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低龄化、团伙犯罪、暴力犯罪突出、智能犯罪增多等新特点。究其原因主要是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家庭教育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和网络的监管乏力所致。  相似文献   

2.
未成年人犯罪以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主要问题,根据我国刑罚的最终目标与其特殊性,应对未成年人犯罪实行与为成年人犯罪截然不同的刑罚。新刑法只对未成年人犯罪做了些特殊的规定可是具体操作还不够完善。重视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完善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不仅关系到维护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犯罪的命运,无论对于现在或将来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形势有了新变化,其违法犯罪初犯年龄有所降低,小年龄违法犯罪增多,未成年人涉足较为严重犯罪时有所闻,例如,盗窃所涉及的犯罪数额越来越大,抢劫、强奸等犯罪手段更加疯狂,贩毒案件和团伙作案增加较快等等,未成年人犯罪再次引起社会的震惊和不安。一段时期以来,社会各界在强烈呼吁要加大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力度的同时,有关修改刑法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起点年龄、对犯罪的未成年人适用更加严厉刑罚等的呼声也再次高涨。  相似文献   

4.
针对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逐年上升,且该群体犯罪呈现出年龄低龄化、手段成人化、作案团伙化、行为凶残化等新特点,我院将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对策作为2008年度的重点调研课题。课题组从我院近几年审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调查入手,对未成年犯罪对象及亲属进行回访和调查,召集有关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妇联、学校等部门进行座谈,从而收集了比较翔实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5.
美国"犯罪的一般理论"认为任何犯罪都是"低的自我控制"和适宜的机会相结合的产物。该理论为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原因提供了新的视角——将犯罪机会纳入犯罪成因系统内。具体而言,未成年人经历不良社会化过程,导致自我控制能力减弱,形成犯罪性;具有犯罪性的潜在未成年犯罪人在合适犯罪机会的推动下实施犯罪,成为现实未成年犯罪人。对此,应当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性的形成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机会两个层面来建构未成年人犯罪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笔者从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新形式及犯罪成因,对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新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论证,提出了构建社会预防与矫治立体网络,应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未成年人涉黑犯罪数量不大,但涉恶犯罪问题较为突出。“边缘少年”和“问题少年”是涉黑涉恶犯罪的高危人群,涉黑恶犯罪有向中小学校园渗透的趋势。城乡结合部、新兴城镇和治安秩序差的农村地区是未成年人涉黑恶犯罪易发的区域。黑社会亚文化、网络文化和同龄群交往对未成年人涉黑涉恶犯罪的影响较大。未成年人涉黑涉恶犯罪有“自立犯罪帮伙”、“主动加入犯罪帮伙”和“被动加入犯罪帮伙”三种模式。根据未成年人涉黑涉恶犯罪的特征和模式分析,应采取针对性的社会管理、教育方式、警务改革、完善法律制度等措施,以防控未成年人涉黑涉恶犯罪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南京市2001-2003年3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基本情况、犯罪类型与特点、犯罪成因的分析,结合国内外专家提出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对南京市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未成年人犯罪历来是犯罪学重点研究课题,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也打上了二元性烙印。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城乡未成年人犯罪既有共同特征,也有各自的特殊性。城乡未成年人犯罪的共同性主要表现为成长过程中都受到父母的溺爱并过分满足其物质要求;都喜欢上网并有相当比例的网瘾;在犯罪前都有较高的不良行为记录和离家出走经历;犯罪行为都有比较显著的暴力倾向;犯罪所获主要满足自己的消费;出狱后再犯的可能性都达到20%左右。但他们也有不同点,主要表现为文化程度、家庭教育方式、犯罪类型等方面。农村户籍未成年人的侵财型犯罪更为突出,而城市户籍未成年人的强奸犯罪明显高于农村户籍未成年人犯罪。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某内地省份未成年人犯罪状况的调查,经与成年人在犯罪数量、犯罪类型的比较,认为未成年人犯罪在犯罪数量方面与成年人犯罪没有明显差异。这表明我国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总体是健康的、平稳的。未成年犯罪人在主要犯罪类型的分布上总体同成年犯罪人呈一致的态势,在某些犯罪类型上,两者在量上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1.
2001年12月16日,宁波市团市委、华东政法学院在宁波召开了关于“低龄犯罪问题”理论研讨会。就当前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本文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国际立法及司法实践,提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一体化、独立化的若干司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未成年人犯罪的调查,发现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渐显现,它的危害很大并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本文对目前未成年人犯罪的产生的原因进行描述,并且分析了未成年人犯罪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分析出的结果找出了一些措施对未成年人犯罪进行矫正。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严峻,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和令人担忧的焦点问题。近几年来我市未成年人犯罪现象呈明显上升趋势,为此,市关工委把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列为今年的重点研究课题,专门成立调研小组,先后到市、区政法部门调查了解我市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情况。此外,还用了3个多月时间,到市(区)看守所找了105名(男97名、女8名)未成年犯罪人员作了面对面的调查和交流,并召开座谈会,具体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探讨相关防治对策,形成以下报告。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发现,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数量的增长势头已经得到有效遏制,未成年人犯罪占刑事犯罪的比率持续下降;除抢劫罪、强奸罪、故意伤害罪、盗窃罪等传统罪名外,未成年人犯罪中还出现了危险驾驶罪、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等一些新罪名;未成年犯的年龄以14岁至16岁的居多,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二,未成年犯居住地区在农村的占一半以上;在社会转型和价值多元化的新阶段,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态势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未成年人犯罪的主体结构、规模种类、危害后果、组织程度、外在环境、主观心理等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6.
本文系统介绍了国外青少年犯罪研究的情况及其对我国开展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的参考意义。全文分为:一、现代犯罪学的基本成果;二、国外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研究;三、国外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四、我们应向国外现代犯罪学学习什么。  相似文献   

17.
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综合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严峻形势的分析,论证了只有对未成年人犯罪实行综合治理方能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所提出的要求,进而探讨了如何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实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8.
据报载:“我国目前未成年人犯罪呈明显的上升和低龄化趋势,具有犯罪类型‘多样化’、犯罪手段‘凶残化.、犯罪经历‘惯犯化’、犯罪组织‘团伙化’等特点.未成年人的犯罪已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他们是否健康成长关系到我们民族的未来……”  相似文献   

19.
未成年人犯罪的最新动向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 1999年 4月至 12月所受理的 123件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分析,现阶段的未成年人犯罪出现了智能化、系列化和流动化的新特点。为了有效预防未成人犯罪.应当建立和完善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四条防线。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以来,宁夏地区的青少年犯罪问题一具比较严峻,在青少年中尤其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突出。本文作者通过深入调研、选取了近年宁夏回族自治区10个未成年人犯罪典型案,从未成年犯罪的六个主要原因进行剖析,同时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五点治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