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4月11日,是王震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我曾跟随王震同志十多年,他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优良作风尤使我感动、难忘。在纪念王震同志百年诞辰之时,回忆他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点点滴滴.对我、对大家仍不无教益和启发。  相似文献   

2.
王震与胞弟     
王震与胞弟同海燕王震将军有个胞弟叫王余美。解放以后,王余美听说胞兄王震当了新疆军区司令员。心想当了这么大的官,老家能不盖一座有天井、有走廊、有门楼的大庭院。于是,他便请人绘图、设计、准备大兴土木。钱从哪里来呢?当然是大哥王震出。他想:你参加革命打天下...  相似文献   

3.
父子情深工农运动显身手王震的父亲王贵财,生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壬辰三月十五日。王贵财为人忠厚,自幼随父习耕,精通农技,深得村民爱戴。后与董其谱结为伴侣,并于次年生下长子王震。王家祖辈深受没有文化的痛苦。见王震小时聪慧、活泼,对他抱有很大的期望。因此,王贵财忍饥负债,设法借了一笔学费,将6岁的王震送到附近的学堂读书。后来,由于家庭贫困,又背了一身债务,实在无力供他继续读书,因此,王震三次读书都因故中途停断。但王震在父亲的全力支持下,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依然学到了不少文化知识,为后来参加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4.
王焯 《党史纵横》2009,(12):16-21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名将谱上,开国上将王震以文武双全、能征善战而著称。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总是在关键时刻勇挑重担的王震忙于军务,常常蓄着一脸大胡子,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都亲切地称他为“胡子”。王震和夫人王季青在战地相识并结合,一生风雨同舟,相濡以沫。  相似文献   

5.
吴必文 《湘潮》2008,(6):19-20
尹保仁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一直在王震的领导下。他把王震视为一生中最佩服和最亲的人。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名将谱上,开国上将王震以文武双全、能征善战而著称。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总是在关键时刻勇挑重担的王震忙于军务,常常蓄着一脸大胡子,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都亲切地称他为“王胡子”。王震和夫人王季青在战地相识并结合,一生风雨同舟,相濡以沫,可谓万里征程入相伴。  相似文献   

7.
王震,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1908年4月11日生,湖南省浏阳县人。他的一生,戎马倥偬,南征北战,屡建战功;新中国成立后,他率新疆各族人民为建设新疆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是新疆农垦事业的开拓者。他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历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常委、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副主席等职。在王震百年诞辰之际,本刊特开辟专栏,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8.
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王震以爱才而闻名。王震曾说:“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他还说:“尊重人才,没有人才可以有人才,人才少可以变多,否则,多就会变少,有等于没有。”用“求贤若渴,见贤思齐”来形容王震爱才,毫不为过。  相似文献   

9.
王震,毛泽东亲切地称他为“王胡子”。两人的交往和友谊,可以一直追溯到三十年代初期。一、赴苏留学,毛泽东不忍放行推心置腹,毛、王交谊非浅1931年,王震任湘赣独立一师政治部主任、政委时,组织上曾准备派他去苏联学习。最后报到毛泽东那里。毛泽东说:“王震者,湘赣人也。”言下之意,湘赣的革命斗争正需要他。于是,王震留了下来,参  相似文献   

10.
《先锋队》1996,(12)
王震爱兵如子长征过草地最后阶段,部队断炊饿死人,这是每天都可以见到的。有一天,王震政委(时任红六军团政治委员)见到一个战士双手抱着枪倒下,虽闭着眼睛,但嘴巴张开想吃东西。王震要警卫员赶快把酥油粘巴面拿来,自己从河里用茶缸子舀来凉水,捏成小团喂在他嘴里...  相似文献   

11.
<正>王震和张正坤都是湖南浏阳北盛镇人,王震是马战村的,张正坤是燕舞洲村的。他们几乎同时参加革命。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俩曾在同一支红军游击队、同一支主力红军中并肩战斗,彼此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王震生前多次回忆同张正坤一起战斗的峥嵘岁月,称他是和自己“同锅吃饭的老战友”。  相似文献   

12.
《当代贵州》2012,(4):65
王震只读过几年书,小学没有毕业就到铁路上做工。在之后长期的工作中,他主管哪方面工作,就学习那方面的科学知识,钻研那方面的业务。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王震在担任农垦部部长期间做了胃切除手术。在养病期间,他读了土壤学,生物学、遗传学等方面的书籍。毛主席知道后说,领导农业的学点农业科学知识很必要,并让王震介绍几本这方面的书给他看。七十年代,王震曾主管过黄金生产,他就常看采矿方面的科学书  相似文献   

13.
2008年4月11日,是王震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我曾跟随王震同志十多年,他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优良作风尤使我感动、难忘.在纪念王震同志百年诞辰之时,回忆他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点点滴滴,对我、对大家仍不无教益和启发.  相似文献   

14.
“你看我凶恶不?”王震曾这样问他的秘书.他知道自己爱发火.这不,他又发火了,时间是1961年冬天.王震听说家乡的人民正处于暂时的但却是严重的困境之中,很是担忧.为此,他借到南方出差的机会,回到了久别的家乡浏阳北盛仓的马战村.当时浏阳有位领导是王震任三五九旅旅长时的老警卫员.他听说王震回来了,老远就去迎接.见了面,他还是老习惯,立正、敬礼,喊了一声:“首长好!”  相似文献   

15.
正王震,人称"胡子上将"。17岁时结识毛泽东,打那以后,两人在长达半个世纪的交往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毛泽东非常器重王震,认为他第一政治可靠,第二能够完成任务,第三勇敢,第四不怕牺牲,每交给他一项重要任务,都要与他面谈,王震总是由衷地表态:"我听主席的!"王震在谈及与毛泽东的交往时,喜欢用一个词:"追随"。  相似文献   

16.
王震是一代元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设事业,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经历过两次长征和两次大垦荒,是个传奇式的人物。在“文化大革命”中,王震以特殊的方式伸手“要官”,同样充满传奇的色彩。  相似文献   

17.
王福海 《党史文汇》2011,(10):38-39
王震对蚕桑业可谓是情有独钟,据1965年、1966年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参加过发展新疆蚕桑生产工作组的孙肇钰说:“王震对蚕桑感兴趣的原因之一,是他患有皮肤瘙痒症,内服药和外敷药效果不大,经人介绍穿丝绸内衣,才解决了他的顽症。”蚕研所当年参加过发展新疆蚕桑生产工作组的夏明炯回忆说:“1964年我到王震家里,  相似文献   

18.
梅克保 《湘潮》2008,(5):10-11
王震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他在60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尹保仁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一直在王震的领导下。他把王震视为一生中最佩服和最亲的人。1915年,尹保仁出生在湖南茶陵县腰背村一个佃农家庭,1929年在江西参加了萧克和王震领导下的红军,1931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是王震诞辰110周年。1908年4月,王震出生于湖南浏阳北盛仓乡马跪桥村。他戎马挥戈20载,先后7次负伤,解放后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曾评价他"在战争年代是革命猛将,在和平时期是建设闯将"。湖南是王震的家乡和一生革命的起点,他的许多革命故事都与湖南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