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1945年注定要在台湾历史上留下深深的烙印,中国抗战胜利、日本战败无条件投降,台湾的日历从昭和20年翻到了民国34年。盘据台湾50年的日本人无奈地撤走了,中华民国政府的接收大员来了,台湾人从“日本国民”回归到“中华民国国民”……。但是,当这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日本人愿意拱手交出富饶的台湾岛吗?台湾人民有什么反应?代表中国前来接收的国民政府准备好了吗?结局如何?这些都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冷战后的日台关系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0年代以来,日本不断提升日台关系,在台湾问题上卷入的态势明显加强。日本此举具有明显的平衡中国地区影响力的增长,牵制和遏制中国的战略考虑。同时,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及其相关法案的通过,日本加速朝军事大国化迈进,以及日本右翼分子频频叫嚣要保卫台湾;这些无疑都助长了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增加了我解决台湾问题的复杂性。台湾问题成为未来中日关系发展中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在台湾问题上潜伏着中日冲突的隐忧。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典籍中,就有对台湾进行命名的记载。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在对台湾地名的命名时,更是有意将中国传统文化理念融人台湾地名中,突显了其反清复明的政治理想和儒家王道的治国思想以及军队的军制名称,政治思想十分浓厚。清朝统一台湾后,废除明郑时期的政治性地名,大陆移民在开发台湾的过程中,主要依据中国传统地名的命名原则为台湾地名命名。日本占据台湾后,力图改变台湾地名中的中国意识,除了对原地名大量改动外,还命名了一些日式地名,使台湾地名染上殖民地色彩。台湾光复以后,台湾当局基本上消除日式的地名,并把大中国意识贯穿于台湾地名的命名中,使台湾地名成为中国版图的缩影。  相似文献   

4.
五十年代以前美、日对台湾战略地位的考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十年代以前美、日对台湾战略地位的考虑范士明在中国历史上,外部势力觊觎台湾并进而乘虚而入曾三度掀起高潮,每一次都引起台湾地位的变化。第一阶段出现在17世纪,日本、荷兰和西班牙先后对台湾进行骚扰和入侵,其中荷兰殖民者还对台湾进行了38年的统治(1623...  相似文献   

5.
1874年日本出兵台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74年日本出兵台湾探析孔凡岭*1874年日本出兵台湾,是近代日本侵略中国的伊始。“这不论是作为近代日本第一次向国外派兵,或向后来成为日本的殖民地台湾出兵,都是一次重大的事件。”①腐败的清政府对此采取了妥协退让政策,签订了中日近代关系史上第一个不平...  相似文献   

6.
论点摘编     
东亚出口国的竞争格局东亚的劳动分工的推动者是日本。起初是日本在“亚洲四小龙”投资, 推动制造业生产。然后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再向中国和东南亚国家转移高能耗、高污染和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活动。因为中国和东南亚国家都把电子和信息产业作为出口重点, 都有充足的劳动力, 都有相似的科技水平, 因此它们之间的竞争日益显现出一种低端产品的恶性竞争状态。而电子、信息等产业的至高点由日本牢牢控制, 近些年来日本相对于亚洲国家的技术优势甚至在加强。日本下面是台湾地区、韩国和新加坡, 它们从日本也从欧美进口较高级技术, 同时将成熟…  相似文献   

7.
关于日本与台湾关系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历史上的日台关系从历史和地缘的角度看,无论是官方时期还是在非官方时期,日本始终重视与台湾的关系,这不足为奇。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中国的台湾岛在中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中的地位非常突出。它是中国向南出海、日本向西出海的必经之处,也可以说是汇合处或遭遇处,谁控制了这一地区就意味着从根本上阻住了对方的去路,因此地缘战略价值极为重要。台湾包括台湾本岛、澎湖列岛、钓鱼岛、彭佳屿、赤尾  相似文献   

8.
2013年4月17日是《马关条约》签署118周年纪念日。然而,重读《马关条约》发现,条约的中文本与日、英文本在最核心的领土问题上的表述有重大出入。《马关条约》中文本只是规定中国将管理台湾及附属岛屿的权力让与日本,即中国仅将对台湾的管理权让与日本。但是,《马关条约》日文本却是规定中国将对台湾的主权永远割让给日本;鲜为人知的《马关条约》英文本也是规定中国将对台湾的主权割让给日本。  相似文献   

9.
考察日本对中国的研究,应不仅局限于日本对中国大陆的研究,而且还应包括其对台湾、香港和澳门的研究。但限于资料和笔者能力的局限,本文考察的范围为“二战”后日本对中国大陆的研究。在日本,中国研究是其区域研究的内容之一,在日本区域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日本的中国研  相似文献   

