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立法在我国法律渊源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若不对之进行有效控制则必将造成行政立法权的滥用。建立“公正优先、兼顾效率”的行政立法程序模式 ,是实现对行政立法权有效控制的必然选择。要实现行政立法程序公正与效率的价值追求 ,就必须设计一系列制度以实现社会公众对行政立法过程的参与 ,而行政立法听证是最为有效的一种制度  相似文献   

2.
外国行政立法制度述评谢子传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实行三权分立制度,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有明确的分工,所以,一般地说,资本主义国家的行政机关都不享有立法权,立法权只能由议会统一行使。然而,随着行政活动领域的不断扩大,行政职权的不断膨胀,议会立法已根本无法...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掌握国家权力,行使国家立法权,其他国家机关如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根据它的意志进行具体的管理或执法活动。授权立法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将宪法规定由其行使的立法权部分交由国家行政机关行使,是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超越。在授权立法已经客观存在且具有正当性的时代背景下。与其讨论是否存在立法不作为的问题,不如规制授权立法,使其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框架内运行,以保证其实然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以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密,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的最好的政府"的观念已经过时,由于行政立法具有的具体性、灵活性、技术性、效率性等特点,政府部门拥有的行政立法权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各个角落.因此,要通过加强行政立法过程的民主参与,以起到保障公民权益,控制行政专横的作用.我国行政立法中民主参与制度过去只有<宪法>作了原则性的规定,2000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01年国务院发布<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规章制定程序条例>中确立了民主参与行政立法的制度,以法律形式对民主参与加以规范和保障.但我国行政立法的民主参与在理论和实践中仍存在诸多矛盾和困境.  相似文献   

5.
行政立法与授权立法关系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立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明确行政立法的权力来源及其与授权立法的关系是我们重新审视我国根本国家制度的必然结果,也是摆正行政立法权的位置、理清我国立法权的运行机制、完善行政立法监督体制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法律规定往往十分简单,留下大量的空间供专门的行政机关制定具体的规则,行政立法逐渐成为政策发布的主要形式。但是,由行政机关行使准立法权,又产生了民主正当性不足的问题,于是行政立法听证制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最重要的征求意见程序,听证制度既促使行政立法更加反映民意,又有利于平衡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但同时也增加了决策成本,降低了行政效率。一百年多年来,美国的行政立法听证制度一直处于不断修正和发展之中,试图在行政效率与民主正当性的两难中寻找一条适当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马蕾 《工会论坛》2007,13(2):133-135
本文结合当前反腐败的形势,探讨如何防止行政立法专制,保证立法的公开、公平,确保立法监督制度起到真正的监督效果,从而在体制上设置一条防止行政立法权滥用与冲突的防线。本文采取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分析对比现有文献资料及参考国外行政立法制度,引出民主参与制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行政监督也离不开民主参与。行政立法直接关乎多数人利益,强调行政立法过程民主参与的实质是以权利制约权力。公众参与有利于加强对行政立法权的监督,防止腐败。  相似文献   

8.
行政程序和司法审查程序是保证有关影响自由贸易的实体立法与WTO协议完全一致的有效方法。我国现有的行政程序制度还达不到WTO规则的要求,因此,行政程序和司法审查程序是国内立法修改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9.
在“依法治国 ,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命题里 ,依法执政是根本 ,依法立法是前提 ,依法行政是关键 ,公正司法是保障。建立和发展依法治国的真实前提 ,必须检索和反思中国立法 ,对行政领域的立法进行全面检讨。重申立法有限的基本理念 ,实现对立法权的监督和制约 ,破除立法“本位”思想 ,确立立法平衡思维 ,摒弃法律万能观念 ,克服立法膨胀现象 ,消除重实体轻程序的立法倾向 ,明确程序立法方向 ,树立正确的法律制度的秩序观 ,维护立法统一和法律稳定 ,对于通过立法促进制度文明和“依法治国 ,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对行政立法监督职能的思考为了保证民意代表机关作为主要立法者的地位,行政立法权必须受到立法机关的监督和制约。立法机关监督和制约行政立法的主要方式,就是在授权法中明确规定授权围,行使所受之权的目的、条件、方式、原则、程序,从而保障基本的政策性决定由直接向人民负责的机关规定,使行政立法在符合立法机关所规定的标准之下进行。我国也应考虑适用上述原则。一方面,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权做出规定,同时对行政机关的立法权进行严格限定,也就是使行政立法约束在立法机关的标准之下。可喜的是,…  相似文献   

