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称全国扶贫状元的民革党员陈济生,十一年来为消除贫困推广饲养鲁西高腿小尾寒羊(简称鲁羊),走遍了中国16个省的97个贫困县,建立了58个联络点,办班逾千期,义务为13万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成功地使鲁羊进入数十万农户家,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达4亿多元。他的扶贫成果使千百万贫困人口受益,赢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本文题目“扶贫攻坚壮心不已”八个字,即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何鲁丽,为他所著《鲁西有角高腿小尾寒羊的饲养》一书所题的词。  相似文献   

2.
到2000年,我国要消除贫困,不使贫困跨入21世纪。这是我国1993年4月制定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主旨。这一计划要求用7年时间解决我国8000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大课题。 今年是“国际消除贫困年”,也是我国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第三年。这组专题报道,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刘明祖、江西的萍乡市、陕西的延安地区如何结合本地实际,抓扶贫工作的思路和做法,相信对各地的扶贫工作会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谢斌  杨晓军 《理论导刊》2023,(1):82-87+119
2020年脱贫攻坚取得胜利以后,我国治贫阶段进入“后扶贫时代”,扶贫工作重心也由消除绝对贫困进而转向相对贫困治理。当下,乡村振兴仍然聚焦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总目标,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突出最首要的问题便是相对贫困治理。从政策协同理论的视角看,相对贫困治理与乡村振兴在协同主体、协同内容与协同机制三个维度具有内在逻辑关联。为此,可通过主体协同共治、内容衔接共通和机制协同互促的方法来促进其有效协同,并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多维识别标准、统筹城乡相对贫困治理、转换“输血”扶贫模式等四个层面的政策选择来提升贫困治理效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4.
《瞭望》2000,(38)
组织东部13个发达省市与西部10个贫困省区之间开展东西扶贫协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扶贫决策,是邓小平同志倡导的“共同富裕”理论和“两个大局”思想的具体实践。 1994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明确指出: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和广东、江苏、浙江、山东、辽宁、福建等沿海较发达的省,都要对口帮扶西部一两个贫困省、区发展经济。1996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组织经济较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扶贫协作的报告》,正式部署了由北京帮…  相似文献   

5.
贵州是贫困问题最突出的欠发达省份。调查贵州贫困群体对农村扶贫政策及相关扶贫服务项目的具体评价,以及帮助贫困受助方摆脱贫困所产生的因素等,对从扶贫受助方的视角来考察农村扶贫攻坚工作成效有着典型意义。在此基础上,完善扶贫工作制度建设、建立行为约束机制,使受助方参与扶贫项目过程,均可获得更加开阔的理性认知空间。  相似文献   

6.
十年前,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当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我们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理论基础,指导我们把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21世纪。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在本世纪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如何用“第一生产力”向扶贫工作注入新内涵,从而提高扶贫工作的科技含量,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把扶贫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新课题。一、扶贫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贫困是落后的同义语。贫困地区相对富裕地区,由于物质财富短缺会造成各种落…  相似文献   

7.
2012年4月,山东省省委组织部从省直机关单位和企事业单位中选派582名优秀党员干部作为"第一书记"到贫困农村抓党建促脱贫。这是山东省省委省政府对农村扶贫攻坚工作的创造性尝试,是"行业扶贫""单位包村""干部下乡"三者的有机结合,该政策极大的提高了政府扶贫的"瞄准精确度",是对新时期我国农村扶贫工作的一次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自"第一书记"政策实施以来,该政策为贫困农村带来了重大的变化,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农村的经济发展条件,推动了贫困农村的基层党组建设,赢得了当地村民的一致认可。  相似文献   

8.
地处乌蒙山区腹地的云南昭通市作为全国18个集中贫困片区之一,11个县区中有10个是国家重点扶持县。“八七”扶贫攻坚虽已取得很大成绩,但因生态贫困、财政贫困、文化贫困、生活贫困“四重贫困”交织,产生了一系列互相掣肘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8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工作,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到1992年底全国农村的贫困问题已经明显缓解,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已经减少到8000万人,占全国农村总人口的8.87%。为进一步缓解农村贫困问题,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国务院决定“从1994年到2000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7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目前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一场难度很大的攻坚战。为此,1994年国务院制定和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并强调…  相似文献   

10.
在今年6月份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国家主席江泽民指出:“到2000年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是党和政府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不论今后两年扶贫攻坚任务多么艰巨,全党全国都要同心协力啃下这块硬骨头。”这充分表达了全党全国如期完成扶贫攻坚任务的决心和信心。为了加大扶贫开发的力度,在近年来不断大幅度增加扶贫投入的基础上,中央再进一步把扶贫资金从去年的184亿元增加至今  相似文献   

11.
摆脱贫困的伟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瞭望》2000,(51)
2000年11目 30日这一天,距离我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完成还有30天,本刊驻贵州、山西、青海记者,分别走入三个贫困农民的家庭,感受他们的生活,感受他们的贫困,和为了摆脱贫困作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经济的贫困只是外在的表现,思想观念的贫困则是内在的根源。如果不首先解决这种内在的思想观念上的贫困,那么,我们的扶贫开发就会事倍功半,长期处于缓慢爬行的落后状态。因此,贫困地区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扶贫取得显著的成效,就必须首先针对“观念贫困”这一实际,坚持扶贫扶志,治穷先治愚的方针实施“观念扶贫”工程。 “观念扶贫”就是联系贫困地区观念贫困的实际,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振奋精神,打开思路,找准出路,为扶贫攻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与沿海和内地发达地区相比,我们最重  相似文献   