10.
1895~1945年日本因不平等的中日《马关条约》强据台湾达50年之久。日本殖民者出于本国的利益与需要,先是将台湾作为日本的原材料与资本输出的基地,后又将它作为战时的军需品与“南进”(中国华南及南洋地区)基地而大加经营,致使台湾经济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目前,台湾岛内少数“台独”分子为了给“台独”理论寻找历史依据,或为了其他政治目的,对日本的殖民统治歌功颂德,声称“日本给台湾带来了现代化”,并为台湾今天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为澄清是非,本文拟对日据时期台湾经济发展的实质试做探讨。  相似文献   

11.
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中日两国签署了《马关条约》,台湾被割让给日本,居住在台湾的人民被视为日本臣民。许多台湾居民因此移居大陆,被称为“台湾籍民”或“日籍台民”。“台湾籍民”问题,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强加于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所有中国人的奇耻大辱。日本投降后,“台湾籍民”成为历史名词。日据时期,“台湾籍民”大批移居福建,对福建社会的诸多方面都产生了不少影响,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闽台关系增加了特殊的内容。本文就日据台湾时期在闽的“台湾籍民”类型、职业与政治状况,以及日本当局对他们的态度等,试加论述。  相似文献   

12.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台湾经济掠夺重点的转变郭学旺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从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台湾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从此,日本侵略者对台湾丰富的经济资源开始了残暴的殖民掠夺,并根据其不同时期内的利益需要,对台湾经济实...  相似文献   

13.
丁学良 《南风窗》2011,(8):92-92
我刚从台湾回来。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事故,台湾各界反应很大,无论民间组织、专业人士还是普通百姓都在讨论。说句不是很中肯的话,福岛核电站事故实际上是日本交学费,周边地区在学习。如果浪费了这个机会,实在是可惜、可悲、可怕。近日报纸把世界上已有的、在建的、筹建的核电站都标出来,可以看到,很多核电站都建于低纬度。过去总认为核电站建在海边最安全,但福岛核电站恰恰因为  相似文献   

14.
日本殖民者对台湾的经济掠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是中国的第一大宝岛。台湾不仅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而且拥有对于发展经济极为重要的农林、水电、矿藏等丰富的资源。因此被视为中国的“海上明珠”。日本军国主义很早就对台湾联结南北海运和位处远东航线枢纽的地理位置及其蕴藏的丰富资源...  相似文献   

15.
试论台湾大型家族企业集团世代交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论台湾大型家族企业集团世代交替王绪圻一、大型家族企业集团慨况台湾民营企业集团(又称集团企业或财团,下简称集团)几乎都是家族企业。家族企业是建立在血亲、宗亲关系基础上的。家族企业的存在并非台湾所独有,在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也都存在,例如...  相似文献   

16.
舒萍  李月 《台湾研究》2008,(6):40-45,51
纵观战后50余年台湾经济发展的历史,台日贸易以及日本对台湾的投资对台湾的经济增长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台湾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起步期,日本曾经是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随着日本及台湾经济的发展,基于台日在经济发展阶梯中所处的不同位置,日本逐渐成为台湾主要产业技术和关键零配件的最重要来源地和外商投资的主要来源地之一。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分析显示,日本对台湾的贸易和投资对台湾的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且持久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8年浴血奋战,付出3500万中华儿女伤亡的惨重代价,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并得以收复失地,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这也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胜利。岁月悠悠,往事历历。两岸同胞血脉相连,荣辱与共。在纪念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6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不会忘记台湾同胞为反抗日本占领台湾而牺牲的60多万宝贵生命,也将永远铭记他们在抗日战争中所做出的业绩与贡献。  相似文献   

18.
毛磊 《台湾研究》2001,(4):12-21
一、中国共产党为收回台湾主权而奋斗(1921-1945) 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从日本的占领下回归祖国,1945年10月25日在台北举行受降仪式,当时中国政府官员陈仪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主权之下”。中国人民收回了台湾,是中华民族全民族奋斗的结果,是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抗日的结果,没有国共两党的合作奋斗,要收回台湾是不可能的。这其中,共产党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清末民初孙中山和梁启超等人与台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民初孙中山和梁启超等人与台湾的关系张寄谦甲午战败,台湾的被割让,在中国大陆的强烈反响是空前的,也可以说是达到了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后,从未达到过的高度。虽然由于日本帝国主义者对台湾人民不屈不挠地反殖民统治斗争消息,严密封锁,使大陆对台湾人民水深火热...  相似文献   

20.
日本殖民统治台湾的50年内,台湾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日本占据台湾后,先是实行“工业日本,农业台湾”的政策,从台湾输入蔗糖与稻米,向台湾输出工业品与消费品。1930年代中期以后,尤其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与太平洋战争后,台湾作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南进基地”,战略地位上升,殖民当局乃极力在台湾发展与战争相关的重化工业,台湾的经济结构发生很大变化,至1940年代,重化工业的产值已超过农业与轻工业的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