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造》2010,(5):62-63
如今,“钱”让中国老百姓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生存状态,一半的人认为,赚到钱才能“赚”到幸福。  相似文献   

2.
资料     
美国企业家同中国经理打交道的“三秘诀”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在中国的合资公司——上海郎讯科技公司总经理尼科·比杰斯称,该公司之所以在中国经营成功,是因为他总结出同中国经理们打交道的三个“秘诀”。第一、必须向中国经理们表示,你到中国不是为了捞一把就走,而是为了长远利益。他们如果发现你想把容易赚的钱赚到手就走,就会不再理你。第二、合资公司带到中国的技术不能落后,并要注意更新。第三、在高技术投资方面还要吸收中国人精打细算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舅舅,一个老实巴交的山里人,没见过大世界。听父亲说,70年代初,舅舅一大家子人,加上地处贫困的山区,家里几乎揭不开锅。有一天,他试着把门前树上的柿子提到集市上去换点油盐钱,结果被驻村工作队当作资本主义“尾巴”揪住,批了好一阵子。后来,世道变了。舅舅的第一次“大胆”是奔忙于山区与集镇之间,贩藕、贩芝麻、贩牛、贩猪。仅两年工夫,他腰里有了几个钱,也摸到了经商的门道,创办了一家农工商公司。他起早贪黑忙着购货,抓销售,两年间又赚了不少钱。舅舅的第二次“大胆”是在1986年,他决定把家搬到集镇去住,一心一…  相似文献   

4.
湖北仙光日化公司是仙桃市一家大型民营企业 ,公司主要经营仙光牌鞋油、皮衣光亮剂等 ,已跻身全国最大 5 0 0家私营企业第 30 5位。仙光日化公司走向成功的经验很多 ,其中有一条根本的 ,就是仙光人注重寻找文化和经济的最佳结合点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形成独特的企业精神 ,以笔者的管窥 ,对仙光企业文化作如下粗略的分析。   一、仙光企业文化的主要特征(一 )仙光企业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改造仙光日化公司的总经理姜泉当过教师 ,崇尚中国传统文化 ,堪称当代儒商。在经商手段上 ,他讲求信誉 ,发誓“不赚一分昧心钱” ,恪守“君子爱财 …  相似文献   

5.
1、能借钱——穷人的创业之道 老孙是广东雷州一个老实农民,但喜欢做生意,总觉得自己是个生意人。但直到40岁,老孙才赚够了自己用来创业的资本金,他用这笔钱买了辆摩托车,在雷州城里做起了生意,他的生意其实就是在街边搭客。在雷州城的措客仔中,老孙差不多是最老的一个,也是最赚不到钱的一个。  相似文献   

6.
著名收藏大家马未都,在收藏界素有口碑,他总是能淘到别人淘不到的古董,买到别人买不到的宝贝。他成功的秘诀在哪里?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懂得“让利”。他在遇到自己中意的古物的时候,也会砍价,但不会大砍,更不会砍到让卖者无钱可赚的程度。恰恰相反,他会根据自己专业的判断,在得出一个合理价格的基础上,再主动加一些,让对方多赚一点...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司法实践领域,以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作为刑事案件立案、起诉的数量是微乎其微。对该罪主体特征中“国有公司”、“国有企业”、“国有公司、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国有公司、企业及其上级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等概念进行梳理,对犯罪主体范围严格划分,有益于增强该罪在司法实践中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潍河 《公民导刊》2008,(11):38-39
作为学者型高官,农业部农垦局副局长兼农业部产业化办公室副主任丁力的受贿特点与众不同。他在接受企业贿赂时将“黑金”包上“红纸”,变成他为企业宣传的“劳动报酬”。他认为这些钱变成“红包”后,是他理所当然该拿的钱,不属于刑法所管辖的范畴。因此。无论在双规期间还是在法庭上,丁力都坚称自己没有受贿。然而,“聪明”的丁力,最终没逃脱法律的惩罚。因为,拿钱不办事照样算受贿。  相似文献   

9.
一片叫卖声中的国有小企业江一帆前些年出卖国有小企业,而且“靓女早嫁”的“经验”传播甚广,现在则出卖国有小企业已蔚然成风。北方某地,有人提出要卖国有好企业,“不要等苹果烂了再卖”。某地负责人把国有企业卖光了,异地升迁,又搞“零点出售”──不要钱出卖国有...  相似文献   

