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有关长征出发地问题的说法很多。有的说于都是中央红军主力集结突围转移的出发地,长征开始是以渡过于都河为标志①;有的说,1934年10月下旬,中央红军主力五个军团连同中央、军委直属队共8万多人从江西瑞金一带出发,开始长征;有的说中央红军连同后方机关共8万余人,从福建长汀、宁化和江西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开始战略性的大转移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红军各部和中央机关分驻不同地方,接到命令后离开所在地。就此而言,这就是他们各自开始长征的出发地”③。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比较符合实际。因为当时红军各军团所辖部队分散在前线,地点不…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点,《中共党史大事年表》记载:“从福建长汀、宁化和江西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向红二、六军团所在地的湘西进军,开始长征。”但是,中央红军长征从福建长汀出发的是哪个部队?何时何地出发?对于这些问题及前后经过,过去尚未弄清楚,本文根据目前掌握的一些历史资料和当事人的回忆,作一初步概述,错误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3.
宁化作为中央红军长征起点县之一的地位不容动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化县委、县政府正在湖村镇锣鼓坪筹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碑”,并开发东方军入闽作战、澎湃县苏等革命旧址,作为在2004年10月举办中央红军长征70周年纪念活动中的一份厚礼。但却有人提出了质疑,认为中央红军长征起点县只是江西于都,而否定了闽西长汀、宁化、赣南瑞金和于都等4个起点县的历史事实。 宁化是中央红军长征的4个起点县之一,这是历史的事实。据有关党史、军史资料查证: 一是由安徽省政府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安徽大学苏联问题研究所联合出版,乌传衮、马宝华主编的《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大事提要》第264页记载:“10月,党中央令项英、陈毅等率领部分红军留江西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掩护主力突围。21日,红一方面军和后方机关约8万人,从福建长汀、宁化和江西瑞金、于都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相似文献   

4.
正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指挥,中央红军完全丧失了在根据地内粉碎国民党军队第五次"围剿"的可能,被迫撤离中央苏区,进行战略大转移。中央红军及中央机关共8万多人,先后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向西突围,开始了二万五千里漫漫长征。福建是万里长征的起点,中央红军长征的重要出发地,也是红军长征胜利的战略基地。在这场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伟大壮举中,福建人民和福建子弟兵以其无  相似文献   

5.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开始长征。当时,我在中央红军中央纵队干部团特科营(后改编为红军大学特科干部团)一连一排担任排长,亲历了长征中遵义会议和粉碎张国焘阴谋分裂红军这两次斗争的有关过程。时间已经过去70多年了,一些事情仍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6.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开始长征.当时,我在中央红军中央纵队干部团特科营(后改编为红军大学特科干部团)一连一排担任排长,亲历了长征中遵义会议和粉碎张国焘阴谋分裂红军这两次斗争的有关过程.时间已经过去70多年了,一些事情仍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7.
1934年10月,呼啸的秋风卷起滚滚烟尘,追逐着一支浩浩荡荡西行的红军队伍。这支队伍是由红一、三、五、八、九等军团和后方机关人员组成的中央主力红军,共86000余人,分别从江西的瑞金、于都和福建的长汀、宁化等地出发,开始了艰难的长征。中央红军中有福建子弟兵近3万人, 其中有闽南的优秀儿女数百人。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时仅余6000人,其中福建子弟兵不足2000人,闽南籍的子弟兵则仅有数十名。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在长征途中壮烈牺牲,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凯歌。  相似文献   

8.
一九三四年十月,红一方面军从福建西部的长汀、宁化和江西南部的瑞金、于都出发,开始战略转移,进行长征。十一月十八日渡过潇水,突破敌人第三道封锁线。这时蒋介石调  相似文献   

9.
一九三四年十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中央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了不可避免的失败。中央红军第一、三、五、八、九军团和中央纵队共八万余人,被追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于都、瑞金出发,开始了战略大转移。在红军战略大转移的准备阶段和长征的整个过程中,福建各根据地的广大军民,为实现党中央的决策和红军的战略目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本文试从以下两个方面述论福建人民对红军长衙胜利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当代贵州》2016,(41):12-16
正由于中共临时中央"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导致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及中央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1934年10月中旬,中共中央机关及中央红军一、三、五、八、九军团共八万六干人,从江西省南部和福建省西部的瑞金、于都、长汀、宁化等地出发,踏上了向西突围的征程。中央红军长征开始时,王明"左"倾路线领导者计划到湘西会合红二、红六军团。在长征中,他们实行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采取"甬道掩护""大搬家"式的夺路突围方式,使红军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唐正芒  冯玲 《湘潮》2016,(4):182-187
长征,是一部带有传奇色彩的英雄史诗,是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革命壮举。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主力,分别从福建长汀、宁化和江西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开始了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的四路红军主力中,随中央红军长征的女战士共32人,红二方面军的女战士约20余人,红四方面军女战士约2500人[1],红二十五军的女战士7人。其中,在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的两支队伍中,曾闪烁着20余位杰出湘女的身影。她们是:  相似文献   

