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监护到遣送1969年10月20日,深秋的北京寒气逼人,但对张闻天和刘英夫妇来说,却是个令人高兴而又温暖的好日子,因为他们结束了近在咫尺却无法相见的监护生活,在隔离一年半后,终于能见面了,能生活在一起了,能互相照应了。然而站在刘英面前的张闻天是什么样的呢?头发、胡子又长又乱,脸色苍白,全身浮肿,完全不像人样了。这就是自己患难与共数十年、日夜思念的丈夫张闻天吗?刘英简直不敢相信。是谁使生死相依的夫妻咫尺天涯?1959年庐山会议后,张闻天离开了党中央的领导工作岗位,到中科院经济研究所做了“特约研究员”。然而“文化大革命”的邪气…  相似文献   

2.
《张闻天年谱》、《张闻天传》等史著记载1945年张闻天由延安赴东北的相关情况时多从刘英晚年的回忆,但刘英的回忆存在着多处差错。事实上,1945年张闻天赴东北飞离延安是在10月20日;刘英所忆与张闻天同机离延人员遗漏了李六如、杨秀峰、张令彬而误多出朱瑞;张闻天等搭乘的美机降落于山西黎城而非刘英所说的河北邯郸;张闻天一行途中驻留的刘、邓司令部是时驻邯郸市郊的晋冀鲁豫军区前方指挥部而非时设河北涉县的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  相似文献   

3.
刘英,张闻天同志的夫人。她和张闻天结婚,毛泽东是他们的媒人。刘英与毛泽东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即使在1958年庐山会议上张闻天被打成“彭、黄、张、周反党集团”后,毛泽东与刘英的友谊仍依旧。毛泽东的一句话,让刘英避免了被错划成“右派”的命运。  相似文献   

4.
许多人都知道,我党著名的女革命家刘英是曾担任过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张闻天同志的夫人.张闻天和刘英二人是在革命时期、战争年代结合在一起的,但是当初他们的感情之路并不一帆风顺,幸好有一个人在关键时候帮助了他们,使得他们的爱情得成正果.许多人可能想不到,这个关键人物就是毛泽东.  相似文献   

5.
正一1985年8月30日是张闻天85周年诞辰。前一年,就预定届时出版《张闻天选集》,同时出版一本张闻天生前战友、学生、部下和亲属写的回忆文集《回忆张闻天》。为此,1984年8月间,张闻天夫人刘英同志在北戴河海滨就向尚昆同志约稿。可是,到1985年文集要出版时,尚昆同志的回忆文章还没有着落。当时杨主席正忙于处理中国人民解放军裁军一百万的大事,他的夫人李伯钊又在病危之中。  相似文献   

6.
张闻天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9月12至14日,来自全国各地从事张闻天研究的专家、学者,聚集在张闻天最后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无锡,举行张闻天生平和思想研讨会,纪念张闻天百年诞辰。这次会议是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江苏省委、中共上海市委和中共党史学会联合召开的。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陈威主持了开幕式,张闻天的夫人刘英出席了开幕式。 这次研讨会入选论文近60篇,涵盖了张闻天研究的各个方面,现将这次研讨会提出的一些新材料、新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研究张闻天史料的新发掘 一是1999年俄罗斯现代史文献保管与研究中心解密的一…  相似文献   

7.
邵建忠 《世纪桥》2013,(2):33-36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历尽艰辛,经过长途跋涉,到达陕北,终于有了一个落脚点,从此结束了一年多没有根据地依托,整天都在行军打仗中度日的局面。上至党的领导人,下到每个红军战士,人人都有一种如释重负到家的感觉。张闻天、刘英也和大家一样,也准备经营起一个自己的小家。说起张闻天与刘英的相识,那还是在苏联。1929年,当时在苏联红色教授学院学习的张闻天,身兼中国莫斯科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莫斯科中山大学前身)马列主义理论课的教员,经常去为该  相似文献   

8.
采用了张闻天在遵义会议上“当选为党中央总书记”一说。这个重要史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没有人说清楚。1997年3月22日,遵义会议的出席者、当时任红三军团政委的杨尚昆同刘英(张闻天夫人)谈话,  相似文献   

9.
张闻天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一段时间曾主持中央工作,在我党遵义会议、瓦窑堡会议、洛川会议上和西安事变中,起了重要作用。自1959年庐山会议后,张闻天被免官革职,“文化大革命”中惨遭迫害,于1976年7月1日病故于江苏无锡。夫人刘英在张闻天身处逆境直至病故的17年中,相濡以沫,伴随张闻天走完了人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一段路程。  相似文献   

10.
在经历林彪、“四人帮”的残酷迫害之后,1976年7月1日,一代伟人张闻天在江苏无锡与世长辞。时年71岁的刘英。和张闻天共同走过近半个世纪风雨人生路的妻子,在丈夫灵前安放的花圈上,只能写着“献给老张同志”,对张闻天的爱鼓励着刘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在经济竞争,还是军事战争中,利用报纸获取对方情报的实例屡见不鲜,红军长征中,毛泽东就曾经通过几张大公报,得知了一些重要情报,从而确定了红军挺进陕北的目标。 前不久,91岁高龄的老红军干部、张闻天夫人刘英同志,披露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长征时,刘英同志是中央队的秘书长。她说:“毛主席、张闻天等人有一  相似文献   

