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5 毫秒
1.
陈莹 《传承》2014,(9):64-65
践行问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根本问题,而认同缺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大障碍。只有符合群众心理规律的核心价值观,才能成为大众的价值引领和价值追求。引导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加强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认知,营造群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环境,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生活的内在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常生活作为个体再生产的各种活动,包括和渗透着文化价值,是价值观形成的根基,一个社会主流价值观影响力的大小,直接取决于它与日常生活的融入和引领的程度。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主要偏重于非日常生活领域,忽视了日常生活,致使核心价值观建设出现了偏差,日常生活化成为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并不意味着核心价值观消极地去适应日常生活,也不是日常生活失去自己的独立性完全被核心价值观所统摄,而是核心价值观在以日常生活为基础的同时,充分发挥其提升和引领作用,实现日常生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关键在于要大力提升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建设未能足够重视"人的需要"维度,难以应对市场经济体制下多元需要格局的冲击和挑战。因此,在加强思想教育和文化宣传的同时,要以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为指导,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现实根基,以引导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丰富的多层次需要为主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建设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广泛接受和认可,并内化为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与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充分发挥其引领社会思潮、凝聚价值共识的强大功能。  相似文献   

4.
管必英 《人民论坛》2011,(10):74-7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旗帜和灵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转化,走进群众、走进生活,使社会成员的价值观逐步内化为价值追求,外化为行为自觉,必须全方位、多渠道、多路径拓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领域和渠道。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建设释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旗帜和灵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转化,走进群众、走进生活,使社会成员的价值观逐步内化为价值追求,外化为行为自觉,必须全方位、多渠道、多路径拓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领域和渠道。  相似文献   

6.
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来源于日常生活又高于日常生活的系列价值理念追求,是我们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日常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核心价值追求。"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和全社会提出的明确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真正落实到日常生活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指导作用。当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践行的难题和困境。社会舆论领域出现的一些噪音、杂音,使得社会  相似文献   

7.
积极培育和践行以"三个倡导"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文章以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理论为视角,探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关键,以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和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8.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日常生活不仅是其重要土壤,也是其核心居所,只有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生活的有机融合,才能有效发挥其引领与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9.
家风建设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对家风建设有着价值引领的作用。当前,我们应加强家庭日常生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度,在家风家训的塑造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大众传媒强化家风建设的舆论引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贯穿于家风建设的价值主线。  相似文献   

10.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和文化追求,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政治课题.然而,当前社会转型期多元文化和多种价值观的冲击和碰撞使这一建设面临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因此,要更加自觉、更加清醒地运用文化这种“软力量”,以更高的文化自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整合,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从而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命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以文化形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文化的独特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形,社会主义文化有魂,二者互生共赢,具有重要意义。文化育人特性、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文化培育核心价值观的历史经验说明了以文化形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行。运用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增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性,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生力和吸引力。要遵循文化创作和传播内在规律,使文化更好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润物无声。  相似文献   

12.
以文化形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文化的独特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形,社会主义文化有魂,二者互生共赢,具有重要意义。文化育人特性、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文化培育核心价值观的历史经验说明了以文化形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行。运用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增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性,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生力和吸引力。要遵循文化创作和传播内在规律,使文化更好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润物无声。  相似文献   

13.
杭州开展“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已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实到日常工作中,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使核心价值体系落地生根。用八个字总结就是“吸取、提炼、沟通、引领”。吸取,即从生活中吸取,从身边吸取,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泸州市以孝德文化为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中的成人札、婚礼、寿礼和葬礼,通过“规范一套流程、用好两种力量、实现三大转变”,激发群众“道德自觉”,构建社会“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15.
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实践所提出的亟待解决的时代性课题。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接受程度,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力、凝聚力和引领力的实现。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需求来源于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这两个方面。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坚持制度性、普遍性、民族性、崇高性、方向性的基础上,注意其思想内涵、价值认同、中国特色和语言表达。  相似文献   

16.
王健 《前沿》2013,(17):155-158
内蒙古农村牧区各民族群众的价值观正在发生着新旧交替、多元并存的巨大变化,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的特征。在构建新农(牧)村中,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统领农牧民价值观的整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农牧民的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17.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围绕人民群众展开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体现着唯物史观的人民主体思想.人民群众是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主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人民群众作为主体广泛参与.同时,人民群众作为现实的历史主体,其社会意识并不是自发反映时代发展的要求,如何形成正确的价值自觉有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关键在于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体现.  相似文献   

18.
核心价值观与道德生活价值观之间尽管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二者也有着显见的区别。核心价值观所反映的是制度层面的东西,而道德价值观所体现的是人们日常生活规范层面的东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体现,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人民的承诺、对人类未来前途命运的把握、对历史发展方向的定位。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要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要求,而不能将其与作为人民群众生活伦理规范的道德生活价值观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对于广大农村基层群众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普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当前价值观多元态势下发挥主流意识形态凝聚力的现实需要,也是当前农村社会结构快速转型期强化政治整合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民族复兴需要精神引领,大国崛起需要文化支撑,社会和谐需要价值认同。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时代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是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而提出的历史性课题,这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