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正>“丁老师,你不是请了一周假吗,怎么才两天就来上班了,你妻子身体怎么样了,你多照看她几天。”“谢谢书记,我妻子好多了,刚出院在家里休养。新学年刚开学,我手上的活太多了。”9月5日早上9点钟,五师八十九团中学老师丁文泽给妻子做完早饭后,就急急忙忙回学校了。提起丁文泽,五师双河市教育界无人不知,他在八十九团中学从事美术特色教育教学20多年,给学校带来了丰厚的成绩,自己的人生也是无限光彩。  相似文献   

2.
李铁城是一位学者型的诗人、作家和著名碑文家。深厚的学养、极强的理性感悟能力、充沛的创造精神和生命活力,使他在文学创作上异彩纷呈,独具神韵。他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他是妻子眼中坚强、善良的好丈夫;他是儿子眼中勤劳、朴实的好父亲;他是职工群众眼中那个用自己全部爱与责任支撑起整个家庭生活的好男人.他叫刘文旭,今年62岁,是五师八十六团九连一名普普通通的退休职工,8年来,他无微不至地照顾重病卧床、半身不遂的妻子,诠释着夫妻间相濡以沫的真情,书写着人间的真爱. 2005年4月的一天,妻子吴金玉如往常一样在家中拖地,然而就在这时,她突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晕倒在了地上,丈夫和儿子急忙把她扶起送去了五师医院,经过检查,吴金玉是由于高血压导致昏迷,这一住就是一个多月.  相似文献   

4.
不论是在农场的马路上,还是在文化中心的广场上,人们常会看到—位老人用轮椅推着偏瘫的妻子一起散步.他就是六师新湖农场水管处退休职工蒋合州和他的妻子杨文琪. 12年前刚退休的蒋合州,本想清闲幸福地安度晚年,不料妻子却突发脑溢血导致偏瘫.面对老伴的不幸,蒋合州也曾苦闷过,但想起从前自己没退休时,一年中有大半年的时间是在野外干工程,很少顾及家里,都是淳朴善良的妻子在家照顾三个年幼的孩子,洗衣、做饭、缝缝补补,把孩子们拉扯大,培养成了大学生、研究生.如今,妻子瘫痪了,自己就是再苦再累也要把老伴照顾好.  相似文献   

5.
1994年,赵建正从河南老家来到兵团二二二团农八队,为了解除自己的后顾之忧,第二年,他就将父母接来身边,帮助他们照看孩子,从此他和妻子一心一意常年承包土地,他们既种过棉花也种过葡萄,可不知怎的,无论他和妻子如何努力,效益总是不如人意.从到八队的19年中,虽然他们也挣了些钱,还供大儿子在石河子上了大二,但是离他和妻子心中的理想效果还有一段距离.  相似文献   

6.
正吴伯润,印江自治县罗场乡清河村支书,在妻子心中,"他是老实人",在群众眼中,"他有点拗"。"炉火已经烧好了,一会儿你记得添煤。"每天一大早,吴伯润都要把家里的事安排妥当,用手语与妻子沟通好后,才出门办理公务。妻子罗继华虽然是先天性聋哑人,但是热情好客。夫妻俩结婚30年来,吴伯润一直用心照顾妻子,每天回家他都耐心地比划手势与妻子沟通一天的见闻和感受。妻子把家里打理  相似文献   

7.
张民和刘大明是同一个村的农民.张民家经济条件不错,是一个热心人,邻居有了难事都爱找他帮忙.刘大明是村里有名的困难户,他和妻子都有病在身,全家靠由亲戚朋友帮助耕种的六亩承包地生活.2002年3月,因妻子病情严重,急需住院治疗,刘大明便向张民提出了借钱的要求.这让张民有些为难:如果借钱给刘大明,不知他什么时候能还上;如果不借,刘大明的妻子急等着钱看病.这时,刘大明主动提出,如果张民能借给他一万元,愿用耕种的六亩土地作为抵押.张民接受了刘大明的意见,双方就此签订了书面的借款协议.协议约定:刘大明借张民人民币一万元,一年内归还.刘大明用自家承包经营的土地六亩作为抵押,到期不还,土地归张民耕种.  相似文献   

8.
李立三一生大起大落,他是一位历尽磨难而且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有中国名也有俄国名,有化名、笔名一大串.他生前曾两次被捕入狱,人们为他开过三次隆重的追悼会.他结过两次婚,有两个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妻子.本文只侧重介绍他与第二个妻子李莎的风雨人生路.  相似文献   

9.
万长寅老人是九师一六八团一名普普通通的老人,但他有一个特殊的家庭,妻子瘫痪在床多年,一个冬天都窝在家中,春天来了,万长寅骑着三轮绕着乌什水镇缓缓而行,录音机放着河南豫剧,妻子彭玉芳安静地坐在车上,这是他们最幸福的时刻. 笔者来到万长寅的家,一进门万长寅老人正要给瘫痪在床的妻子喂饭,77岁的老人用两手抱着妻子放在椅子上,接着把饭菜放到桌子上,开始喂妻子早饭,万长寅说妻子不能吃硬的食物,每天熬点稀饭,溜点馍馍,就这样一口一口地喂,耐心、细致,吃完饭,蒸好的苹果端了上来给妻子吃.15年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点点滴滴汇成岁月的长河.  相似文献   

