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婚育率下降是当前中国家庭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梳理中西社会现代化道路上的家庭变革和女性发展之间的张力,分析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新社会风险与固化的劳动性别分工、女性双重压力之间的联系。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性别平等话语的转型和婚姻法律的调整表现出一定的价值模糊性。青年女性基于高职业期待、高生活质量期待和高离婚风险下的理性权衡形成了去家庭化的婚育决策。建构女性友好的婚姻家庭制度和政策环境,需要从明确支持女性发展的理念、厘清政策法规中婚姻家庭的主体性定位、发展平衡工作—家庭关系的社会政策体系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林少菊 《求索》2005,(3):127-129
女性违法犯罪,是当前世界上十分关注的一个严重问题。在分析研究女性违法犯罪现象时,我们发现,女性违法犯罪与家庭有密切的关系,在犯罪动机、犯罪原因、犯罪侵害对象、犯罪方法手段、犯罪的时空等表现出种种与家庭伦理相关的特点。女性的违法犯罪这一现象,不仅影响了社会女性的整体形象,而且影响到社会的道德风尚,尤其影响到家庭的方方面面,影响到家庭的伦理道德规范,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女性家庭角色和谐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性家庭关系的和谐是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的基础。在社会转型时期,应着力构建角色期望吻合条件下的和谐女性家庭关系;以及社会高度分化条件下满足资源互补和情感需求的和谐女性家庭关系。  相似文献   

4.
子妇与舅姑间的关系自古以来就是家庭关系中最难处理的一种,子妇地位反映了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舅姑地位更多体现了礼教伦常。子妇与舅姑之间的关系能体现出女性的家庭地位。唐代前期到中后期,子妇与舅姑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出唐代女性家庭地位的变迁,变化的重要原因是士族门阀体制的衰落和官僚体制的兴起。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模拟家庭"日益成为儿童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一大亮点,其在帮助"福利院儿童"更好地社会化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到目前为止,我国对"福利院儿童"主要有福利院模式和"模拟家庭"模式两种教养模式。随着后者的出现,"福利院儿童"的教养实现了由机构教养向社会教养的转变。"模拟家庭"模式在运作方式、生活氛围、成员关系等几个方面优越于福利院模式,更加适合少年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另外,"模拟家庭"模式更加突出了社会工作者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旅行书写因其跨文学、文化、历史、地理以及人类学等的交叉属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目光。从性别的立场考察旅行文学家对异域经验的建构,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英国女性旅行文学不仅见证了女性作家及其笔下的人物由旅行幻想到建构现实之旅的发展,同样记录了女性由在逼仄的社会空间中生存,部分参与了帝国主义话语的建构,到逐渐划清与男性暴力的界限,在当代全球化的背景下摆脱地域与文化偏见,寻求不同种族、文化与宗教信仰之间沟通与理解的可喜进程。  相似文献   

7.
在“倒扁”的红衫军中,有六成以上是女性参与者,向来被认为是偏向于政治冷漠的她们冒着被指控为“破坏秩序、扰乱社会稳定、暴民”等污名,长时间地参与这场街头运动,在台湾前所未有。本文分析了她们参与的原因、动机及参与中的感觉,分析了非暴力对女性参与政治运动的影响,并探讨了大量女性参与对这场运动形成“团结感、人情味、家庭感”等特点之间的关系,以及女性在参与公共政治生活、公民社会的建构方面与非暴力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8.
女性违法犯罪原因有社会的、家庭的、生理的、心理的。这些因素互相作用,互相转化,最终形成导致犯罪人犯罪的直接的具体原因。在家庭伦理视野下,女性违法犯罪还有其独特的也是极为重要一些原因:家庭异常的伦理道德观念和失范的伦理道德关系。  相似文献   

9.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新型媒介对家庭的嵌入,深深影响着家庭结构与家庭关系。本文聚焦于皖北D新村的留守家庭,通过数码民族志和田野调查法,观察一个三代同堂的留守家庭成员,特别是外出务工青年成员如何进行抖音实践。研究发现,他们通过抖音建构了一个根植于传统家庭又超脱于传统家庭的“云端的家”。这个“家”在家庭成员情感维系、青年成员家庭权利崛起、儿童媒介沉迷、原始家庭解体和青年核心家庭建立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从这个角度讲,抖音不仅拓宽了“家”的概念外延,还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家”的全新方式。同时,抖音“云端的家”的建构逻辑,也成为理解和研究新型媒介的重要文化视角。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妇女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妇女不再整天围着锅台、孩子、丈夫转,她们在社会上有了新的活动空间,被誉为中国的半边天。然而,历史发展到今天,随着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角色是否真正发生了变化,尤其是作为“五四”运动组成部分的中国知识女性,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特别是经历了十年改革开放的磨练,他们的婚姻状况、家庭形式、家庭关系以及家庭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与非知识女性相比具有哪些特征,这些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相似文献   

11.
胡伟华 《前沿》2015,(3):128-131
对1990年以来我国女性人力资本对家庭规模小型化之间的影响作用的定量分析表明:女性人力资本的提升借助多种途径有效地缩减了家庭规模,反过来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又进一步提升了女性人力资本。基于二者的影响关系,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女性受教育的成本、降低儿童看护成本、消除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歧视,以提高女性人力资本为前提,适当放宽生育政策,未雨绸缪调节我国的人口结构。  相似文献   

