题,亟待我们加以解决。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农村留守儿童占儿童总数的比例相对较高。据2011年10月河北省妇联统计,全省1498万儿童中,留守儿童为68.2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批农民工纷纷涌向城市,由此产生了农民工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农民工规模的扩大,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在不断恶化,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成为当今我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协同合作,共同构筑起面向“留守儿童”的一整套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本文通过对学校留守儿童及家长的访谈,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思考,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黄晓甜  李锋 《当代广西》2008,(13):44-44
在天等县都康中心小学,这些有着“留守儿童”特殊名字的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着。这个学校因此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流动人口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问卷和跟踪调查的基础上,采取分类、定量、个案研究等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结论为:父母打工对其留守子女的学习影响具有一币两面性,留守儿童并不都是"学习问题"学生.这对于克服对留守儿童的统计歧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带队,全国妇联、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团中央、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卫生部、国务院妇儿工委、中国关工委、解放军总后勤部等17个部委的领导,带着送给孩子们的礼物,来到大兴区留民营村,慰问流动人口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全国千所流动人口子女、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授牌仪式也在这里举行。全国妇联为留民营村家长学校首先授牌;内蒙古、福建、江西等10个省区市同时举行了授牌仪式。据悉,今年全国将建立一千所这样的示范学校,以带动一大批农村留守儿童、流动人口子女…  相似文献   

9.
我国有近1.5亿的农民在外务工,打工者数量还在以每年超过500万的速度增长。他们的子女处在义务教育年龄段的约为2000万,其中超过1000万留在家乡,成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成为当今我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多方面协调合作,共同构筑起面向“留守儿童”的一整套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农村城镇化步伐的逐渐加快,大批农民从赖以生存的土地源源不断地奔向城市,成为打工族的一员,他们的子女却因种种原因只能留在农村.特别是一些在大中城市打拼的农民工,其中大部分人长期与子女处于分离状态,由此产生了"留守儿童"问题.据市级有关部门统计,2012年重庆市有留守儿童107.41万人,其中两翼地区有农村留守儿童72.92万人,占全市留守儿童的67.89%.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是未来新农村建设的后继者,但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来自父母的关心与照顾,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亲情的缺失和安全上的隐患,给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解留守儿童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作者对两翼部分区县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情况进行走访,了解现状及成因并分析,拟提出解决两翼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问题的针对性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全国妇联     
《中国妇运》2012,(7):47-48,45
陈至立出席庆“六一”慰问外来务工子女演出。“儿童戏剧进校园,健康成长更快乐——庆‘六一’慰问外来务工子女演出”活动5月27日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出席活动,并启动了象征“关爱留守儿童,儿童戏剧走进乡村学校”百县千校工程拉开序幕的水晶球。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光山县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全县共有近20万人常年在外务工。父母双方共同在外务工,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抚养、照看的“留守儿童”有38000余人。为了使这些儿童能够得到正常的教育、关爱,该县广泛开展了“八个一”活动。一是建好一批寄宿制学校。全县共创办寄宿制学校59所,寄宿学生37449人,其中“留守学生”占62.7%,有效解决“了留守儿童”食宿难、管理难的问题。二是开通一部亲情电话。各学校向“留守学生”家长、临时监护人通报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电话号码,畅通学生、家长、临时监护人、教师四者之间的联系。协调县电信部门为学校安装I…  相似文献   

13.
流动好?留守好?——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立足于实证调查数据对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的社会化过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在智育社会化与生活社会化方面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不存在显著差异,在身心健康、知识面广度方面流动儿童优于留守儿童,在人际关系方面留守儿童优于流动儿童,总体社会化结果上流动儿童优于留守儿童。这意味着农民工子女选择流动更理想,更能够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是巩固学校防线。该县各中小学对留守儿童实行“1+1”结对帮扶,为每个留守儿童明确一名帮扶教师。同时,在县直单位女干部、职工中开展代理妈妈亲情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共结成重点帮扶对子500多对,为50多名特困留守儿童找到了代理妈妈。  相似文献   

15.
马山县是我区的劳务输出大县,每年外出务工的农民12万多人。因大部分外出务工农民将父母和子女留在农村,由此催生了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这一特殊社会群体。如何有效管理和服务外出农民工?如何关爱留守群众?马山县由党组织牵头引导,创新开展"先锋连万家,三情促和谐(情系外出农民工、情注留守儿童、情暖空巢老人)"活动,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邓州市劳务经济的发展,留守儿童数量呈上升趋势。目前,全市父母同时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总数为8.81万人,其中贫困留守儿童占16%左右。父母的缺位使留守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习、生活、心理、安全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教育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尤其令人担忧。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问题,针对目前正在发展、学生爆满的寄宿制学校,  相似文献   

17.
农村留守群体问题破解之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农村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应当也必须享受改革发展成果。"2016年3月16日,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2亿多农民外出打工,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却牺牲了与父母、子女之间的天伦之乐。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产生的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问题,导致家庭成员长期分离,缺乏亲情关爱和有效监护,有些留守人员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或极端行为。做好农村留守群体关爱保护工作,关系到儿童、妇女和老  相似文献   

18.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出现并长期存在的社会群体,是最需要全社会关注的特殊儿童群体之一。针对我国留守儿童数量大、分布广、困难多等明显特征,文章以广西为例,提出应以"儿童为本、政府主导、学校主体、家庭主线、社会参与"为基本路径,以构建关爱留守儿童的网格化网络、组织队伍、机制平台、行动计划和乡土资源基地为着力点,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留守儿童的关爱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中国妇运》2012,(3):13-14
江苏目前义务教育阶段有留守少年儿童60余万人。近年来,江苏围绕“让每一名留守儿童都能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自我保护、学会交往”.的目标,不断扩大寄宿制学校规模,加大扶困助学力度,强化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加强学校、家庭、政府、社会联动,实施关爱行动计划,做到“帮助一个孩子,  相似文献   

20.
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问题是当今时期恩施州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面对这一严峻课题,恩施州积极进行研究探索,构建了六条线的网络责任体系,形成了四种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学校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十条有效措施温暖留守学生心窝,较好解决了留守儿童问题,切实保障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