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
从1802年英国政府正式批准和承认伦敦证券交易所以来,全球证券市场国际化经历了萌芽、起步和全面发展三个阶段,在现代证券市场近200年的发展历程中,全球证券市场国际化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教训,这对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颇有启发。一、证券市场国际化的萌芽阶段这个阶段从19世纪晚期开始到本世纪60年代以前,在此阶段证券市场国际化成为殖民经济的伴生现象,市场主体没有国际化的自觉意识,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方式单一,只有外国债券和股票直接挂牌两种方式。19世纪后期,英国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由于殖民经济具有国内经济所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2.
试析环印度洋地区合作联盟中的印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二战以来,区域经济合作方兴未艾,它强化了生产国际化、资本国际化和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力度,大大地推动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90年代初期,欧洲经济区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建成(1990年在美国前总统布什的“美洲倡议”的指导下,南北美洲经济在经贸合作上业已取...  相似文献   

3.
"九五"期间,辽宁经济的全方位国际化具备了有利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有企业制度改革的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以及东北亚经济区的崛起,都为辽宁经济国际化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了加快辽宁经济国际化的步伐,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外开发层次,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抓好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及开发区建设。  相似文献   

4.
国际化城市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化城市初探赵小娜对外开放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加速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世界市场覆盖面的日益扩大,经济活动日趋国际化。作为经济与社会发展主要动力的城市,正在改变原有单一国营工业化的模式,形成外向化发展的态势。因而城市的国际化问题是我...  相似文献   

5.
墨西哥金融形势展望杨国明1994年岁末爆发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尤其对墨西哥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为克服这场危机,墨西哥政府实施了应急经济计划。然而,这个计划只起到了暂时稳定经济形势的作用,并没有使金融危机得到抑制。在此情况下,塞迪略政府决定...  相似文献   

6.
印度在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培育与深化的过程中,曾经历了广泛而严格的外汇管制,并相对独立于国际金融市场之外。80年代以来,印度在这方面有所松动,开始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进行融资,并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市场。一、当代世界经济的一个基本现实:金融市场国际化当今时代,在全世界所有的产业中,金融是国际化程度最深刻的产业之一。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是近20年来世界经济最重要的现象之一,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改变了世界经济体系运行的制度和规则,而且深刻地改变了一国宏观经济政策影响国家经济的形式和能力。金融市场国际化以股票、债…  相似文献   

7.
今天,泰国的经济与世界经济体系密切地联系起来。在八十年代后半期,外国投资的迅速增长、制成品的出口和旅游业共同导致了泰国经济的日益国际化。这种迅速的国际化要求泰国必须对汇率、利率和贸易政策实行自由化,以便保持由1985年9月的普拉扎协定(Plaza Accord)所造成的经济增长势头。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潮流之中,信息传播全球化与企业经营国际化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现象日趋明显,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对于信息传播全球化和企业经营国际化战略问题,虽然国内外专家都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但是,将两者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并不多见。卢新德教授的专著《信息传播全球化与中国企业经营国际化战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正是从这一独特的视角出发进行的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俄实施东部开发战略及其对我国东北地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7年4月中旬,俄罗斯政府推出大规模投资开发东部地区的计划。计划除了包含远东和外贝加尔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外,同时也设定了一系列大型的投资项目。2003年中国政府作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性决策。抓住两国同步开发的难得机遇,使区域合作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展开,将极大地促进两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10.
陈凤英 《亚非纵横》2009,(6):1-6,58
全球经济不平衡的深层根源是近10年,尤其是最近5年世界经济发展态势、国际力量格局、国际经济关系发生的巨大变化。全球经济不平衡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全球经济不平衡发展,生产国际化则扭曲了全球经济不平衡的真相。全球经济不平衡是一种“总体动态平衡”中的永恒现象。我们必须从“总体动态平衡”的视野看待全球经济不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环渤海地区在东北亚国际经济圈中占有重要位置,所以它的具体运作业已引起国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环渤海地区经济的跨世纪发展,要在对内制定整体开发战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面向东北亚乃至亚太地区实施外向牵动的国际化战略,大力启动区域经济国际化的操作方案。在中国和东北亚地区培育出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缩小南北之间与东西之间的经济差距,必将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产生扩张性的影响与拉动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印度经济是市场经济,但利用经济计划进行宏观经济管理,以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却是印度独立后历届政府所奉行的方针。印度从1951年开始有计划发展经济以来,已历时40多年,完成了7个五年计划和4个年度计划,并在此期间形成了统一计划、分级管理的计划管理体制。拉奥政府所推行的以自由化和全球化为方向的经济改革,并非要抛弃有计划发展经济的方针,而是要改革计划管理体制,使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发挥宏观经济管理手段的作用。本文拟对此两方面作些探讨。一、印度计划管理体制的形成早在本世纪30年代,国大党在领导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中就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经济计划思想。1938年成立了全国性的计划委员会,由尼赫鲁出任主席并制订了一个经济计划。此  相似文献   

