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理论导报》2012,(12):59-59
答题思路: 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  相似文献   

2.
《实践》2016,(5)
正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符太增在全区重点工作重点项目推进大会上指出,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打造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高度统一、协调推进的亮丽风景线,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切实加强用途管制,重点是划定生态红线、耕地红线、基本草原红线和林业生态红线。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重点是完善配套政策。推进"多规  相似文献   

3.
欧阳慧 《先锋》2016,(12):25-28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就是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并据此明确开发方向,完善开发政策,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不仅有利于推进形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增强成都国家中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4.
程宇航 《求实》2013,(5):37-40
绿色发展是一种经济社会自然平衡协调以生态、循环、低碳为特征,追求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其根本途径是创新我国经济的结构基础,全力构建生态产业链。为此,在战略思维上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南,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的文化支撑;要加快建立现代生态产业的技术支撑体系;要全力推进传统产业生态化转型升级;要按照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原则优化生产力布局;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加速上层建筑的责任转变,从而实现低碳发展、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一是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二是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正处在由工业文明迈向新文明的转型期,中国的快速发展遭遇了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和代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理念上的一场革命。十八大政治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要求,要通过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等方面来实现。转变粗放的发展模式,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需要付出更加持久而艰苦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张云飞 《前线》2016,(3):12-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布局,从空间维度提出了一系列生态治理方略,为我国形成均衡、节约、低碳、清洁、循环、安全的生态文明空间格局指明了方向。国土是生态文明的空间载体  相似文献   

8.
秦慧杰 《世纪桥》2013,(1):5-6,25
本文从生态文明建设在党的执政战略中的理念定位、策略定位和政策定位三个方面阐述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举措。阐述了“四大战略”部署“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新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纲领。  相似文献   

9.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不同场合提出了丰富的生态思想。这些思想包括: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双重和谐的生态文明观;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生态生产力观;一切为了人民生态诉求的生态民生观;以"生态红线"为底线,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的生态安全观;实现最严"法治"的生态法治观等内容。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思想,对于我们进行生态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以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和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青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为了紧抓机遇,进入更快的跨越式发展时期,抢抓宁夏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大好机遇,宁夏结合自身发展特点,提出了空间布局的发展命题,尤其是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了《宁夏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把宁夏作为一个城市规划建设,标志着国内首个全省域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上升到法治层面。  相似文献   

11.
正2011年《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发布,按开发方式,把我国国土空间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4类;按开发内容,上述4类主体功能区又可以分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3类[1]。2012年《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完成,湖北省国土空间按照开发方式,分为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三类;按开发内容,分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  相似文献   

12.
刘伯勇 《学习月刊》2013,(14):38-38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资源节约及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和合理利用等诸多方面,赋予国土资源部门更加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深入研究今后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一、要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京山县地处大洪山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是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县,全县有耕地161万亩,农业人口43.8万人,占全县人口68.4%。是全国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县和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县,是湖北省粮食主产县,人均商品粮贡献全省第一。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支持京山农业的稳健  相似文献   

13.
冬洁 《实践》2013,(10):19-19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为了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十八大提出四项任务: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那么,建设生态文明有哪些重要性呢?第一,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的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相协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良好,维护和改善人的生存发展条件,使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为此,  相似文献   

14.
结合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确定新农村产业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高度分散的产业布局和较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农村工业高投入、低产出、高耗费、低效益、高排放、低利用的现象比较突出,环境污染的治理不仅难度很大、而且费用十分高昂。另外,在农村发展工业,往往占用大量耕地或土地,加剧人多地少的矛盾。“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并要求“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以“规范空间开发秩序…  相似文献   

15.
生态补偿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环境污染、资源短缺、资源过度开发等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问题成为理论与实践的关注对象,生态补偿是预防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十七大以来中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十八大又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五位一体”的战略地位.中国经济建设中存在着发展方式粗放、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而生态补偿有利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资源节约、加强生态的恢复与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中重要的政策手段.  相似文献   

16.
生态长廊     
《党的建设》2013,(10):53-53
全国生态红线明年划定 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近日向媒体通报,环境保护部将在认真研究和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在全国开展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力争在2014年完成全国生态红线划定技术工作,出台国家生态红线管控的政策措施和生态红线管理法规,对生态红线区域实行最严格的管控制度,努力构建严守生态安全底线、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3,(14):39-39
要进一步树立先进的生态文明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宁可慢一点也要好一点。要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构建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城镇化体系和生态安全格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要进一步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材、节地技术,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过度和污染排放,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要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力度,加快解决水、土壤、大气污染等突出问题,保护好林地、水源、湿地、湖泊、河流、渤海等重要生态资源,加强对PM2.5的治理,深入实施绿化、美化、净化工程。要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和各项制度,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要进一步搞好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大力倡导节约、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积极开展环保公益活动,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形成人人参与、全民行动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8.
陆睿 《当代党员》2014,(3):30-31
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探索划定生态红线,建立生态功能评估长效机制,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构建完整森林生态网络系统,开展三峡库区流域生态环境建设、湿地生态保护和建设,实施退化生态系统修复,优化山水园林城市景观特色,为市民提供更多更好生态产品,促进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相似文献   

19.
包双叶 《求实》2014,(8):59-63
新型城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发展背景,而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保障和内生动力。上海等一些经济发达城市的实践经验表明,制定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利用国土空间,是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综合考察不同城镇化区域生态承载能力、开发强度和开发潜力的基础上,统筹谋划人口、经济、生态资源的合理布局,才能形成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20.
论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求实》2014,(8)
新型城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发展背景,而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保障和内生动力。上海等一些经济发达城市的实践经验表明,制定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利用国土空间,是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综合考察不同城镇化区域生态承载能力、开发强度和开发潜力的基础上,统筹谋划人口、经济、生态资源的合理布局,才能形成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