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这东西     
钱这东西大川前些日子,与朋友一起闲聊,听得两件事情,感慨良多.一件是,有位朋友的儿子,"下海"从商,几经折腾,发了,成了两位数的"万元户"。有了钱,于是乎,又成了赌场常客,嗜赌成癖,不能自拔。媳妇苦口良言,无济于是,只落得"霸王别姬"了之。另一件是,...  相似文献   

2.
小小说三则     
小小说三则杨双兵童心儿子:"爸爸,给我买作业本去。"爸爸:"今天没工夫。"儿子迅速从酒柜里拿出一瓶酒,递到爸爸面前,说道:"这点小意思,请科长收下。所托之事,还望速办。"训斥父亲:"你小小年纪,每天要抽一包烟,将来还了得?"儿子:"你每天抽两包哩。"...  相似文献   

3.
周国亚 《党课》2012,(24):121-122
卢梭说:“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这话听起来自负,其实适用于每一个人。可惜的是,多数人忍受不了这个失去了模子的自己,于是又用公共的模子把自己重新塑造一遍,结果彼此变得如此相似。  相似文献   

4.
父亲的一双老式皮鞋张秀章那年腊月,我回家探亲。临别时.父亲说:"你也成家了.看家里有什么你觉得有用的东西,只管带走。"母亲在一旁说:"你不是很喜欢你爹的那双皮鞋么,这回就带走吧。"父亲接着又说:"也许你现在不喜欢了.样式陈旧.皮子也打褶了。"我是曾经...  相似文献   

5.
情系黄土地──记临汾市土地管理局党支部书记、局长樊克俭任引贵,景界为什么我的眼睛里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著名诗人文青的名句。樊克俭经常说,这一句诗最让他动心、动情。这不仅因为他是农民的儿子,祖祖辈辈和这一片黄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更因...  相似文献   

6.
他下班回家时,儿子也放学回家了.儿子让他买布郎吃,他说什么布郎,儿子说一种水果,美国进口的.他说哪有这样东西,儿子说有,我同学都吃了.他说既然有这种东西,说不定人家会送我们,你看看人家送的东西里面,有没有这种布郎,儿子没去看,儿子说没有,里面只有荔枝、龙眼、芒果,没有布郎.他说没有怎么办呢?你吃荔枝吧,那是水果之王.儿子说我不吃荔枝,我要吃布郎.他跟儿子说话时,一个人笑着走了进来,来人喊他一声钟局长,一脸卑谦.他不是很熟,便说你是?来人说我是××呀,上午来找过你.说着.把一个包放在他跟前.他好象想起来了,便说你是××呀,又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0,(9):80-80
令教:三国时的曹操十分重才,对儿子要求也很严,还特地颁布了一个《诸儿令》,其大意为:儿子们在年幼的时候,我虽都喜爱,但长大了能成材的,才一定用他。我这不是说大话,我不但对臣属没有偏心,就是对自己的儿子也不想有任何偏袒。  相似文献   

8.
一个普通党员对儿子的回信尊敬的编辑同志;我叫薛敏京,是一名共产党员,现在民航西安基地管理处工作。我父亲薛兴黎也是党员,担任陕西省华县高塘中学政治教师。今年"七一"那天,我把刚刚受聘担任政工科副科长的消息写信告知父亲.一个多月来,父亲的回信时时在我脑海...  相似文献   

9.
程玮 《求贤》2009,(4):49-49
跟儿子聊天时,儿子说他的一个朋友在谷歌(goolge)得到了一份工作。说这话的时候,他一脸的崇拜,我这个昕的人也十分感慨。  相似文献   

10.
《先锋队》1994,(11)
共和国代主席和他的儿子1975年春天,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代主席的董必武患病住院了。一天,周总理去看望他,董老喘息着说:"这次我可能要离开你们了!但有一个人,我想见他一面!"周总理问:"谁啊?"董老说:"曾凯旋!"提起曾凯旋,周总理自然知道他与董老的关...  相似文献   

11.
张薇 《廉政瞭望》2014,(15):61-63
1984年的那天,董贵生从包里掏出阵亡通知书、抚恤金稻粮油票摆在桌子上,又拿出装有杨模山遗物的军挎包。杨爸爸沉默了,杨妈妈顺势操起手里的菜刀追在他后面一路喊:“我不要这些东西,你还我儿子,还我儿子!”  相似文献   

