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区域组织如何促进成员国之间密切合作是区域研究的重点。本文以东盟旅游合作进程为研究对象,运用区域公共产品理论分析东盟在缺乏霸权国家主导和硬机制运行的背景下如何形成集体行动,有效供给区域公共产品。东盟旅游合作的动力在于全球旅游竞争环境变化催生了东盟各国对区域公共产品的需求,唯有依靠区域合作才能突破自身旅游发展瓶颈。本文对东盟区域旅游公共产品供给动力、合作机制建设和障碍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以东盟旅游部长会议为核心的协商一致对话合作机制、最大程度满足成员国旅游发展需要的包容性公共产品选择机制、以外部性特征为驱动的区域外国家渗透参与机制保证了区域旅游公共产品生产的稳定性,但区域内国家发展程度不一、资金缺乏和旅游市场激烈竞争也削弱了旅游公共产品合作供给的信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地区合作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以及相应的地区政治研究的兴起,地区公共产品理论已在地区主义发展的实践领域产生了越来越强的解释力。一般而言,水平较低、进展缓慢的地区合作进程,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该地区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而引起,东盟即是如此。作为一个由中小国家组成的地区组织和一个处于发展与建构中的一体化进程,在其几十年的发展中始终存在地区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困境,并明显地制约了其地区合作进程的发展。东盟要想实现《东盟宪章》提出的目标,在共同体建设中加强合作,推进地区认同和制度化建设,从而增加地区公共产品的供给,缓解供给不足的困境是东盟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任琳  彭博 《拉丁美洲研究》2022,(6):52-67+155-156
本文旨在构建一个全球发展公共产品的“供给—需求”研究框架,探讨全球发展赤字的表现与根源,以及全球发展倡议在缓解发展赤字方面的作用。全球发展赤字主要源于全球发展公共产品的供需失衡,表现为霸权国工具化治理实践,致使发展公共产品供给出现缺位;发展机制面临有效性危机,发展公共产品供给陷入效率困境;部分国家治理能力缺失,发展公共产品供给出现普惠赤字。全球发展倡议致力于实现全球发展公共产品的再平衡,有助于弥合全球发展赤字,包括引领大国协作重建治理合法性、推动机制合作提升治理有效性,以及强化国家能力提高治理普惠性。与此同时,全球发展倡议在助力区域发展治理方面同样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特别体现在推动相关地区在器物公共产品、制度公共产品和理念公共产品等三类公共产品实现再平衡。例如,共建中拉发展共同体既体现了全球发展倡议的全球意义,又结合了当地的发展实际而体现出区域意义。  相似文献   

4.
东盟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尤其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核心合作区,中国与东盟跨境电子商务合作对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分析中国—东盟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与合作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中国—东盟跨境电子商务合作的机遇以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中国—东盟跨境电子商务合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东盟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的重点地区,中国—东盟关系已经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例证。中国—东盟教育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来中国教育国际合作最成功的区域合作之一。在数字时代,教育数字化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路径选择。教育数字化合作也将成为推进中国—东盟教育合作交流的重要形式。推进教育数字化合作符合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追求,具有政治维度、经济维度和文化维度等广阔的合作前景。迈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和“一带一路”金色十年,可以通过突出优势,着力加强教育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丰富教育内容建设,加强教育数字化的相关系列标准制定和加强中国教育数字化案例库建设等引领中国—东盟教育数字化合作;可以多点发力,通过推进教师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案执行过程数字化和学生学习计划与学习方案执行过程数字化,加强教育数字化转型资金、技术、人才和数据等要素支持,助推中国—东盟教育数字化合作;可以优化教育数字化合作机制,健全中国—东盟教育数字化合作保障机制,防范化解中国—东盟教育数字化合作风险,不断促进...  相似文献   

6.
黄信 《东南亚纵横》2014,(12):36-39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国家战略意义决定了中国—东盟新闻报道的宣传价值取向,媒体应从宣传的角度来确立中国—东盟新闻报道的思路和方法,把宣传价值放在第一位,同时也要看到中国—东盟报道的新闻特点,要处理好宣传与新闻、宣传价值与新闻价值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意义、问题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正式签署《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于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贸易上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展较为顺利,但客观上也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和制约因素。本文旨在对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现实意义、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进而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刚刚起步,需要有一个为各成员国开展贸易、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提供交流的平台,以此增进各方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广西独特的区位优势使之成为双向沟通中国与东盟人流、物流等的中心枢纽,利用广西可以兼顾我国内地和东盟各国两大市场。2003年10月8日,温家宝总理在第七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倡议在广西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得到东盟各国的认同并达成共识,决定从2004年起每年在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2004年11月6日,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圆满落幕。一、平台效应带来多方共赢中国—东盟博…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盟传媒合作对促进中国—东盟民心相通和中国开展周边外交意义重大。当前,中国—东盟传媒合作存在理论准备不足、合作机制不畅、合作方式单一等问题。未来,中国—东盟传媒合作应注意更新合作理念、强化智库建设、实现精准合作、重视社交媒体和视觉符号的运用等,进一步提升中国—东盟传媒合作水平,更好地为中国—东盟合作服务。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东盟之间开展的安全合作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起步,目前已经形成多层级的安全合作机制,安全合作涵盖多个领域,但这并不表明中国与东盟的安全合作已经臻于完善。实际上,中国与东盟的安全合作存在着安全合作实践性欠缺、双方安全合作预防能力不足、当前安全合作缺乏核心机制、双方的互信也有待加强等问题。中国与东盟之间开展的安全合作在未来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加强:中国与东盟要重点加强互信建设;建立中国与东盟安全合作的核心机制;促进中国与东盟携手维护南海安全;促进中国与东盟共同维护海上通道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东盟海洋合作发展呈现三大走向,从次级层次的合作向以战略性合作为重点方向发展,合作领域和项目由分散走向集聚,合作方式在多边和双边层次上并行推进。20多年来,中国与东盟在海洋合作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在推动新一轮海洋合作之际还需关注困难和挑战,如政治上的信任赤字、有限的合作层次、一方积极主动另一方消极被动的单向行动等问题。推动海洋合作是中国与东盟增强互信、化解分歧的共同要求。中国和东盟国家应在合作共赢精神指引下,努力使海洋合作成为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新的支柱。  相似文献   