10.
企业青工业余时间在干什么?带着这一问题,我们在多家企业的部分青工中进行了走访调查,发现如今青工的业余生活多姿多彩,其中尤以“四忙”现象最为突出。 忙赚钱。方圆是企业的一名运转维修工,素以眼活“会赚钱”而闻名。前几年在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时,他就开始“折腾”了,先是倒摩托贩啤酒,后又做冷饮收芦笋,很赚了些钱。这不,小城首家“证券交易所”刚开张,他就提了5万元去开了户,一下班,为股市的涨涨落落、低进高出忙得不亦乐乎。社会发展了,消费提高了,有限的工资难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于是,辛苦忙碌为赚钱,成了为数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明确了现代企业存在的社会形式是“规范的公司制”,是面向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  相似文献   

12.
黄豁 《协商论坛》2007,(3):38-39
一个资产上亿元的老板自愿到偏僻贫困的农村当“村官”,用管理企业的经营理念去实践新农村建设。他不是农民,经营的企业与“三农”也不沾边,有人说他是“钱多了没处花”,也有人说他是“跟自己过不去”……他担任村党委书记半年来,个人垫资300多万元,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和群众生活条件,不仅带去资金、市场等资源,而且带去了更多新的观念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近日,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就国有大中型企业“三讲”学习教育活动做了重要讲话。 他首先谈到,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展“三讲”学习教育活动,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要决  相似文献   

14.
陷阱一工作当诱饵骗人先掏钱经典案例:北京科技大学的学生王宇说,有一天下午他打开自己的邮箱时,发现了一封来自广州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来信,其大概意思是:企业看到他的个人简历之后十分满意,已决定录用他,并为他建立了个人档案,今年毕业之后即可到该公司上班,工资待遇每月3000元。但公司先要向他收取200元的抵押金,让他尽快汇到公司的账号上。“当时看到要交抵押金时,我确实犹豫了,但是转念又一想,不能因为200元钱而失去这么好的机会啊,所以第二天我就把钱汇过去了。当我随后打那个公司的电话询问钱是否到账时,发现所有的电话不是关机就…  相似文献   

15.
卖报人     
《创造》2006,(4):36-37
卖报纸在许多人看来等同于失业.但王吉美喜欢这份工作.“卖报纸是赚不了多少钱。可是自由。”  相似文献   

16.
在一些大城市.有人推出了专门针对有钱人的私人服务.这种算是职业也算创业的工作,不用看老板的脸色行事.不用开店办厂,也不用特意投资,赚的完全是无本万利的“手艺钱”和“智慧钱”。  相似文献   

17.
王廷江,这个一辈子只上过半天学,下午因要交书本费而交不起,只好辍学的人,从14岁起,就干起了青壮年的苦力活。刚满18岁的他就当起车夫,拉着排车,走南闯北,一干就是10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拿出拉车攒下的1000元钱,联合7位农民,开始经营日用百货和陶瓷。靠着辛勤的劳动,他很快成了先富起来的人。没钱的时候,王廷江一门心思想钱,甚至给儿子取个乳名叫“钱义”。钱赚多了,他倒慢慢把钱看淡了:“人没钱不行,但不能钻到钱眼里,光认钱不认人。”村里谁家老人生病,他送上几百元,几千元。集体办学、修路,他捐上几万元。…  相似文献   

18.
两家国有公司,在旁人看来生意做得 红红火火,可是领导这两家公司的总经理 却向法人股东汇报说连连亏本,她为此苦苦支撑,股东们怕背上沉重包袱,一个个 把股份“退”给公司。不料在另一桩案子 调查中,检察官发现这个女能人原来是个“千万富婆”,公司的财富都转到她名下 了。可是对自己拥有这么多钱,她却又感 到莫名其妙。2004年11月底,南宁市中级 法院以贪污罪判处这名“千万富婆”有期 徒刑15 年。 能干女处长当上两家公司“老总” 1995年,广西农垦局改制,人人都感 到了生存的危机,于是各个处室纷纷想 办法搞创收。时任经贸处处长的邱邕萍 …  相似文献   

19.
迎风弄潮竞香争艳──威海群芳谱赶洋“集”的威海女波子都说老外的钱难赚,可这也得分谁来赚不是?威海外贸土产公司总经理兼党支部书记杨震华,手提“土产”赶洋“集”——楞凭货好点子多肯吃苦,把个成立仅两年的公司,发展成一个年创汇500万美元,利润150万元,...  相似文献   

20.
做什么生意才能赚钱,可以说是不少生意人绞尽脑汁的一个难题。多数人都认为赚“想赚钱的人”的钱,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实际上,想赚钱的人一方面是经营者,另一方面也是消费者。不少想赚钱的人的生意,依赖于另一些人的生意,只要能满足想赚钱的人的经营或消费的需求,就完全可以赚想赚钱的人的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