12.
国魂之歌     
1934年10月21日,中央红军8万余人离开红都瑞金和于都、长汀、宁化,开始长征。这意味着中央苏区的陷落。 在毛泽东、朱德直接指挥的第三次反“围剿”胜利之后,1931年11月召开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直辖江西、福建两个省苏维埃政府,含赣南的瑞金、安远、信丰、广昌、石城、黎川、宁都、兴国、于都、会昌、寻邬和闽西的长汀、永定、上杭、  相似文献   

13.
由于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领导,历时一年之久的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终告失败了,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于都等地出发,进行举世闻名的战略大转移——长征。宁化县在红军进行战略转移前和转移期间,为主力红军提供了回旋余地,并在筹集资财给养、输送补充兵员、牵制阻滞敌人兵力掩护红军进行战略大转移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由于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领导,历时一年之久的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终告失败了,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于都等地出发,进行举世闻名的战略大转移--长征.宁化县在红军进行战略转移前和转移期间,为主力红军提供了回旋余地,并在筹集资财给养、输送补充兵员、牵制阻滞敌人兵力掩护红军进行战略大转移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70多年前,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于都出发参加长征的中共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的8.6万多名红军将士中,福建籍的近3万人,占了三分之一强,但最后胜利到达陕北的福建籍将士只有2000多  相似文献   

16.
懋功会师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雾都(今于都)等地出发进行长征。长征初期,由于“左”倾冒险主义者实行逃跑主义,红军虽然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转到湘江以西地区,却受到了很大损失。这时,敌人重兵正向湖南西部武岗、城步地区集中,中央红军如仍按原计划北上,同进到湖南西部永顺、桑植、桃源地区的第二、第六军团会合,就有陷入敌之重围遭致覆灭的危险。在这紧急关头,毛泽东力主改变方向,争取主动,向敌军兵力薄弱的贵州前进。按照毛泽东的这一正确主张,红军攻克黎平,强渡乌江,攻占遵义城…  相似文献   

17.
1934年10月,由于“左”倾机会主义的领导,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不得不离开革命根据地向西实施战略转移。10月10日晚,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第一、三、五、八、九等几个军团共约8.6万人,以一、三军团为左右前锋,五军团做后卫,分别自江西的瑞金、于都和福建的长汀、宁化地区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那日晚间,马嘶人哗,军旗猎猎,烟尘弥漫,数万大军怀着沉重的心情,陆续跨过于都河,踏上了前途未卜的征程。在这滚滚铁流之中,是谁最后一个跨过于都河?又是谁向红色首都作最后的告别?…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点的问题,早在一九五一年编辑出版的《毛泽东选集》有关长征的注释中,就有“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三、第五军团(即红一方面军,亦称中央红军)从福建西部的长汀、宁化和江西南部的瑞金、雩都等地出发,开始战略性的大转移”的说明。一九五三年胡华同志在编写《中国革命史讲义》一书时,也有红军第一方面军的第一、第三、  相似文献   

19.
1934年,蒋介石调集百万大军,发动了对中央苏区和各地红军的第五次大规模的“围剿”。9月,以50万军队开始向中央苏区进攻。 10月,由于强大敌人的进攻和我军决策的失误,致使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兴国、宁都、石城一线相继失陷。中央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彻底失败。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等仓促决定中央红军(一方面军)主力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突围转移。21日,中央红军连同后方机关八万余人,从福建长汀、宁化和江西瑞金、零都等地出发,向红二、六军团所在地的湘西进军,开始长征。  相似文献   

20.
1934年,由于中国共产党临时中央“左”倾错误的进一步发展,中央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遭致失败。10月上中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央红军先后从福建西部的长汀、宁化和江西南部的瑞金、于都等地出发,踏上向西突围的征途,开始战略性的大转移。红军击溃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追堵截, 克服雪山草地的险阻,经受饥寒伤病的折磨,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跨越福建、江西等11个省,长征二万五千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一次无与伦比的壮举,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