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何时了●本刊特约记者周锡生联合国专电最近一个时期来,联合国对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愈演愈烈,成了国际社会严重关注的焦点。这场危机看似涉及联合国,实际主要的对立双方是美国和伊拉克。美伊双方态度强硬,互不相让,正由外交对峙走向军事对抗。人们...  相似文献   

2.
核查危机暂时化解对峙仍将继续●本刊特约记者符泉生华盛顿专电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美国外交上施加压力,军事上调兵遣将,历时三周,就是对萨达姆奈何不得。俄罗斯出面做工作,一经点拨,萨达姆便答应可以让美国武器核查人员返回伊拉克,可以让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恢复工...  相似文献   

3.
安南不辱使命黄泳美国对伊拉克军事打击的准备已经就绪,海湾地区战云密布。就在战事一触即发之时,从巴格达传出了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同伊拉克方面就武器核查问题达成协议的消息,让人们又看到了和平解决危机的一线阳光。自从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重新爆发以来,美国态度极其...  相似文献   

4.
海湾危机政治解决说明了什么●怀成波11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代表在日内瓦紧急磋商一致同意俄罗斯提出的一项消除海湾危机计划后,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召开革命指挥委员会会议,宣布伊拉克同意包括美国人在内的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重返伊拉克。翌日...  相似文献   

5.
王波 《瞭望》2002,(47)
在国际舆论和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下,由联合国对伊拉克武器监督、核查与视察委员会主席布利克斯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率领的联合国武器核查先遣组于11月18日到达巴格达。这是四年来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首次进入伊拉克。他们为联合国对伊拉克进行第二次、很可能也是最后一次的大规模武器核查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6.
全球要闻     
《瞭望》1998,(9)
全球要闻(2月16日———22日)·46·《望》新闻周刊1998年第9期全球要闻美伊核查危机动态2月16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的军事顾问萨阿迪说,如果美国向伊拉克发动军事打击,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将被迫停止在伊的工作,特委会监督伊军事设施的仪器设备也将被...  相似文献   

7.
阿拉伯国家为何与美国拉开距离怀成波在这次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中,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和国防部长科恩等高级军政官员,先后到中东游说,试图说服阿拉伯国家支持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惩罚性军事打击。美国的外交活动以失败告终:阿拉伯国家一致主张通过外交途径实现和平解决...  相似文献   

8.
开罗专电 伊拉克驻联合国常驻代表阿布杜·埃米尔·安巴里7月26日会见联合国特使、负责摧毁伊拉克毁灭性武器特别委员会主席罗莱佛·埃克乌斯后宣布,伊拉克和联合国之间就国际检查小组进入伊农业部大楼检查化学、导弹武器卷宗危机已达成双方满意的协议。由此,联合国检查小组对伊拉克农业部大楼核查风波暂告结束。  相似文献   

9.
美国空袭伊拉克的“沙漠之狐”的军事行动,时已逾月,恶果初显。无论从其冠冕堂皇的理由,或是从其潜在的目标来评判,都是不成功的,甚至是适得其反。其一,这是一次加深危机的袭击。岁末,国际社会正为缓解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而奔走,大规模空袭中断了这些和平努力。伊...  相似文献   

10.
自10月底以来,伊拉克武器核查问题再度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伊拉克突然宣布中止与联合国特委会的一切合作,美伊对抗加剧,美国联合英国,摆出了对伊动武没商量的强硬姿态。联合国安理会接连多日关起门来,进行马拉松式紧急磋商,设法化解危机。在多方努力和多...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对美国说“不”万成才在举世瞩目的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过程中,俄罗斯自始至终采取了异常坚决和强硬的立场,坚决反对美国对伊拉克使用武力的立场,并为此进行了大量外交活动。俄罗斯为何如此坚定呢?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因素:首先,俄罗斯主张多极世界是它对美国说...  相似文献   

12.
法国独立外交的胜利本刊特约记者杨京德巴黎专电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与伊拉克达成协议之后得到了缓解,法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法国新闻媒介称,法国努力促成了联合国与巴格达的协议,在阿拉伯舞台上恢复了法国的形象,并使联合国部分摆脱了美国的控...  相似文献   

13.
《瞭望》2003,(1)
本刊驻巴格达记者王波报道:联合国对伊拉克的武器核查已进行了一个多月,但到现在还没发现伊拉克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有力证据。美国有些坐不住了,因为距离核查结束还剩下不到一个月,如果等到1月27日核查人员向联合国安理会汇报“没有在伊拉克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再要对  相似文献   

14.
8月的伊拉克骄阳似火,40多度的高温仿佛象征着这个海湾国家不断升温局势。最近伊拉克局势风云变幻,伊当局多次在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核查问题上表示出松动的立场,先是邀请联合国武器核查工作负责  相似文献   

15.
自联合国通过新的有关伊拉克问题的决议后,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恢复了在伊拉克的武器核查工作,美伊之间的紧张关系也暂时有所缓解。那么,在新的一年里,美伊矛盾将向何处发展,美国还会不会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呢?  相似文献   

16.
勿忘波黑战争的教训俱孟军在前南斯拉夫地区,波黑战争的创伤尚未愈合,科索沃局势又趋紧张,这自然引起人们的关切。科索沃冲突是南斯拉夫的内部事务,但因问题敏感而复杂,特别是西方大国的介入,很快成为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之后又一个国际焦点。科索沃是南斯拉夫联盟塞...  相似文献   

17.
英国甘当小伙伴王振华在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中,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只有英国“热烈支持”美对伊实行军事打击的方针,在整个事件过程中,“伦敦跟在华盛顿后面亦步亦趋”。伦敦何以对华府亦步亦趋?“通过影响美国来影响世界”,被认为是英国外交的一项重要方针和...  相似文献   

18.
安南为强化联合国作用奔忙●本刊特约记者丁宝忠联合国专电联合国秘书长安南5月10日结束了为期12天的东非8国之行。这是他今年以来第三次到热点地区执行和平使命。2月中下旬,他飞往巴格达,成功地化解了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3月中下旬,他前去中东,作打破巴以和...  相似文献   

19.
《瞭望》1998,(8)
美伊核查危机纪实本刊记者去年10月的美伊核查危机还没有从人们的记忆中淡出,今年1月,美伊之间围绕武器核查问题又一度矛盾激化,风波再起,且愈演愈烈,使危机一步步上升到战争的边缘,从未平静过的海湾再次笼罩着战争的阴云。美伊核查危机浓浓的火药味,引起了世人...  相似文献   

20.
刘顺 《瞭望》2002,(39)
9月16日晚,出席第57届联大的伊拉克外长萨布里致信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宣布伊拉克政府愿无条件接受联合国武器核查。中东舆论认为,伊拉克的立场转变,打破了4年来在武器核查问题上出现的僵局,无疑将有助于缓解一触即发的海湾紧张局势。但是,美国对伊动武立场并未改变,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