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前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着力完善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全面提升联系服务群众水平,切实在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实践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相似文献   

2.
群众工作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政治优势,是党的革命之本、执政之本。国内国际形势的新变化要求群众工作必须具有渗透力;说服力;感染力;凝聚力;引导力;亲和力;文化力和影响力。必须更新群众工作观念,积极探索群众工作理念、思路和工作机制的创新,实现群众工作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秀本质属性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先进性建没的重大任务,保持党的先进性要落实在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当前领导干部在做群众工作,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方面认可度比较高,但问题也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提高领导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必须在认真研究群众工作新变化和群众工作新特点的基础上,找准工作着力点,提高工作水平,强化制度建设,全面提高群众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实际调查研究,深入分析当前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社会新阶层的我国社会阶层构成新变化及其对党群关系的影响,剖析了新时期党加强与不同社会群众联系的基本经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深层原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新形势下进一步密切党同各阶层群众联系的对策建议。文章对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社会阶层新变化及其对党群关系的影响,切实加强党同群众密切联系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是党的思想路线在群众工作中的反映,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最基本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实践党的群众路线,要坚持机关干部下基层、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重视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批评,切实做一些群众关心的事情、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问题,普遍深入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强调必须"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实现党的执政目标、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一项基本要求.群众工作的重点在基层,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也在基层.因此,在基层工作中应引进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方法,广泛吸纳社会工作者,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实效,不断提高党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提高党对人民群众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8.
党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 ,把握当代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推动生产力发展 ;必须认真解决文化建设领域存在的问题 ,在全社会形成凝聚人心、引导民众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必须切实把人们的各种经济利益关系协调好、兼顾好 ,把人民群众的政治权益保护好 ,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愿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坚持好。要进行党的组织结构和领导制度的革新 ,坚持用先进文化塑造党 ,切实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 ,认真解决党内存在的腐败问题 ,并依据新的社会结构变化 ,扩大党的队伍的群众基础 ,才能经得起新的历史考验 ,成为领导中华民族复兴的坚强力量。  相似文献   

9.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这是党的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力量源泉和根本保证。在新的历史时期,世情、党情和国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密切党群关系也面临着许多突出问题和特殊情况。我们党必须顺应社会发展,积极应对挑战,找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增强实际工作的主动性,努力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0.
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分析了进入新世纪党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党的作风建设的现状,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学习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牢牢抓住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一核心问题。首先,要切实建立起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来自群众,党最深厚的基础在于群众,党蓬勃的生命力和发展壮大的生机也在群众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  相似文献   

11.
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城市社区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能够充分了解群众的需求,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功能。近年来,南宁市青秀区基层党组织通过实行网格化服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服务模式、健全群众工作制度,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总体而言,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中与实际工作发展的要求还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问题,当前,要充分分析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中遇到的瓶颈,并积极探索建设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2.
要切实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收到实效,就必须做好群众工作,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代表群众、服务群众、取信群众与宣传群众这四个着力点结合起来,辩证地认识和处理这四个着力点之间的关系。其中,代表群众是前提,服务群众是基础,取信群众是核心,宣传群众是保证。这既是我们党开展群众工作的宝贵经验,也是我们在新形势下迎接挑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是我们党治党的一贯思想。近几年来,我们党对这个核心问题作了反复的强调和论述,这既充分体现了党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也反映了他对党内出现的一些脱离群众现象的深深忧虑。作为一名受党教育、培养多年的企业领导干部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努力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进一步把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充分发挥职工在发展生产、增加业务收入、降低运营成本等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我们石油作业行业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十五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一切工作就无从谈起。党要经受住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就必须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由此可见,加强  相似文献   

15.
组织工作的服务对象是党员、干部、人才和广大群众,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这就决定了要做好组织工作必须依靠人的力量。党的群众路线是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法宝,它能够使我们党始终同广大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只有将群众路线贯穿于组织工作的全过程,才能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从而全面提升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强调,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创新形势下社会管理新局面。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加强党与群众密切联系,是新时期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举措,是一个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引领时代潮流的客观要求;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永葆党的先进性的必然选择;是聚民智凝民力,确保小康目标实现的根本保证。因此,必须清醒认识当前党的群众工作中暴露出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技术两方面问题,以及党自身建设“两大变化”、体制制度、社会文化与生活发展等引发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的新途径:加强队伍建设,打好基础;推进制度建设,营造环境;致力方法形式创新,广辟途径。  相似文献   

19.
群众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执政基础,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执政党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是党抵御执政风险的重要保证。必须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执政党必须善于整合和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积极探索扩大党的群众工作的新路子,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  相似文献   

20.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在满足群众的需要、激发群众的自愿、当好群众的表率三个方面狠下功夫;党的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满足群众的需要越多,激发群众的自愿越广,群众的表率当得越好,群众就越愿意跟党走,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越能始终保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