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玉娟 《学理论》2013,(17):143-144
从农村离婚案件中妇女的权益保护角度着手,对现存法律对农村离婚妇女的权益保护相关规定做初步的讨论,分析农村离婚案件中妇女权益受侵犯的表现形式,从土地承包经营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劳动补偿权、过错损害赔偿请求权等多角度分析离婚中妇女权益受侵犯的主要表现形式,提出帮助农村妇女提高诉讼能力、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加强对女方的保护、给予妇女适当的补偿、完善离婚后的扶养制度等一系列对农村妇女权益的法律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
从社会性别的角度分析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承包现状,发现土地在分包的过程和结果中,还存在着许多男女不平等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相关法律和政策缺少性别视角,保护妇女土地权益的条款过于笼统,法律救济渠道不畅,并且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为此,建议完善保护妇女土地权益的法律和政策,加强对全员的性别平等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政策强调男女平等,而与政策法律相抵触的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事件却层出不穷。本文聚焦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回顾了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变迁,梳理了关于承包经营、流转经营、征用补偿、纠纷调解及妇女权益保障相关的法律政策,从政策文本、执行与监督三个层面分析妇女土地权益受侵的成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论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障机制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已成为必然趋势,农村土地合理流转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广大农民是土地流转的主体,他们应该是土地流转的直接受益者,土地流转的基本原则是保护农民权益。但是当前土地流转中损害农民合理权益的现象不容忽视。因此,构建农民权益保障机制,有效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乡村振兴重大战略的实施,构建先进乡村性别文化已经成为新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土地权益是农村妇女最核心的利益,由于传统财产继承以男性为主,妇女土地权益容易受到侵害。切实维护妇女土地权益,打破重男轻女的性别规训,使女性在婚姻、家庭和社会中和男性一样享有平等权利,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社会与妇女权益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家庭这个社会的细胞,而妇女从中发挥的作用如何,直接影响到家庭的稳定幸福,进而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所以文章着重探讨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妇女权益保障。文章首先从和谐社会与妇女权益的内涵出发,认为妇女权益就是妇女依照我国现有法律、法规的规定所享有的自己可以这样作为或不作为的权利,以及因行使该权利所带来的任何利益,目前我国无论从立法上还是具体实践上,妇女权益都得到了较大程度和较大范围的保护。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既得利益重组,女性与社会的冲突和矛盾不断涌现,侵害妇女权益的现象也经常发生,由此文章探讨了妇女权益保护对和谐社会构建的影响。最后文章还提出了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实现妇女权益的途径主要有:1.健全有关妇女权益保障立法;2.加强法律宣传,增强妇女的权利意识;3.提高妇女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大量流失已是不争的事实,社会矛盾因此日益加剧。土地权益是农民根本利益之所在,是直接关系我国农民以及农业、农村的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通过对农民土地权益与"三农"问题的关系的剖析,可见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重要战略意义。忽视农民权益的农地制度安排,是导致我国农民土地权益流失的最根本原因。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对农地制度的创新提出了要求,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路径是逐步从"集体所有、农户承包"迈向"国家所有、农民永包",制度创新的重点在于重新引入国家土地征购模式,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并最终形成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  相似文献   

8.
失地农民权益的政府保护机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必然造成大量农民失地。由于政府对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的缺失和弱化,导致失地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社会保障权和就业权等与土地相关的各种权益大量流失。无论是从土地对农民的重要作用还是从农民对中国工业化的巨大贡献看,保护失地农民权益都是政府的责任。因此,通过构建完善合理的"经济补偿、社会保障、就业服务、政府监管"四位一体的政府保护机制,防止失地农民权益的流失,自然就成了我们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9.
中国已基本完成对妇女就业权益保护,实现男女平等的法律体系的建构,但是在妇女就业权益保障的法律制度和机制方面仍有许多方面需要近一步改进和完善。本文对《上海市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的修改提出了初步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26)
目前我国的许多村规民约尚未体现违背有关法律法规的精神,但是在妇女权益保护方面,存在许多不足。从文化的角度分析村规民约中的妇女权益问题,发现原因是:父权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宗族观念深入人心;乡土民俗文化影响;法律法规意识不强。  相似文献   