12.
《党的建设》2014,(2):40-40
"我不是班长,班组与我无关.公家的东西,不用白不用." “节约了成本,对我有什么好处?” …… 这是5年前在酒钢集团宏晟电热有限责任公司一线工作岗位上常能听到的声音。  相似文献   

13.
8年前。儿子上自习回来,没吃成晚饭。睡前给我留了一张便务:“妈妈,演好您的角色。”这张便条让我刻骨铭心,我能想象出儿子对母亲失望的神色。儿子对我的批评,没有使我做得稍稍好一点。5年后,儿子考上了大学,临别时,他附在我耳边说:“妈妈.演好你喜欢的角色。”这表明他原谅了他的妈妈,  相似文献   

14.
《党建》2010,(7):42-42
"我的手铐有你的一半。"西方谚语中讲到:"夫人的项链可能就是丈夫的锁链。"我国古代也一直有"衙内现象",即所谓"老子当政,儿子捞钱"。而当前,"一人掌权,全家受益"之事不但没有根除,相反却愈演愈烈,陈谟林案就是明证。家人和亲情在一个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关心帮助本无可厚非。  相似文献   

15.
领袖们是如何管家的?山西,王顺才管"公"的原则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前线时,司令员彭德怀经常收到祖国人民寄来的慰问品。于是他对警卫员小景说:"你就把这些东西管起来,分下去。"并吩咐:"凡是分到东西的单位,都要给祖国人民写封感谢信。"一次,小景正在分东西...  相似文献   

16.
张璐 《党史纵横》2012,(5):47-48
周恩来少年时期曾在东北求学3年,并立下了著名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多年后,他在回顾这段经历时说:"十二岁的那年,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没有这一次的离家,我的一生一定也是无所成就,和留在家里的弟兄辈一样,走向悲剧的下场。"可以说,周恩来的革命生涯启自东北,而曾作为党在东北地区统一领导机构的中共满洲省委,其在历史上的许多重大时刻和危急关头,也都与周恩来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决策筹建中共满洲省委  相似文献   

17.
日前,读到一则关于牧师的故事:一个星期六的早晨,牧师的妻子出去买东西了,他的小儿子哭闹不休,让他无法静下心来准备讲道。在失望中,牧师拾起一本旧杂志,一页一页漫无目的地翻阅,一直翻到一幅色彩鲜艳的大图画———世界地图时,牧师心里一动。他从那本杂志上撕下这一页,再把它撕成碎片,丢在地上,对儿子说:“小约翰,如果你能把这些碎片一点不差地拼拢成世界地图,我就给你两个金币。”牧师心想,儿子拼拢这些碎片,起码要花掉上午的大部分时间,这样他就可以专心准备讲道了,牧师放心地走到了自己的书房。谁知10分钟不到,小…  相似文献   

18.
前辈风范     
前辈风范彭德怀风范二撷彭德怀同志任国防部长时坚持外出视察,每离一地,在上飞机、乘火车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仔细"扫描"一下周围,是不是多了什么东西。有一次.他发现多出了几个捆好的篓子,便问警卫员:"这是什么?"警卫员回答:"人家送给您的水果。"彭总严...  相似文献   

19.
刘峰 《学习导报》2010,(24):40-40
毛泽东修身经历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恐怕既不是毛泽东本人的早期"聪慧",也不是"湖湘士风"(包括曾国藩)的影响,而是其他更为重要的东西。这些东西,首先是毛泽东早期对人民群众的朴素而蒙眈的亲切意识。这一点,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是一代伟人邓小平对自己壮丽雄奇一生的总结,也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每一个中国人,特别是党员干部,都应像小平同志那样,深情地爱着祖国和人民,鞠躬尽瘁,无怨无悔,做人民的儿子。做人民的儿子,最重要的是时刻要把人民的冷暖挂在心头,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像焦裕禄,在大雪纷飞的寒冬,给一户户贫困家庭送去救济粮。一位双目失明瘫痪在床的老大娘问他:你是谁?焦裕禄深情地回答:我是您的儿子。像孔繁森,把一位藏族老阿妈冻僵的脚放在自己的怀中暖,为了抚养几个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