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国以改革开放为鲜明特征而进入经济大发展和社会大变革的新时期。与此相适应,中国的对外政策也进行了重大调整。进入90年代前后,世界处于新旧格局的大变动时期,邓小平关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也得到进一步充实、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代文学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周晓燕从中国文学发展的行程来看,文学格局的形成趋向是由多元走向一元,这是“五四”以后到70年代末的走向,而从70年代末开始的新时期文学则是形成了从一元到多元的趋向。文学格局从这种单一向多元的流变,是一个十分突出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史实为依据,对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对外战略进行了客观分析与研究,指出: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65年3月莫斯科会议召开,执行对苏“一边倒”对外战略;从莫斯科会议召开至60年代末70年代初,推行“世界革命”(即“四面出击”)战略;从60年代末70年代初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执行“一条线、一大片”对外战略;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执行全方位开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战略。本文认为,中国对外战略贯彻始终的是,坚持维护国家利益,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为世界和平和人类全面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的对外(华)决策过程中,学术界具有独特和重要的作用。从60年代初美国政府开始考虑调整对华政策起,美国学术界就一直参与其事,提供背景情况、分析和建议等。从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起世界进入后冷战时期,美国外交决策的国内外背景发生重大变化,涉及到对华...  相似文献   

5.
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和平发展进入新时期的外交理念,和谐世界已经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最新发展和全球战略的核心内涵。“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有利于进一步改善中国的国际形象;“和谐世界”理念继承并进一步发展完善了新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和谐世界”与“和谐社会”两大理念互相促进,有利于推进国家内部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西方法律文化影响与中国当代经济法制建设※胡鸿高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本世纪七十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也由重视“人治”逐步进入强调“法治”的新时期。中国的法制建设,特别是经济法制建设所作出的努力和获得的成果也十分引人注...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和奠基人,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新中国成立前后,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一切从头开始的开创性事业之一。本文从新中国成立前后至50年代末、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20世纪60年代末到1976年等三个历史阶段的国际风云变幻中,凸现毛泽东对外开放理论和实践的最大特点就是对外建交与对外经贸并举叩开世界大门。他面对疾速变幻的国际环境,以对外建交为前提,以对外经贸为基础,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冲破重重困境领导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8.
试析80年代社会党国际对外政策形成的国际背景陈生洛社会党国际是世界各国社会党的国际性组织,进入80年代以后,它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内容上,突出了和平和发展问题;在视野上,突破了欧洲中心主义,强化了全球意识;在立场上,淡化了意识形态,突出了共同...  相似文献   

9.
孙洪波 《外交评论》2010,27(5):64-75
尽管拉美不是中国对外援助的重点地区,援助却一直是中国对拉美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拉美外交的有效政策工具之一。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援助古巴,不仅是寻求与古巴建交,而且期望在外围地区对美国形成战略牵制。70年代,中国的援助政策推动了中拉建交高潮的到来。八九十年代,在巩固和扩大外交阵地的同时,中国对拉美的援助开始强调“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合作理念。新世纪以来,中国加大了对拉美的援助力度,大型标志性成套项目增多,特别是人道主义救灾援助成为新时期对拉美外交的亮点。中国对拉美援助政策的演变,反映了中国对在拉美利益认知的转变,即从支持反帝、反殖、反霸转向支持独立发展民族经济,从“涉台斗争”转向强调经济、科技和文化外交。中国对拉美援助是当前实现中拉经贸关系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有益补充,也是中国在拉美构建“软实力”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
牛军 《外交评论》2013,30(5):65-81
本文的目的是研究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中期中国对东德、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和匈牙利五个国家的政策的演变过程。中国外交史研究中将此五国称为"东欧五国",这是基于当时的地缘政治和中国对外政策面临的问题而形成的概念,它被当时的对外政策部门用来界定其研究和实施专门的政策,这反映了那个时期中国对外关系的一些特点。通过建立分析框架和揭示该时期中国有关政策的演变过程,表明中国对一些国家政策的变化主要是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与安全战略转变的结果,并不是或主要不取决于中国同这些国家双边关系的状况。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改变了中美苏三国关系的政治基础。在这种背景下 ,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抓住关键环节 ,从缓和中美关系入手 ,调整中国的对外政策 ,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一条线”的国际战略 ,由此改变了中国两面受敌的不利态势 ,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新时代统一战线发展指明了方向.新时代统一战线继承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发展成果,完成了对新时期统一战线的超越.未来30年,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发展必定展现出崭新的形态.随着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由改革开放新时期进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统一战线也由改革开放新时期统一战线转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3.
中国对外经济关系回顾与展望陈兴耀建国45年来,在风云激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我国积极开展对外交往,广交朋友,发展友好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对外关系的新局面。特别是80年代以来,在邓小平同志亲自主持下,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与越南的关系在本世纪70年代基本断绝。在中国70年代末开始进行改革开放时,越南也采取了类似的举措,先后制定了大量的经济法律,来促进本国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马、恩关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论述的伟大贡献及局限;分析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的挫折原因,详细论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以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胜。  相似文献   

16.
建国初期新中国为争取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进行了不懈的斗争.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开始与大批国际组织建立或恢复合作关系.改革开放后,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进入全面、健康发展的新时期.国际政治局势、经济利益及意识形态等因素对中国参与国际组织的历程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中国的国际战略也影响着其对国际组织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夺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毛泽东是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的创造者和实践者。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统战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适应时代变革的、新的统战思想,使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得到丰富和发展。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又在实践中提出许多新观点,作出许多新决策,回答了统一战线工作中的新问题,把邓小平新时期统战理论向前推进了一步。经过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的探索与实践,新时期的中国统一战线,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统战学说,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新时期中国统一战线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的世纪,既有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对统战工作中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必将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时期的中国统一战线理论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所以如此,既是国内社会矛盾发展以及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客观要求,也是国内具备改革开放条件以及利用这些条件的必然趋势。同时,世界形势和平发展,为中国改革开放营造了良好环境,提供了便利条件。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勇敢、睿智、果断抓住了社会发展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9.
30年前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一个伟大的标志性历史事件,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社会不仅由此走出了濒临崩溃的困境,而且经历了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深刻变迁,实现了前所末有的大突破、大跨越和大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浚 《外交评论》2010,27(5):20-34
外援是一种跨国的财政转移支付,这种性质决定了外援是一种跨国的国家干预行为,并成为一种重要的、将援助国国家利益和国家形态延伸至境外的重要工具。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是利用援助的杠杆作用,为援助附加各种条件来实现其政策目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内部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对外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新型国际关系准则,因此,中国的援助表现出了与西方国家及前苏联援助不同的一些特色,不为援助附加任何条件即为其中之一。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中国的援助在非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原因即在于中国的援助实践体现了一种不同的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以及新型的、不同于新/老殖民主义的国家间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