11.
沙莉 《各界》2008,17(8)
伊斯兰教把结婚尊为圣行.由此<古兰经>制定了一整套完备的婚姻制度并充分肯定和保护妇女的各项权益.本文试图结合<古兰经>的相关条款来解读穆斯林妇女在婚姻制度中的各项权利,包括平等权、婚姻自择权、离婚再嫁权、财产继承权等,以及伊斯兰教法中独特的待婚期的规定,以期阐明伊斯兰教仁慈、宽厚的婚姻观和对妇女家庭地位及权益的切实保护.  相似文献   

12.
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 第一,完善农村土地法律和政策,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土地问题仍然是中国“三农”政策的核心问题。应当采取稳健的步骤来界定、确保、扩大农民的土地权利,使农民享有更大的处分土地的权利,减少现行土地产权关系中内含的不确定性,推动农地的市场化流转,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一是赋予农民长久性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利益仍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原动力。在一定的权利结构下各主体对各自不同利益的追求形成了权益格局,权益格局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演变,并反作用于经济发展。制度是协调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理应随着权益格局的演变作出相应的变迁,才能协调新的利益关系,促进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这一理论逻辑的分析,结合我国现行土地制度下农民土地权益严重流失的现状,说明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是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根本。  相似文献   

14.
推进集体土地流转,加强农民权益保护需要各级政府找准角色定位,发挥积极作用。然而,在实际的集体土地流转过程中,地方政府背离了服务型政府的角色定位要求,扮演了土地垄断供给者和流转利益强夺者角色,严重侵害了农民权益。本研究认为切实推进集体土地流转、加强农民权益保护,政府应及时向制度政策设计者、土地供给安排者、农村公共服务者、市场秩序监管者转变,并积极完善乡村基层治理结构以加强对农民自主性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论完善农村土地制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完善农村土地制度要进一步明晰土地产权关系 ;规范土地利用与管理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改革土地征用制度 ,切实保障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16.
周宜斌 《学理论》2009,(10):102-102,134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农村改革的各项改革措施,必须尊重农民真实意愿,坚持农村合作组织自治,发挥农民首创精神。要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长久保护农民的土地使用与收益权,为农民提供安全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全力满足农民对生活的基本需求,切实加强农民工各项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17.
重构我国土地立法的价值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政策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科学完善的土地立法对于依法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成败至关重要,国家土地利用战略和经济发展战略比市场调节更具有不可比拟的作用。我国的土地立法迫切需要重新建构其价值体系,真正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体现平等保护财产权益的法治精神,这是我国土地立法价值选择真正的理性基础。  相似文献   

18.
1949年以前,中国经济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状态,中国妇女的就业率一直很低。新中国成立以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遵循妇女参加社会经济活动是妇女解放的先决条件的理论,在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进程中,一直倡导妇女走出家门,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制订了一系列保护妇女劳动就业权益的法律法规,使中国妇女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水平,城镇妇女的就业水平长期保持在98%左右。  相似文献   

19.
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即将审议的《妇女权益保障法(草案)》,是我国有关人权保障的系列立法之一。 酝酿准备历经十年 1983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根据当时妇女权益有时受到侵害的情况,专门发布文件,要求全社会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这以后,各级妇联组织成立了法律顾问处(小组),为广大妇女提供必要的法律帮助;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了保护妇女儿童的地方法规。 到1985年,全国妇联首先倡议制定一部全国性的妇女法,并组织了一部分法学界的专家学者,拟订了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和农民土地产权不明确的背景下发生的,与此相联系的许多制度导致农民权益受到极大损害,成为影响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有必要建立保护农民权益的科学合理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