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必武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一生功勋卓著,可他从不居功自傲。他曾把自己比喻为:一块破布;跑龙套的;敲边鼓的。他说:“我是一块破布,党要我做抹布,我就做抹布。你看它不起,你现在不是正用它抹桌子吗?抹布也需要的哟!”“演戏时,元帅呀、大官大场,有四个拿小旗子的紧随其后,这  相似文献   

2.
正唐朝的娄师德出名,是因为一句成语:唾面自干。这个事儿,说的是他做宰相之时,弟弟做了代州刺史。临别时,他对弟弟说:"你看,我们两个,一个做了宰相,一个又做州牧,明摆着是遭人嫉妒的事儿,你看你怎么做,才能周全呢?"弟弟说:"如果有人吐我一脸吐沫,我自己把它擦干就是。"娄师德说:"我担心的就是这个,人家啐你,就是生你气了,你擦干,就是拧着他。记住,不能擦,等它自己干好了。"  相似文献   

3.
《廉政瞭望》2012,(4):33-33
因为擦桌子,吴思和吴方有过一次“道德讨论”。 吴思,大家都知道,是“潜规则”一词的发明人。吴方,则是吴思大学里的同班同学。当时,吴思是班长,吴方是副班长。副班长吴方喜欢擦桌子。他到教室后,先给自己擦,随后给前后左右的同学擦,有时还擦全班的。次数多了,班长吴思就有点不舒服。他怀疑吴方这么做,是否矫情,是否虚伪,或者另有所图。  相似文献   

4.
课间,值周班长小文气冲冲地跑来找我:“老师,小刚又捣乱,他把桌子踢得乱七八糟,涎水吐到地上也不擦,我实在不想和他同桌了。”唉。又是小刚,这孩子好欺负同学,又不讲卫生,同学们都怕他,都不愿意和他同桌,这孩子该怎么办呢?中午,我来到教室做课前准备,学生一见我便叽叽喳喳地告起状来:“小刚又打我。”“小刚乱翻我的书包。”“小刚骂人。……一听到这个令人头痛的名字,我的火气就禁不住直往上冒,刚想把他找来训一顿,这时,上课铃声响了,我只得强压怒火进行授课,然后安排学生开始做练习。课堂上,我准备给学生当面批改作业,不巧的是,我发现自己…  相似文献   

5.
我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看了《党建》杂志开展的“三问”讨论,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位生活在我们身边的老共产党员。老人叫王遐方,是总参兵种部北京第八干休所离休干部。他12岁参军,15岁入党。王老说,当时,介绍人和我谈,你入党就是党的人了,要做英勇作战的模范,要做努力学习的模范,要做团结同志的模范,要做遵守纪律的模范,要做群众工作的模范,用这五个模范来规范自己。这五个模范,我记了一辈子,也努力做了一辈子。在炮火连天的战争岁月,王老曾先后参加了大小56次战役,可是让他想不到的是,从血雨腥风中走过来的他却因为一…  相似文献   

6.
自己管自己?     
偶尔从报上看到河北省检察院检察长与李真的一段对话,忽然对与我等草芥众生距离遥远的“官场”起了一层寒意。李真说:“那时感觉党纪和法律离我太远。我做秘书时,虽说有人管,但没人能监督。我出任河北省国税局局长后,由于这是个垂直系统,总部在北京,离我太远,要管我很难,而地方包括本单位就没人能管我,有时只好拿批评与自我批评,算作是对自己的监督。”检察长说:“腐败之路是死亡之路,要防止滑入这条死路,必须把握自己,管好自己。世界上最可靠、最管用也是最难的就是把握自己、管好自己。管好自己,安全无虞;放纵自己,危险在即。”由此看来,…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水利厅厅长汪洋湖,在对待子女问题上讲过一句发人深思的话:“在子女面前,要做他们的向导,不要做他们的拐棍。”这是汪洋湖为人父的准则,也是他当领导干部的原则。作为三个女儿的父亲,汪洋湖做子女的“向导”,就是要当好她们的引路人,要求女儿和他一样,终生勤奋、一心为民、清廉为官,靠本事吃饭、凭诚实做人,甘于清贫、乐于奉献。他不做“拐棍”,就是不让她们仗着自己的官位捞好处、搞升迁;借着自己的权势使她们成为“新贵一族”。  相似文献   

