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鄂璠 《党课》2013,(12):117-120
公共服务水平既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吸引劳动力流人的重要因素。2013年1月,《小康》杂志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国公共服务小康指数”调查。总体来说,今年监测到的15个城市公共服务总体水平较去年同期有了明显进步,过半受访者认为自己所在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较去年同期“有一定提高”或“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党建文汇》2008,(11):38-39
2008年9月,《小康》杂志联合新浪网,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快乐小康”进行了调查。参加调查的人数为9616人,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得出2007-2008年度中国快乐小康指数为79.1,比上年的79.6下降0.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党的建设》2012,(9):63-63
《新华每日电讯》日前刊登叶祝颐的文章说,近日,湖南衡阳常宁市宜潭乡部分村民收到一份调查问卷,内容是调查社会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与调查问卷一起下发的,还有一份《社会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测评回答须知》,“回答须知”要求,被问卷人“回答问题时选择一项计9.5分。其余计10分”。目前,常宁市已经要求该乡将下发的文书收回。衡阳市、常宁市已对此事开展整改。  相似文献   

4.
《党课》2007,(1):47-48
小康,最早源出《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而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最早在西汉《礼记·礼远》中得到系统阐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小康思想在中国民间影响深远,成为普通百姓对富裕生活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及其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庄严宣告: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一、小康的提出“小康”这一概念最早出自我国《诗经》,《诗·大雅》中说:“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礼记·礼运》一书中,则把小康作为与大同社会相对的一种社会模式。邓小平最早提出“小康”这一概念是在1979年12月6日,他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  相似文献   

6.
<正>一、平安蚌埠建设工作现状2010年,全省组织开展了群众安全感调查,旨在了解我省群众对当前社会治安的真实感受,为进一步推进平安创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从调查情况来看,蚌埠市群众安全感认同度91.8%,在全省排名倒数第二。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违法犯罪呈现了多样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交通事故概率呈线性增长趋势。就当前情况来看,交通事故已经成为影响群众安全感最  相似文献   

7.
《当代党员》2011,(11):F0002-F0002
在“平安重庆”建设中,大渡口区建成主城首个区级应急避难场所,完善应急预案61套;开展干部大走访攻坚行动,积案化解率达100%,信访总量下降16%;八类主要刑事案件总发案率下降9.3%,群众安全感指数达94.67%。目前,大渡口正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共建“平安示范区”。  相似文献   

8.
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奋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求是》2002,(2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始终站在时代潮流前头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又吹响了向新世纪更高目标进军的号角。“小康”一词,源自《诗·大雅·民劳》中“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礼记》也提到了“小康”,它描绘了古人对宽裕、殷实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但是,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历朝历代都没有真正实现过小康的理想。只是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之后,小康才从理想变成了现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  相似文献   

9.
资政信息     
实现小康需缩小三大差别实现农村城市化在中国实现小康的过程中,最让人感到棘手的就是“三农”问题。国家统计局去年调查显示,还有1亿多人未达到小康。缩小收入差距另外一个影响小康水平的是中国收入差距过大。从基尼系数明显上升看,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比较突出。据胡鞍钢表示,目前中国居民收入实际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5,属于世界上收入分配不平等比较严重的国家。大力开发西部小康,中部则只实现78%,西部更低仅为56%,甚至连重庆市也还达不到小康水平。因此,中国的小康水平从地区分布上看,存在严重的不平衡。要推进西部大开发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小康战略梁文生“小康”一词,最早见于我国古代春秋时期《诗、大雅、民劳》。是指低于“大同”,高于温饱,生活殷实的社会经济状态。邓小平借鉴了我国古代对小康的说法,赋予其新的时代含义。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会见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提出“小康...  相似文献   

11.
魏晔玲 《前线》2013,(1):53-57
“民以食为天”这句老话在百姓那里流传了千百年。有饭吃是老百姓最大的事儿。如今,人们吃喝不愁,这句老话竞变了词儿。“民以食为天”被老百姓戏说成“民以食为忧”。据2012年《中国平安小康指数》报告显示:81.8%的受访者认为,当前最让人担忧的安全问题是食品安全,位列第一。可见食品安全成为了今天老百姓的“天”。李克强同志近日说,我们用30年的时间解决了人民吃得饱的问题,现在必须解决好人民吃得好、吃得安全的问题。并着重说道,企业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相似文献   

12.
《理论与当代》2010,(10):61-61
<正>欧阳海燕在2010年第8期的《小康》上报道:7月,《小康》杂志社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展开了覆盖中国东、中、西部的社会诚信评价调查。  相似文献   

13.
任炳在《前线》(北京)2006年第6期撰文指出,做官是个风险颇大的行当。不少人曾绞尽脑汁研究、探索能不能做个不断“进步”的“平安官”?尽管大多数已经碰壁,但仍有一些人认为已获“真经”,还在身体力行,这就是“不做不错”。何谓“不做不错”?简而言之是:做事难免失误,不做决不  相似文献   

14.
省委八届十次全会审议并通过的《建议》,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从我省加快推进“三化”进程,建设小康湖南、生态湖南、平安湖南和诚信湖南的战略全局出发,描绘了我省在新世纪第二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省政府将根据省委《建议》编制我省“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并提请省人大十届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编制和完善规划草案的时问紧、任务重、要求高,各级各部门要以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好这次全会精神,集中力量,精心组织,抓紧做好规划的编制和完善工作。  相似文献   

15.
30年前,《人民日报》一组“是县委大还是完法大”的调查报道,成为新中国民主法制进程中的破冰之旅。这一提问后来演变成“权大还是法大”,至今还被人屡屡引用。但许多人或许已经淡忘,这个轰动一时并对历史产生久远影响的新闻事件,与河北省沧县的一封群众来信有关。  相似文献   

16.
去年以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把平安青海建设作为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纳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任期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开展“平安青海”建设的意见》,为完成《意见》提出的五项主要任务.实现“五个明显提高”、“五个有效遏制”、“五个防止发生”和“五个90%以上”的目标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工作方案。进行宣传动员。落实各项措施,保证了农村牧区“平安建设”的顺利开展,并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7.
古代“小康”的概念最初由《礼记》而来,是指比“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较低级的“天下为家”的社会状态,后又衍生为“比较安定或宽裕的生活状况”的涵义。现代“小康”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阶段,与《礼记》中的宗法社会的“小康”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战略部署的第一年,也是我县建设全面小康邹平、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的关键年。我们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学赶全国前十强、争当全省排头兵”的总要求,咬定“到2012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6年翻两番、建成全面小康邹平”这一目标,突出“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两大主题,深化“平安邹平、文明邹平、党的建设”三大保障,推进“工业强县、科教兴县、环境立县、城乡统筹”四大战略,  相似文献   

19.
小康,最早源自《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而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最早在西汉《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这以后,小康社会和小康生活,作为一种社会理想,散发着诱人的魅力,逐步走入了寻常百姓的生活用语当中。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把“小康”这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词语,用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并作为二十世纪末的奋斗目标,激发亿万人民的极大热情。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使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1984年,他又进一步补充说:“…  相似文献   

20.
童珮茹 《学习月刊》2012,(14):111-111
“快女微电影”系列在空间性叙事中,从“视…听”两个方面都呈现出了新的特点,能够为微电影创作带来灵感和启发,因此将其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快女微电影”系列影片由十部微电影组成,分别名为《梦游症》、《曼陀罗》、《天亮以前》、《宝贝》、《我愿意》、《小忻黑夜》、《光明骑士》、《果20的48小时》、《在一起》和《安全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