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抚养的第一步是情感抚养。可是,令许多家长困惑的是:他们用情感和全部的心血培养起来的孩子,有一天却突然让父母觉得那么陌生、敌对、可怕。有的孩子在父母看来一直挺老实的,怎么有一天就让警察找到家里说“他参与抢劫了”;有的父母觉得自己对孩子那么好,可是有一天他怎么就因为说他几句居然自杀了;有的孩子则因为自己的要求稍微没得到满足就离家出走……  相似文献   

2.
有的自学者一听说自学法律要学十六门必修课就大为吃惊。他们觉得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  相似文献   

3.
独立董事——一群走钢丝的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有朋友劝在美国做访问学者一年半时间回国之后的刘俊海博士:“你赶快弄个独立董事当当。有的人兼任五六家公司的独立董事呢!”博士闻言,大吃一惊,独立董事当起来有那么简单?这是一个像走钢丝一样充满危险的职业呀!这让他觉得有必要从头说说独立董事的法律问题了。  相似文献   

4.
人们常说,“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在崇尚法治的今天,笔者以为,从某种角度说,“时间也是法律”,尤其是法律条文中明确规定的时间,作为一个公民,理应去遵守,一方面是法治社会的要求,另一方面,了解遵守这些法律明文规定,对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大有帮助。那么我国法律涉及公民人身权利及财产权利的有关时间都有哪些规定呢?  相似文献   

5.
每个人一生中都可能遭遇不幸 ,但更不幸的是当他们寻求合法途径保护的时候而遭受到更大的打击……本来 ,在依法治国的今天 ,当合法权利遭到侵害时 ,寻求法律保护应是最直接、最有效、最应该采取的手段。人们不是都说司法是最后一道保护屏障吗?可是 ,如果说刑事案件中存在的“不破不立”让人觉得报与不报没有多大区别还是个别情况或是自身思想有“误区”的话 ;民(事)经(济)案件审理的旷日持久 ,即使胜诉面对“执行难”也往往是空欢喜一场 ,但毕竟在法律“程序”上给了你正义的话 ,那么 ,少妇苏萍白天在广州遭劫 ,报警后却被疑为神经有病…  相似文献   

6.
读了华啸同志《论“法盲”》一文,觉得他说得颇有道理,但有些问题似乎余意未尽,因此也想说几句,作为补充。首先是“正名”。有人会问:什么是“法盲”?“法盲”就是对于法律盲目无知,一窍不通,不知道国家还有法律,毫无法制观念。正象没有文化知识,目不识丁的人被称为“文盲”、缺乏科学常识,不懂科学的人被称为“科盲”、眼睛不能分辨颜色的病人被称为“色盲”一样,“法盲”就是不懂法律,不知法为何物的人。几乎用不着多说,目前我国的“法盲”还不少,比文盲还要多一些。甚至包括一大批具有相当文化水平的干部在内,对于法律也还是毫无所知或所知甚少,不免也  相似文献   

7.
冯祥武 《行政与法》2007,1(2):41-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下级公务员拥有对上级“明显违法”的决定或者命令有说“不”的权利。该法条相对于该法草案中的“不得对抗”上级命令来说,其法治意义是重大的。但是,如果从当命令与法律发生冲突时,公务员究竟执行命令还是执行法律的具体案例出发来解读《公务员法》第五十四条,那么,该法条的实施便有其现实的困局。因此,需要分析造成我国公务员在命令与法律冲突时对上级命令说“不”难的原因,制定保障公务员说“不”的权利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依法对“一府两院”进行监督,是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赋予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依法监督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工作监督,一方面是法律监督。几年来,地方各级人大对“一府两院”的工作监督是有成绩的,在审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审查预决算,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以及人事任免等方面做了许多监督工作。对“一府两院”的法律监督也做了不少工作,特别是近年来,有了新的起色,但做得还不够。有的同志批评说,人大定了那么多  相似文献   

9.
杨鸿烈先生把“包括自秦亡汉兴历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以至清末两千余年很长的时间”称为中国法律思想史上的“儒家独霸时代”,认为这种独霸也就是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确立是从汉武帝“抑黜百家”开始的。目前我国法史学界也多持此说。那么,这种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是从何时开始的呢?我们认为,封建正统法律思想是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广州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张桂芳在就治安进行部署时的讲话——“民警面对砍手党要敢于开枪”。否则,“那是民警的悲哀”——引发了人们对警察开枪问题的广泛争论。许多人包括公安部的新闻发言人都认为,在警察人身受到生命威胁或者群众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警察可以果断开枪;也有人认为,“开不开枪应由法律说了算”;有的法律专家则认为,“该开枪时就开枪,可开可不开时就不能开”。为什么会产生这一争论?面对这一争论,法律人应该作出怎样的回答?坦白地说,对于“民警面对砍手党要敢于开枪”这一提法,我的第一反应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相似文献   