8.
有妈真好     
男人也会多愁善感,我是说在母亲节前后这几天。一向表情全无、每晚加班的丈夫,今天吃过晚饭后就躺下了,眼瞅着天花板,讲了一个“五一”假日的故事。丈夫说,他领着孩子逛公园时,碰到了娘俩儿。老人头发全白,有70多岁,陪着老人的儿子,是位中年男人,看上去有40来岁。儿子让老人摆着各种姿势,一会儿撩撩她的白发,一会儿整整她的衣服,相机频闪。儿子买了一支冰糕,老人吃了一半不吃了,顺手递给了儿子,接下来应是儿子找垃圾筒扔冰糕,可是,没发生这一幕,儿子把娘剩下的一半吃了。他为什么要吃呢?丈夫问我。像琢磨一篇文章的主题,对生活小事不屑一顾的丈夫这回较了真,也不去加班,躺在床上自言自语:也许那个人想起了小时候,他的老妈嘴对着嘴喂他;或许他是无意识,因为那是他娘。然后呢?我问。然后,儿子拿起一方纸巾,给娘擦了擦嘴,也没有扔掉,而是又擦了擦自己的嘴。这个细节,又让丈夫颠来倒去地说个不停。任丈夫鬼叨念地说吧!我不答腔,也不敢理他,因为婆婆早就去世了,千般情,万般爱,让他到哪里找他的亲娘诉说?男子汉的  相似文献   

9.
有一则寓言,说的是一个官吏在阎王爷面前表白自己,说自己怎样当官不贪污,不要老百姓的钱财。阎王说:“不贪不沾、不吃喝百姓的就是好官,那好,我在公堂上设一木偶,岂不是什么都不要,比你更好吗?”这个官吏又说:“就算我没有功,但也没有过呀!”阎王说:“你只顾保全你自己,为避免嫌疑,怕把自己牵扯进去,对一些谋杀案件竟默不作声。该做的事,怕麻烦,就不去做,这岂不是负国负民吗?当官的没有功就是过。”这个官吏哑口无言,挨了五十大板。  相似文献   

10.
利令智昏     
有人说,贪官并非笨蛋,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聪明着呢,只是没有把聪明用到正地方.这话我信.福建省建阳市原市委副书记李兵就是这么一个人.特剐是他那关于"埋地雷"的比喻,就足以作为他聪明智慧的佐证.他说:"领导干部违法就如同给自己埋地雷,有的是定时的,有的是不定时的,埋得多了,自己都不知道埋在哪里、埋了多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哪一颗会被引爆……"这比喻,多么形象,多么富有哲理,又多么耐人寻味!你能说他这个市委副书记不聪明、没水平吗?  相似文献   

11.
为希望吆喝     
每天清晨6点,酣梦中的我就会隐隐约约听到一个中年男子的吆喝:“买粽子哟——醪糟汤圆——”我已把这吆喝声作为我按时起床的信号,也作为自己不敢懈怠每一天平凡工作的忠告与鞭策。这是一种传统而落后的行商方式,比坐商要辛苦得多。有一天,我在买他粽子的时候,与他闲聊起来。他说,每天从早上6点到晚上8点,他就骑着这辆载有200多斤货物的三轮车沿街叫卖,估计一天至少得骑100多公里路程。我问他一天要吆喝多少次,他笑着说:“没算过,不过我一分钟至少吆喝3次。全天上街14个小时,用于休息的时间不足半小时。”我默算了一下,他一天至少要吆喝2500多次。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他说,他每一次吆喝都是极其认真、卖力的。当我问他生意  相似文献   