13.
扩大对外开放与沿边地区经济的超常发展牛德林对外经济开放,是世界经济运动中的一大潮流。它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国际化)的客观要求,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打破封闭,扩大对外经济开放,是推动沿边地区从贫困落后走向富强进步...  相似文献   

14.
关于城市国际化与建设“东北亚城”的构想路耀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城市与企业的国际化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在对城市国际化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谈谈关于建设东北亚城的初步设想。一、城市国际化的必然性城市国...  相似文献   

15.
欧元的国际化与欧美地缘经济之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欧元启动和国际化正引起欧美地缘经济之争,这既反映出欧洲经济实力上升过程中的新要求,也说明欧美经济关系需要新的平衡。欧元的国际化进程加快过去一年,欧元的汇率波动倍受关注。欧元问世时兑美元的初始汇率为1∶1.1789,此后欧元汇率在波动中不断走低,1999年12月3日欧元兑美元首次跌到1∶0.9990,突破心理防线。今年5月中旬又在1∶0.90以上徘徊,距启动时贬值约1/5。但一年来欧元汇率的弱势并未妨碍欧元国际化的进程。欧元的内值稳定和欧元区经济规模实力增强表明欧元具有基础潜力。贸易、国际投资和企业兼并中使用欧元不断增加,推进了欧元的…  相似文献   

16.
雷亚尔计划与巴西的反通货膨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雷亚尔计划与巴西的反通货膨胀吕银春巴西佛朗哥政府实施的雷亚尔计划(Real)是自1985年萨尔内文人政府执政以来实施的第8个以反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的稳定经济计划。这项计划是在总结前7个稳定经济计划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的,因而,是一项有充分准备的...  相似文献   

17.
不少第三世界国家把经济计划化作为实现经济“起飞”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象印度四十多年来持续坚持经济发展计划的国家却为数不多。迄今为止,印度已完成了七个五年计划和三个年度计划,“八五”计划刚刚开始实施。印度发展经济的第八个五年计划始于1992年4月1日,到1997年3月31日结束。“计划”从1988年开始草拟,经过拉·甘地、维·普·辛格、钱德拉·谢卡尔和拉奥等四届中央政府和四个计划委员会,经历的时间之长、政府更换之多,在印度计划经济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八五”计划是印度面临90年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巨大调整,在渡过了两年的经济  相似文献   

18.
国际金融发展体现商业化、综合化、国际化趋势,为顺应这一时代潮流,韩国金融业走上自由化和国际化之路。本文深入分析了韩国实行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的背景及动因,介绍了在推行自由化和国际化过程中所采取的步骤和措施。在此基础上,预测了韩国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韩元的国际化将是韩国金融全面国际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19.
越南1986—199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计划,直至去年年底方才由越南第八届国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和公布。该计划总结了1986年和1987年的计划执行情况,提出了今后三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和设想。 1986—1987年计划执行情况 1、农业 1986年的农业产值只接近于1985年;1987年则比1986年减少了2%;两年平均减少  相似文献   

20.
朝鲜已有近50年的核开发历史,拥有的大批优秀的核科学工作者,形成了完整的研究体系,兴建了大量核设施,并且可能存在核武计划,但其现有的核技术和核能力主要是民用方面的,尚不具备核武制造能力。美国政府在朝核问题上的立场并非是基于朝鲜现实的核威胁,而更多的是出于对朝政策的长远目标考虑,其真正目标是使朝核问题国际化、长期化,并在这一过程中推动改变朝鲜政权这一根本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