11.
“恢恢法网,疏而不漏”,这是一句妇孺尽知的法律箴言。 然而,一个自学法律多年,并即将获得法律专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凭的青年,为圆发财梦,竟不惜以身试法,在处心积虑、自作聪明地与他人合谋制定了一系列“反侦查”手段后,伸出贼手,盗窃了本单位支票,妄图通过“洗钱”的  相似文献   

12.
罪状和罪名是法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关于这两个概念,目前在我国的法学著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同的说法,似有进一步研究之必要。 一、什么是罪状?这个概念,目前各书说法不一。有的说:“罪状就是犯罪行为的状态或状况”;有的说:“罪状就是对犯罪的情状的描述”;有的说:“罪状就是犯罪行为的具体状况”;有的说:“罪状就是对罪行的名称和犯罪构成特征的叙述”;有的说:“罪状是对某种犯罪构成特征的描述”等等。这些不同的说法,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状态”、“状况”、“情状”等概念来解释罪状,另一类是用“犯罪构成的特征”来解释罪状。我认为,后一种说法比较正确,前一种说法不那么明确,不易掌握。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下的企业法律风险与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荣利 《法人》2009,(3):38-39
如果充足的资金是金融危机时期“企业过冬的棉衣”,那么必要的法律风险防范措施则可以说是金融危机时期“企业抗寒防冻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司法腐败已成为国人普遍关注的社会痼瘤。司法腐败的根子在哪里?众说纷纭,有的说是执法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有的说是司法程序不规范,有的说是司法机关拥有特权,等等。这些都是直接导致司法腐败的显性因素。那么,又是什么产生了这些因素呢?窃以为,是司法制度的前提原则——“党的领导”被滥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承蒙赠阅的报刊太多,很难看过来;何况常常外出开会办事,短则十天半月,长则两三个月,回到家中报刊已堆积如山。不看吧,辜负了别人一片好意,也怕遗漏了有价值的文字材料;看吧,实在“压头”。白天忙于写作,没时间看;夜里也忙于写作或办别的事,一般也没有时间看。于是,只得每周硬挤那么两三个或三四个深夜,每夜硬挤那么一两个或两三个小时,傍着台灯倚在沙发中高速度拆阅。确实是“高速度”:匆匆剪开一头,匆匆抽出,匆匆摊开,匆匆“扫描”一遍,然后匆匆  相似文献   

16.
洁蕙 《法治研究》2006,(10):25-25
很多律师有一个疑问:律师首先是商人,还是法律人呢?律师是以自己的知识、智慧和专业技能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从而赚取收入的人。有很多律师更愿意说自己是法律人而否认自己是商人。我倒觉得,要回答律师首先是商人还是法律人这样的问题,就如同回答比尔·盖茨究竟首先是商人还是软件设计师或者是慈善家一样困难。  相似文献   

17.
<正> 人们常说“法律无情”,其实不然。法律既然是由人制定的,必然渗透着人的情感因素。一定意义上可以这样说,制定法律的过程,是一个将情感理性化的过程。情感与理性是一对矛盾,如果我们将情感与理性局限于法的领域,那么法律便是这对矛盾的统一体。对于情感理性化的结果的法律之中所包含的“情”,因为人们的利益范围不同甚至相互抵牾,所以,有时候谓之“有情”,有时候谓之“无情”。法律可以对人们共同的“善良情感”加以确认、鼓励和保  相似文献   

18.
法治与人治是两种相互对立的治国方略。人治是一人(或几人)之治(君主专制或贵族政治),法治是众人之治(民主政治);人治依据的是领导人个人的意志,法治依据的则是体现人民大众意志的法律。人治与法治的分界线是:当法律与当权者的个人意志发生冲突时,是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还是法律高于个人意志。或者说,是“法依人”还是“人依法”。“一般说来,在国家管理中,偏重于人的作用还是偏重于法的作用;在个人意志与法律冲突时,是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还是法律权威高于个人意志;这就是我们说的‘人治’和‘法治’的区别。”作为一种社会调控方…  相似文献   

19.
物权行为无因性相对化理论之否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物权行为无因性的相对化,须以法律行为理论为基础,以物权行为的独立性和无因性为立论前提。“共同瑕疵说”、“条件关联说”和“法律行为一体性说”均不成立。在物权行为有因还是无因这一问题上,相对的无因说难以证成。  相似文献   

20.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有的追求高贵,有的追求平凡,有的追求金钱,有的追求清廉,有的追求保守,有的追求创新。黄志贵也有自己的追求,他在参加重庆市渝北区检察院举行的中层干部岗位竞选演说中表白,“监所检察科是个‘冷’部门,有的人不愿干监所检察工作,认为没有反贪、公诉工作起眼。可是我觉得,监所检察工作是法律监督体系中的一个部分,是不应该被忽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