12.
"剩女"是由男性建构的话语,它刻画了一个道德高度污名、物质利益至上、极度自我的大龄未婚女性群落.这种话语建构对未婚女性造成巨大的压力和精神困扰,使她们出现自我认知危机,表现为急嫁和抗拒两种心态."剩女"话语的实质是男性性别统治,是女性在经济、精神、行为方面日益独立和平等,男性感到压力,而有意建构的一种性别不平等.  相似文献   

13.
“嫁姑娘也要换脑筋”。这是鄂西北山区房县一批农民的新观念。他们改变传统置办嫁妆方式,兴办能够发挥出经济效益的嫁妆,使嫁出去的姑娘进入小康的“保险箱”。去冬以来,全县有14O0多户农民出嫁姑娘换脑筋,兴办各自特色的“效益嫁妆”。有的把粮食加工机械。缝纫机、锁边机作为嫁妆;有的把农机具作为嫁妆;有的把良种、药材种。苗圃作为嫁妆;有的把良种母猪、母羊、母牛当作嫁妆;有的做个大书柜,装满科技之类的书籍作为嫁妆……这些各具特色的“土嫁妆”成了小俩口致富奔小康的“聚宝盆”。白南乡高台庙村男青年文吉华与同村女青…  相似文献   

14.
工作与家庭关系是一种相互竞争时间、精力投入的竞争性关系、冲突关系。以工作--家庭冲突理论模型进行分析,工作——家庭冲突是由工作和家庭层面的角色压力引起的角色间冲突,在某些方面是不相容的。即工作——家庭冲突对于个人的角色期望是不同的,个人在完成这些角色要求的任务时,由于时间、精力和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工作——家庭之间关系的不协调和不匹配。冲突的前因变量表现为工作层面的变量、家庭层面的变量和人口统计学变量。冲突的后果变量体现为工作层面的后果、家庭层面的后果和个体健康层面的后果。工作——家庭冲突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所以需要从组织干预、个人应对、家庭支持等层面实行平衡策略,缓解女性的角色冲突,提高女性的工作绩效和家庭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作为省委驻浏阳县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工作队的成员,我们参加了浏阳县葛家乡,青草乡、枨冲乡、大瑶乡和金刚乡等五乡七村及两个乡镇企业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工作。在宣传发动、系统教育的实践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农村礼会主义思想教育与农村家庭关系密切,必须使教育入户到人,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 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与农村家庭关系密切,是由改革前后农村家庭的巨大变化所决定  相似文献   

16.
孙迎春 《传承》2009,(6):118-119
通过对河南省商丘市的抽样调查,分析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等家庭关系,探讨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中等城市家庭关系所表现的一般变化特征和发展趋势:家庭关系趋于简单化,婚姻自由充分实现,家庭关系趋向与平等,家庭重心由亲子关系向夫妻关系转移,代际冲突加剧。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5月21-23日,中国妇女研究会和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在京联合举办2014年年会暨"家庭和谐、社会进步与性别平等"研讨会。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原主席、中国妇女研究会名誉会长彭珮云出席会议,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原主席、中国妇女研究会会长陈至立在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宋秀岩主持开幕式。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会长甄砚作会议总结,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中国妇女研究会秘书长谭琳主持闭幕式。陈至立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充分发挥我国妇女伟大作用的讲话精神,正确理解新时期家庭和谐、社会进步与性别平等的关系。妇女的解放、妇女的经济独立和妇女的发展及性别平等是家庭和谐的基点,要大力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倡导男女两性共同承担社会和家庭责任,平等参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河南省商丘市的抽样调查,分析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等家庭关系,探讨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中等城市家庭关系所表现的一般变化特征和发展趋势:家庭关系趋于简单化,婚姻自由充分实现,家庭关系趋向与平等,家庭重心由亲子关系向夫妻关系转移,代际冲突加剧.  相似文献   

19.
女性劳动参与对其自身、家庭以及社会都有重要意义。新世纪以来,受到经济改革、人口和家庭结构转变的影响,家庭照料负担日益沉重,导致女性在家庭照料和劳动参与方面的矛盾凸显。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家庭照料与女性劳动参与关系的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家庭照料对女性劳动供给的影响,发现无论是照料老人还是子女都会对女性劳动参与带来负面影响,中老年女性对孙子女的隔代照料有助于家庭年轻女性更多的劳动参与,而隔代照料对老年人自身的退休决策影响是既有研究的空白。未来的相关研究,应强化社会性别视角,建议从生命历程的视角分析家庭照料对女性照料提供者福利的长期影响,并加强对建立市场化的照料服务体系的政策分析。  相似文献   

20.
保证种族绵续是家庭最为基础的功能,然而在社会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国城市青年不孕症家庭问题突出。本研究从家庭关系角度入手,探究城市青年不孕症家庭问题及其背后的文化机制。研究发现,青年不孕症家庭夫妻关系呈现三种类型:风雨同舟型、怨声载道型、顺其自然型;代际关系呈现三种类型:和睦相处型、长辈公开羞辱小辈型、小辈拿长辈撒气型。文章讨论了当代话语下家庭关系变与不变的层面,家庭关系中代际关系、生育观念、家庭观念以及女性地位发生改变,而传宗接代观念、家庭主轴以及社会网络关系重要性不曾改变。这变与不变的背后蕴含着政策层面、医疗技术水平、城市化水平、传统观念与当代观念的制衡以及个体化思想的出现等一些重要的社会与文化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