12.
有一则寓言很有意思。某天,一只蝎子来到河边,想渡河到对岸去,可是蝎子不会游泳,就向青蛙求助,请青蛙将自己背过河去。青蛙执意不肯,说:“假如游到河中间你蜇我一下,我不就没命了吗?”蝎子说:“是啊,那我自己不也没命了吗?”青蛙一想有道理,蝎子他再狠毒,还不至于狠毒到害人又害己的地步吧,他也总得要命吧。就这样,青蛙背着蝎子向对岸游去,就在游到河中间的时候,青蛙觉得自己脖子上被重重地蜇了一下……在和蝎子一起沉到河底之前,青蛙问蝎子:“你怎么……”蝎子说:“我实在是忍不住了。”无独有偶,猩猩也有个“忍不住”的故事,同样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3.
普通人的2012     
叶倾城 《廉政瞭望》2010,(12):46-46
姐姐当年执意要嫁的时候,爸是掀了桌子的。谁也不知道,姐姐是几时爱上那个西部来的少年。总之,就是有一天,她带他回家,说:“我要跟他走。”爸什么也不肯听,揪着男孩的衣领,要赶他出门:  相似文献   

14.
“好,……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阿Q所喊出的这两句口号,既是他对革命的理解,也是他对革命的追求。吴晗先生曾说,朱元璋革命就是为了要“过当皇帝的瘾”。这是一个最好的注脚:“阿Q革命”者,“过革命的瘾”而已矣!虽然这一切不过是阿Q在土谷祠里的“南柯一梦”,而且很快他也就“大团圆”了,但是现实中此类思维  相似文献   

15.
今年8月19日,榆树市委组织部组织科长赵日新下乡来到秀水镇双庙村。与村干部谈完工作后,他发现村办公室和党员活动室的桌椅、卷柜破损严重,就建议修理一下。村党支部书记说:“这好办,哪天找个木匠修修就行,也就是给两个义务工呗!”赵日新同志一听这话,就说:“请木匠得花好几十元,不如咱们自己动手干。”说着就张罗起来。村干部急忙阻止他,不好意思地说:“即使干也不能  相似文献   

16.
刘义麻将打得好。这是他自己说的,她妻子却对此很不以为然。 “管啦,管不了。”她说。当初刘义是小队长,大小也算是个干部。“村里的干部凑到一起,也没事儿干,就得玩。”说这话时,刘义一脸的无辜, “说实话,我对当时的村领导就没什么好印象。” 问他现在为什么不玩了?他说:现在政策好,领导也  相似文献   

17.
常听人说:“现在办事的关键还是靠关系,××领导我很熟,关系不一般,有事情找我。××老板是我的铁哥们儿,有事儿就开口,一定摆平……” 人生在世,谁也离不开与人交往。要交往就必然离不开工作圈、生活圈和社交圈,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圈”。然而,交往有正常的,也有不正常的,要防止不正常的交往,就必须从净化“三圈”开始。许多腐败分子都是从“三圈”开始,从而成了阶下囚。 一日净化工作圈。就是要建立纯洁的同  相似文献   

18.
忆胡绳同志     
一新华社播发的《胡绳同志生平》中使用了“少年早慧”四个字,这是很少见的。这四个字用在胡绳同志身上十分贴切。今年春节,我到他家去。他的秘书、也是儿媳的黎钢在座,说到她陪胡绳去看望夏衍时,一进门,夏衍就说:“神童来了。”黎钢说:我这才知道夏衍同志他们把胡老称做“神童”。夏衍和胡绳三十年代中期都在上海从事左翼文化活动,但两人年龄相差十八岁,所以夏衍完全有资格把胡绳称做“神童”。“神童”,我想也就是“少年早慧”的意思。我听胡绳讲过他早年的事情:他的父亲是个半新半旧的师范毕业生。胡绳入学前,父亲教过他两年,读的是古文…  相似文献   

19.
“三个想一想”是江泽民同志在广东高州市领导干部“三讲”教育会议上提出的。他说:“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好好想一想,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官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想正确了,我们就能做到一身正气,堂堂正正。”这是一个严肃的课题,这是向全党领导干部提出的一份政治问卷。这份政治问卷需要每一个领导干部做出自己的回答。而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等就是党员领导干部队伍中正确地回答了“三个想一想”的典范。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躺到床上准备睡觉时,总会快活地大叫一声:“不得了啦,讨债的又来了!” 用“奇人、奇事、奇招”来概括毛泽东的养生习惯,那真是再恰当不过了。而按毛泽东自己的话来说.他跟医生的关系长期以来也是“三分合作,七分不合作”的。保健医生们经常会听到他说这样的话:“要是都按照你们说的去做,那我就没得活了。”有时候脾气上来,他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