10.
海澜 《廉政瞭望》2007,(3):22-23
他是研究犯罪心理学的著名学者,在家里却是“女皇”妻子的臣仆。在妻子的淫威下,他一次次挪用公款给她炒股。他能深刻解剖别人的犯罪心理,对自己与妻子犯罪的心路历程却无能为力……  相似文献   

11.
爱的诺言     
2011年9月21日,作为兵团第二届道德模范的农七师一二三团退休职工张庆龙,又获得全国第三届道德模范提名奖.然而由于妻子需要做更换心脏起搏器的手术,他坚决地推辞了参加颁奖晚会的邀请,陪护在妻子病床前.同样是在医院,同样是在病床前,49年前,张庆龙紧紧握着妻子的手说:“无论花多少钱、住多长时间医院,只要能把你的病治好,再苦、再累,我都心甘情愿.”在之后的近18000个日日夜夜里,张庆龙凭着对妻子深沉的爱和执着的坚持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相似文献   

12.
男婚女嫁、生儿育女本是人之常情.然而,家住南江县九角山下的青年王大君眼看自己就要成为人父之际,妻子张小倩却偷偷做了流产手术,一腔希望顿时化为泡影.悲愤之余,他毅然走向司法部门,向妻子追讨生育权.  相似文献   

13.
谷雨过后,进入草木生长的旺季,护林员林富春也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记者采访的时间只能约在晚上,他白天的时间太紧了. 林富春是宜宾市高县月江国有林场罗家岩工段段长.说起这个工段,其实在编工人只有他一人.常年陪伴和协助他的是他的妻子.  相似文献   

14.
在六师,提到户文显,几乎无人不晓.今年53岁的户文显是六师响当当的"名人"…… 兵团"淘金"成就致富梦想 1994年4月,在河南老家四处打工的户文显,想给妻子和孩子一个安定的家,不远万里来到共青团农场二连.当年刚到连队时,他和妻子到处打工,一年忙忙碌碌下来勉强才挣了1000多元,一家人的日子捉襟见肘,他心里当时感觉很迷茫.就在户文显一家人愁眉不展时,连队干部及时为他送来了米、面和清油等生活用品,并给他送来了10多本农业种植管理书籍,鼓励他在农场连队发家致富.  相似文献   

15.
妻子种地、丈夫养鸡,夏天住团部、冬天住师部.农九师一六六团五连职工吕玉明和妻子赵启凤是典型的生活、工作"两栖"家庭.吕玉明养鸡的地方就在通往七连的路边上,路边的树林内侧用纱网围出了一个占地10余亩的临时圈,圈内清一色的青脚麻鸡.吕玉明告诉我们说,他的主要任务是养鸡,妻子的主要任务是种地,两口子致富路上各有重点,而且收效都很不错.吕玉明说,他养的这群鸡苗是今年5月份从乌鲁木齐市正大集团买回来的,一共购进了3500只鸡苗,每只4块钱.按照正大集团的要求,鸡苗生长的前三天温度必须保持在36摄氏度左右,而且这三天是最关键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个人从洪水中救起妻子,孩子却被淹死了。事后,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他做得对,妻子活着还可以再生孩子;有的说他做错了,因为妻子死了可以另娶,孩子死了却不能复活。他们问这个人在救人时是怎么想的。这人答道:"我什么也没想。洪水袭来,妻子在我身边,孩子离我太远,救上妻子,孩子已经被洪水冲走了。"大家听后一片唏嘘,如果当时他稍有迟疑,可能一个都救不了。  相似文献   

17.
曾锦春出事了.前些日子,他,他的妻子、儿子、女婿、司机被湖南省纪委的五辆车带走了.  相似文献   

18.
正一提到李根稳、胡风夫妇,二师一二九团十一连的职工都会竖起大拇指:他们夫妻恩爱的事迹被连队传为美谈。2010年妻子胡风突发脑溢血导致身体偏瘫,卧床不起。但李根稳没有放弃妻子,他经常同妻子沟通、交流谈心,鼓励妻子,天塌下来,还有他顶着,再苦再累他都不会放弃。每天,李根稳除了到地里劳作,还要回家照顾妻子,没有一句抱怨。他的坚持和不放弃给情绪低落的胡风带去了希望,在妻子胡风的心里注入了一股暖流。  相似文献   

19.
出身贫苦的他,大学毕业后,在妻子倾心支持下,仕途得意,一路青云。后来,因包养了一个按摩女染上艾滋病。幡然醒悟的他良心发现,为了不让自己的病传染给妻子,借故找茬要与妻子离婚。谁知,不堪折磨的妻子一怒之下下了毒……  相似文献   

20.
在漫长的革命征途中,任弼时留下了他那深深的足迹.与他相随的,还有一个孱弱但又坚定的身影,那就是他的妻子陈琮英.他们夫妻感情深厚,甘苦共尝,携手并肩,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堪称夫妻楷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