12.
一、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背景继2001年正式确定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CAFTA”)计划之后,2002年11月4日,出席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和东盟10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与东盟合作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广西与东盟的文化交流合作也快速拓展。本文在论述国际文化合作研究价值与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广西与东盟文化交流合作的成效、发展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鉴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仍将继续拓展和深化,区域一体化进程中文化、经济互动趋势将日趋明显,故广西应发挥自身的优势,进一步加强与东盟的文化交流合作,服务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东盟成立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在人类发展、社会福利和保护、社会公正和权力、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建立东盟身份认同等领域内开展合作,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合作机制以推动东盟社会文化发展。中国—东盟社会文化合作和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的建设经验有相通之处,坚持开放包容、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以政府交往和民间交流并重的方式进行合作。以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成立为新契机,中国应正确认识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的发展现状、中国在中国—东盟合作中的定位以及中华文化在东盟的影响力,以推动中国—东盟社会文化交流,实现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与东盟良好合作基于次区域合作的长期铺垫,尤其是湄公河次区域的合作。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机制为未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升级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本文从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历史视角反思成就与缺陷,希冀探索中国—东盟未来合作的可能路径,共同刻画已经开启的"钻石年代"。  相似文献   

16.
2019年9月17日,第12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在中国广西南宁举行,与会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汇聚智慧共识,共绘合作发展愿景"的会议主题,以及"新时代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东盟产业合作的影响""推进中国—东盟次区域合作"和"中国—东盟跨境旅游合作与人文交流"等4个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及研讨。本文对与会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一、东盟加快经济合作步伐 1996年4月27—28日在新加坡举行的东盟经济部长第3次非正式会议,就加速推进区内经济合作做出一系列新的决定: (一)将经合领域从贸易扩展到投资。7国部长签署《东盟工业合作计划协定》,以取代收效甚微的《东盟产品互补优惠计划协定》和《东盟工业联营计划协定》。根据新的协定,参与工业合作计划的公司在东盟内部的跨国贸易可立刻享受0—5%的优惠关税(即提前享受“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优惠待遇);各国政府对有关申请必须在60天内做出答复,而东盟秘书处收到参与国批文14天内必须给有关公司颁发资格证书。此协定不仅鼓励来自区外的投资,而且鼓励区内各国的相互投资。新加坡贸工部长明确表示,其主要目的就是与中国和印度争夺投资:1989—1994年,中、印在亚洲新兴市场中所占投资份额从23%升至59%,而东盟则从44%降至28%。  相似文献   

18.
樊守政 《现代国际关系》2023,(3):133-148+152
中国—东盟伙伴关系启动32年来,随着经贸合作的深入发展,双方在反恐合作呈现多层次推进与综合化发展趋势,但也暴露出合作缺乏实质性、执行力度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面对持续动荡而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局势,东南亚地区的恐怖主义威胁充满新的变数,对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优先方向“区域综合经济”和“一带一路”落地项目安全构成威胁。中国—东盟反恐合作要实现突破性进展,有必要从区域主义、集体行动理论在安全合作中的创新性应用入手,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探寻更有效的合作路径。  相似文献   

19.
20 0 1年 1 1月 ,中国与东盟共同签署了在 1 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协议。今年 5月 1 4— 1 6日 ,第三次中国—东盟经济高官会和第一次中国—东盟谈判委员会会议在北京召开 ,双方就自由贸易区谈判的原则、模式、内容、时间框架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并达到了预期目的。 6月 6— 7日 ,中国—东盟贸易、投资和发展合作国际研讨会在昆明召开 ,双方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并取得一定的共识。此外 ,中国—东盟经济部长会议和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晤将分别在今年 9月和 1 1月举行 ,预计双方将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问题上取得实质性…  相似文献   

20.
自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及中国—东盟博览会成功举办十届的近10年来,中国与东盟携手走过了包括文化交流合作在内双方合作的"黄金十年",回顾10年来双方文化合作交流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将有助于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未来"钻石十年"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