13.
扶贫贷款“嫌贫爱富”,这是记者在川、陕10多个市、县采访时听到最多的抱怨。 自从《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发布后,扶贫贷款资金的使用方向由“八七”扶贫攻坚时期主要强调直接到村到户,调整为支持能够带动贫困人口增加收入的种养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农产品加工  相似文献   

14.
改善民生、消灭贫困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消灭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我国精准扶贫进入攻坚期,要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农村全部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必须通过动员社会力量走中国特色社会扶贫道路,促进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15.
《民主》2020,(5)
正2017年8月,民进湖南省委会出台《关于协助民进中央在湘设立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定点观察窗口工作指导意见》,决定设立29个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定点观察窗口,其中县级3个、村级26个。两年多来,民进湖南省委会和各市委会将定点观察窗口作为脱贫攻坚民主监督的"前沿阵地",注重贫困村与非贫困村的对比观察,注重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省扶贫部门对定点窗口的支持,通过"解剖麻雀"式深入调研,探索出一条"以  相似文献   

16.
大西南农村的贫病困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确定后,全社会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因为中国人口的大多数是农民, “三农”问题解决不好,很有可能拖全局后腿。农村的发展怪圈多。本刊上期曾报道了如何突破黄宗羲定律的怪圈,涉及的是农民税费负担改革的话题。本期的报道又提出了农民因贫致病、因病致贫或因贫返病、因病返贫的怪圈,如何走出这个怪圈,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实践探索。 贵州、广西、四川、云南、重庆五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位于我国西南地区,这里山多地少,农民人口多、比例大,大部分群众生活困难,是我国最大的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前不久记者对五省区市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调查。总的来说,农村医疗卫生状况较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基层卫生机构得到发展,各族群众看病拿药日益方便。但在不少地方,许多农民根本无钱求医问药,小病拖成了大病,大病拖成了绝症,又因贫致病、返病。疾病、贫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恶性循环。主管官员、基层干部、卫生人员一致呼吁:治穷当治病。西南地区以及全国其他一些比较贫困的地区要帮助这部分贫病交加的农民解决贫困问题,首先应该把医疗卫生工作做好,把“医疗扶贫”纳入扶贫攻坚的重要内容中来。  相似文献   

17.
何伟  刘彤 《瞭望》2020,(1):38-40
广西崇左市龙州县位于中越边境,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走进龙州县扶贫办主任黄华山的办公室,“2019~2020年脱贫攻坚作战图”的大牌子吸引了《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注意,龙州县在2018年8月已正式脱贫摘帽,但这里的脱贫攻坚依然热火朝天。作战图列着“全县贫困状况分布图以及年度减贫情况”“龙州县脱贫攻坚指挥部以及各乡(镇)脱贫攻坚主战场主要负责人”等内容。崇左市委常委、龙州县委书记秦昆说,虽然龙州已实现脱贫摘帽,但并不意味着扶贫工作画上了句号,扶贫产业的后续发展、脱贫成果的巩固和提升等任务依然艰巨繁重。  相似文献   

18.
省委党校定点扶贫的五寨县韩家楼乡,是国家级贫困乡。三年来的扶贫攻坚,不仅使韩家楼乡整体脱贫,而且向建成小康乡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扶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一条是始终不懈地坚持以党建为龙头,以党建促脱贫,造就一支懂经济、抓管理、于事业,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干部队伍,这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根本。一、抓好乡村两级班子建设,是扶贫工作的根本韩家楼乡位于晋西北高寒地区,1995年农民人均占有粮食296公斤,人均纯收入150.2元,确定为我省492个贫困乡之一。贫困乡村所以山依旧、水依旧、群众生活困…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易地扶贫搬迁有效解决了“山水难育人”的深度贫困问题。“十四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进入以后续扶持工作为重心的阶段,西部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直接关系到我国脱贫攻坚事业的巩固和乡村振兴事业的开局。本文在县域视角下,观察西部地区易地扶贫搬迁的产业转化、身份转化、文化转化,在三种转化之下研究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面临的问题,并据此探索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基于对湘西八个贫困县及其下辖乡、村的扶贫开发调查和定点贫困调研,从我国农村剩余贫困人口分布的地缘性特征以及贫困群体构成以劳动力人口为主的视角梳理和分析了1986年以来的农村扶贫开发政策,重点分析了扶贫资源瞄准和使用偏离扶贫目标群体、扶贫工作重点集中于就地开发建设物质资本以及就业援助政策缺失的问题及其后果,进而结合可持续生计理论框架探寻了扶贫政策取向,提出国家的扶贫资源和项目必须瞄准地缘性分布的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体,把能力建设置于新扶贫开发战略的优先地位,把就业援助政策作为扶贫政策体系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