11.
行政相对人参与行政立法,是“权利制约权力”模式的一种表现,它对制约行政立法权的滥用,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有积极的意义。目前,我国关于行政相对人参与行政立法的法律制度仍存在不足,应从落实法案公告制度、选择适当的参与立法方式、监督行政立法机关对行政相对人意见的处理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实行依法治国,而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依法行政的诸因素中,完善行政立法制度又是实现依法行政的法律基础。只有完善行政立法制度,才能从源头上、制度上保证依法行政的实行,维护和建设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实现依法治国的方略。为此,我们必须①规范行政立法程序②扩大人大立法权限③充分吸纳和表达民意④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关系着构建服务型政府、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能否实现,关系着法治国家的目标能否实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简政放权",通过梳理行政审批制度的现状,即行政审批权限设置不够明确、行政审批程序运行不够科学、行政审批缺乏有力监督,提出了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几项措施:完善立法、严格执行法律规定,规范行政审批程序、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等。  相似文献   

14.
民主立法要求扩大公众参与立法,公民参与地方行政立法可以有效的避免地方行政立法的部门利益化,才能有效的平衡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利益需求,也是立法程序民主的体现,所以有必要对公民参与地方行政立法制度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5.
行政立法权相对于国家立法权而言 ,属于执行性、从属性的立法权。行政立法只是行政机关所作出的一种特殊行政行为 ,并不具有严格意义上 (或者实质意义上 )的立法性质。因此 ,行政立法必须接受代议机关的严格授权和制约 ,行政机关唯有通过授权而立法 ,不存在职权立法  相似文献   

16.
完善立法机制,保障农民立法权是实现农民法治主体地位和发挥农民法治主体作用的前提和基础。完善立法机制,保障农民立法权可通过国家制定法充分合理吸纳农村民间法,以及完善立法机关的组成机制、立法权限机制和立法程序机制等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论行政规划的程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行政规划予以控制是实现行政法治的需要.行政规划的特点决定了实体控制在行政规划控制方面所起的作用必然十分有限.应从行政规划的基本过程出发,构建包括公开制度、参与制度、确定规划裁决制度、变更与废止制度等程序制度,从而通过完善的程序制度实现对行政规划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我国尚未制定出统一的《行政程序法》,然而现实行政审判却对行政程序相关问题多有涉及。以现实行政审判为视角,在掌握行政程序立法基础的前提下,反思行政程序立法缺失所产生的问题,进而提出中央与地方在行政程序立法中的各自立法领域和共同立法领域,以实现行政程序立法在中央与地方上的共同推进。  相似文献   

19.
应当赋予监察机关以一定的立法权限,这是监察法律体系建设的需要、监察工作顺利开展的需要以及被监察人合法权益保护的需要。要赋予监察机关以立法权,必须解决法律规定上的缺失问题、澄清对监察机关性质以及与纪委合署办公所带来的认识上的误区。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难以满足立法赋权的需要,必须通过修改立法法等相关法律,赋予监察机关以立法权。要明确行使立法权的监察机关层级,只有国家监察委员会才能行使监察立法权;要规定监察机关立法权行使的范围,即对监察职权、监察对象范围、监察程序、监察与司法衔接、监察机关内部管理等问题做出细化或规定;要明确监察立法权行使的方式,包括制定监察法规和做出监察解释;要厘清监察立法的监督问题,监察立法要接受国家权力机关的备案审查。  相似文献   

20.
地方立法民主化和科学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法必须体现民情和顺应民意,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和掌握立法规律,善于运用合理的立法技术。立法民主化要求立法主体具有广泛性,立法程序具有民主性,立法内容体现民主性。立法科学化要求立法必须有科学的立法观、科学的立法制度和科学的立法技术。我国地方立法民主化和科学化的主要障碍表现在:立法程序不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立法权虚置现象突出;公众参与立法的有效机制尚未完善;立法中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利益本位现象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政府存在自利性,对立法产生不当影响;立法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社会公众参与立法的热情不高;立法者素质不高。要实现地方立法民主化和科学化,应当积极推进立法专业化,完善立法程序,强化公众参与立法机制,建立法规的评价反馈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