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2013年7月1日起,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新《劳动合同法》最大的亮点,就是明确地规定了"临时工"享有与用工单位"正式工"同工同酬的权利,并赋予了人社部门依法开展经营劳务派遣业务行政许可的权利。一、简析新《劳动合同法》之劳务派遣修改(一)关于劳务派遣单位从业资格的问题新《劳动合同法》第57条提高了劳务派遣单位的经营门槛,一方面将原条文的"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五十万元"修改为"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  相似文献   

2.
谢素芳 《中国人大》2011,(20):27-28
"劳务派遣亟待规范!"是各界普遍呼声。实际上,全国人大常委会早在2008年的劳动合同法执法检查中,就注意到了劳务派遣问题,201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再次对劳动合同法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把劳务派遣问题作为执法检查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劳务派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法律,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4.
《辽宁人大》2009,(2):26-26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上作了检查《劳动合同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报告建议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用工。报告注意到了当前劳务派遣用工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报告建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国务院国资委、全国总工会等单位,  相似文献   

5.
劳务派遣是指派遣单位根据实际用工单位的要求,将劳动者派往用工单位,劳动者在用工单位的管理下提供劳动,派遣单位从用工单位获取派遣费,并向被派遣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的一种特殊的劳动关系。现阶段,我国的劳务派遣单位数量日益增多,《劳动合同法》中明确细化了劳务派遣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6.
劳动合同用工是我国企业的基本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用工只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然而这种辅助性、替代性的临时用工模式,曾几何时,却被用工单位大量并长期使用,甚至成为用工主渠道。大乱大治,为了维护被派遣者的合法权益,重在规范劳务派遣用工、抑制滥用劳务派遣的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修改后的《劳动合同法》7月1日起实施。日前,整顿劳务派遣市场,新《劳动合同法》开始发力: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劳动合同法》的贯彻落实,许多用工单位把过去纯粹意义上的"临时工"转变为"劳务派遣人员"。劳务派遣人员在不少领域成为临时工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8.
杨芳霞  曹钟安  邓彪 《前沿》2011,(13):116-118
劳务派遣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一种用工模式,近年来在我国出现了十分繁荣的局面,为了使劳务派遣更为规范持续健康地发展,实现劳动者、用人单位和用工单位三方共赢,我国《劳动合同法》中专章就劳务派遣做了规定,填补了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空白,在一定程度上为劳务派遣提供了法律保障,但笔者发现在实践中不少行业劳务派遣并非规范有序地发展,在繁荣的表象之后存在着很大的隐患,由此引发了对我国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完善同工同酬制度,加强对被派遣劳动者收入的保护,必须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中进行原则性规定。限制劳务派遣的适用范围,要限制劳务派遣制度的就业岗位。加强劳务派遣机构规范化管理,必须对劳务派遣机构的设立采取"许可主义"原则,强化对劳务派遣机构的责任追究。  相似文献   

10.
劳务派遣超常发展,重新引发劳务派遣的存废之争。我国一种较为主流的看法是,希望通过修改《劳动合同法》三性的规定,以"堵"的方式将劳动力引入正规用工。这未免是舍本求末。事实上,我国劳动立法中确立的刚性化的用工机制才是劳务派遣超常发展的根本原因。只有标本兼治,采用疏导的方式,才可能促使劳务派遣正常发展,从而实现劳动关系的真正和谐。  相似文献   

11.
按照人社部的统一安排部署,福建省从2013年3月份至6月份,对全省现有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派遣使用劳动者的情况集中开展专项规范行动,确保新修订《劳动合同法》各项规定贯彻落实到位,劳务派遣单位依法规范经营、用工单位依法合理使用被派遣劳动者、被派遣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促进劳务派遣规范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媒体搜索     
《人民政坛》2013,(7):4-5
立法《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7月起施行据人民网北京6月21日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外公布了《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办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未经许可,擅自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劳务派遣单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有关劳务派遣规定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以每人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并吊销其《劳务派遣  相似文献   

13.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颁布后,与以往人们对《劳动合同法》的理解具体有哪些不同?记者特邀劳动法专家,围绕实施条例中比较有新意的事实劳动关系、异地员工劳动标准、服务期、经济补偿金与赔偿金、劳务派遣等5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对比说明。  相似文献   

14.
《就业与保障》2013,(7):42-43
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于2013年7月1日正式实施。新法最大的亮点,就是明确规定了劳务派遣工享有与用工单位"正式工"同工同酬的权利。对此,很多人满心期待,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新法有利于规范劳务派遣乱象,但要实现同工同酬,在实际中操作起来很难,仍然"任重道远"。新法明确规定"同工同酬"目前,用人单位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工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所谓劳务派遣,是由实际用工单位和劳务派遣公司首先签订劳务派遣协议,之后由劳务派遣公司代替  相似文献   

15.
人才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的用工方式,在国内劳动力市场,备受关注。2008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将劳务派遣写入章程,为我国人才派遣业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6.
《就业与保障》2011,(4):26-26
福建省古田县劳务派遣有限公司系古田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批准,经古田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相似文献   

17.
立法     
《人民政坛》2013,(7):4-4
《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7月起施行 据人民网北京6月21日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外公布了《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办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未经许可,擅自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  相似文献   

18.
文章阐述了劳动关系与劳务派遣的关系,论述了劳务派遣中由用工单位承担相应工伤保险责任的理论依据,在评析《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提出对劳务派遣中工伤保险义务与责任的承担进行立法完善的建议,以有利于工伤事故的预防与控制,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切实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19.
正《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已施行四个多月,新《劳动合同法》和《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去年已施行,规范劳务派遣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正逐步形成体系,劳务派遣用工进入新阶段。劳务派遣人员的权益是否得到保障?劳务派遣滥用能否得到有效遏制?记者深入派遣工、用工单位、派遣公司进行调研。劳务派遣工是否同工同酬,差别在福利,希望未来有规划"同样是空姐,却分三六九等。因为我们那批进公司的,虽然也是经过航空公司严格选拔、招录的,但我们的身份属于劳务派遣工。"空姐李玲告诉记者,她们公司乘务员中大概30%属于劳务派遣。李玲说:"劳务派遣的乘务员少了房屋补助,平均一  相似文献   

20.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劳务派遣用工灵活与用工费用较低对一些用人单位更有吸引力。但目前也有些用工单位规避劳动合同法,不与员工直接签订劳动合同,让员工与劳务派遣单位签合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