12.
著名历史歌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创作于1972年,是跟重大历史事件有关的、旋律优美的歌曲。谁营救了被错误路线关押的原陕北根据地领导人刘志丹、习仲勋?刘志丹的女儿刘力贞的说法和张闻天夫人刘英的说法,有很大的不同。刘志丹女儿引用了《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歌词——毛主席来了晴了天,说是毛主席为刘志丹平反。而张闻天夫人刘英却说是"闻天领导了纠错"。这篇文章试图考证这一问题。由于这是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曲,这一考证并不影响这首歌的传播。相反,人们有了更合理的认识后,这一优美的旋律会传播得更好。  相似文献   

13.
访问张闻天夫人刘英大姐,夙愿已久。这年初夏,我终于从湖南来到北京万寿路甲匕号刘英大姐寓所。进入客厅,只见左墙上悬挂着陈云“回忆张闻天赠刘英”的条幅,写的是鲁迅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挂于墙正面的是1998年5月耿飘作的一幅翠竹墨画,并亲笔题诗云:青山峻岭立根深,劲节虚心清廉质。久经风雨不畏寒,千磨万劫仍坚劲。两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题赠,恰是刘英大姐经历非凡、高风亮节的真实写照。刘英大姐从内室走来,步履稳健,身板挺直,神采奕奕,虽已九十有几高龄,看上去却比实际年龄要小很多。她亲热地握着我的…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在南京市鼓楼区某套50多平米的出租房里,中共早期主要领导人张闻天和女红军刘英之子张虹生接受了采访,谈及以清廉著称的革命家庭对自己的影响。记者:您母亲刘英长征时是红一方面军的女战士,70年代末曾任中纪委委员,她在工作生活中是如何履职的?张虹生:讲一个例子。父亲平反后,根据有关政策,中组部准备调我到北京工作,可以照顾年老的母亲。但母亲直接将调函退了,并说干部子弟为什么都要回北京,她现在的工作生活,党组织已经安排的很好,不需要  相似文献   

15.
为纪念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张闻天同志诞辰一百周年 ,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上海市委、中共江苏省委和中国中共党史学会联合召开的张闻天同志生平和思想研讨会 ,于2000年9月12日至14日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陈威、石仲泉 ,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顾浩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罗世谦 ,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共党史学会会长龚育之 ,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 ,张闻天的夫人刘英及来自全国各地的15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者围绕张闻天的生平、思想以及人格风范…  相似文献   

16.
正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时期,许许多多的湖湘儿女投身革命洪流,其中也有为数不多的女同志。她们大都在领导机关工作,因此和中央领导人,特别是毛泽东同志的交往比较多。毛泽东的伟人风范和人格魅力,还有渊博的学识和人际交往的艺术,都给她们留下了终生难以磨灭的印象。张闻天的夫人刘英、陶铸的夫人曾志和王稼祥的夫人朱仲丽就是其中三位。毛泽东对刘英风趣地说,"又多了一个湖南老乡,湖南妹子。"刘英原名郑杰,1905年10月出生于湖南长沙。1924年进入长沙女子师范学校,1925年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春,中央派她赴苏联莫斯科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和国际无线  相似文献   

17.
建国初期,张闻天同志曾担任我国驻苏大使4年。在苏期间,他主张外交人员代表国家,参加涉外活动既不能过于寒酸,但也决不能摆“穷阔气”。他本人生活俭朴,公私分明。当时使馆不同于国内,实行的是工资制,他建议降低使馆工作人员的工资,倡议大家交纳房租。张闻天同志到外地出差,除火车、飞机和轮船票外.其他按规定可以报销的费用他往往不要公家负担。1954年8月,刘英同志和张闻天一起吉列宁格勒看望留学生和筹办领事馆,因为张闻天觉得他们只是附带完成这些任务,主要目的是参观,因此,此超包括乘火车、住旅馆在内的一切费用全部自理…  相似文献   

18.
夏杏珍 《党史文汇》2006,(10):32-35
刘英,作为踏上长征的8万多红一方面军中仅有的30名女战士之一,亲身经历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她与男子汉们一起,跋山涉水,克服世上罕见的艰难险阻,经历无数悲壮、惊险的场面,胜利到达陕北,开创新的革命征程.这一壮举令无数人惊叹、感佩!美国著名女作家尼姆·韦尔斯在她的《续西行漫记》中写道:洛甫(张闻天)的太太(刘英)身材姣小,活泼伶俐,像只小鸟,"我简直想不透,她为什么在长征中没有给大风刮走!"50年后,另一位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与刘英长谈以后,情不自禁地对刘英说:"现在我明白了,草原上的风为什么没有把你吹走,你是不可能被吹走的."  相似文献   

19.
刘英,原名郑杰,1905年生于湖南,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加红军长征,途中任中央队秘书长,到达陕北后与张闻天结婚,解放后任外交部部长助理,离休后主要从事儿童和党史研究等工作。2002年8月26日,“红色大姐”刘英走完了她光辉的一生,享年97岁。  相似文献   

20.
回忆和怀念     
刘英同志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大姐。近十年来,她应约在《人民日报》、《望》周刊等报刊上,相继发表了不少文章,回忆自己的革命经历,回忆她和张闻天同志几十年风雨同舟、命运与共的历程,得到各方面的好评。现在中共党史出版社结集出版,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大姐回忆文章提及的许多事情是我和他们共同经历的,自然地引起我对往事的回忆和对闻天同志的怀念。我认识刘英同志,是在她结束留苏生活回到中央苏区以后。同张闻天同志认识,则早在1927年底我到莫斯科学习时。他曾在重庆从事新文化运动,得到我四哥杨公的支持和帮助,还在我家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