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离开芬兰将近8年之后重返这个国家,有一种恍若隔世之感。令人感到的最突出变化是外交政治术语的更新:政治家们几十年词不离口的“和平中立外交政策”的口号,被有关欧洲政治和经济一体化的新名词所取代。冷战中求生于东西方夹缝中的芬兰,在苏联解体之后加快了回归西...  相似文献   

2.
熊昊  刘利琼 《理论视野》2008,(10):52-54
本文以俄格冲突和波美反导协议为视角,来探讨近来俄罗斯对西方外交政策的调整。2008年以来,俄罗斯在外交和安全上面临着来自西方,尤其是美国的诸多挑战,俄格冲突爆发和波美反导协议的签订使得俄周边局势更加严峻,此番形势下,调整对西方外交政策成为“梅普组合”的一大抉择。具体而言:对西方实行展示自身实力的强硬外交路线,现实加防御性的外交戈为俄对西方政策的概括。国内外相关绩效的随之显露更促使俄坚持上述强硬政策,而且矛头直指美国。  相似文献   

3.
从国际史的视角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中国同春秋战国时代一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时不仅民族主义成为主宰中国政治外交的洪流,“外交政策群体”也在这个时代应运而生.这个群体不仅包括精英,还有许多平民百姓.平民百姓成为政治力量、成为外交政策群体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实际上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中国的华工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50年前,新中国的诞生为我国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奠定了巩固的基础,旧中国屈辱的外交终于成为历史。50年来,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领导下,中国的外交政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新中国的外交实践充分地显示,已经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具有充分的力量和坚强的意志,捍卫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反对一切外来力量对我国内政的干涉。中国创造性地倡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准则,并且主张以这五项原则作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中国根据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和世界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适时地调整外…  相似文献   

5.
1998年,在国际形势继续趋向缓和,而政治、经济不稳定因素急剧增加,多极化趋势在加速发展的态势下,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际地位急剧提高。积极参预国际事务一年来,中国在参预处理国际上发生的各种政治危机和地区冲突的过程中,体现...  相似文献   

6.
从波黑看摇摆不定的美国外交政策魏国强一段时间以来,美国的西方盟国及美国国内舆论对白宫的外交政策微词颇多,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人们普遍认为,近年来美国的对外政策总是令人捉摸不定。最近,美国政府在波黑问题上的表态似乎为人们的这个评价提供了又一个佐证。6月...  相似文献   

7.
新保守主义是西方国家中的一股政治思潮。新保守主义不但对美国国内的政治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且也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及其全球战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新保守主义本身理论的狭隘加上外部世界和自由主义的抵制,其作用必然有一个限度。  相似文献   

8.
刘明礼 《党政论坛》2012,(14):13-13
奥朗德赢得大选,其上台后法国内政外交政策不可避免地会有所调整。在东方,对于最大新兴经济体中国而言,“奥朗德”时代的中法关系如何发展,也成为一个现实课题。法国政治有一个特点,即总统掌握重大外交政策的决策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西方非政府组织的在国际舞台上的涉华舆论和活动对中国外交政策形成了一个新的挑战,索罗斯及其“开放社会研究所”网络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支力量。本文分析了索罗斯对资源诅咒问题的理解、开出的干涉主义药方以及他所资助的各种非政府组织的相关行动,对其中缺陷和偏颇之处进行批判,并对中国的相关对外政策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谢华 《理论探索》2003,(6):22-24
传统现实主义理论产生于 2 0世纪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 ,同时对 2 0世纪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包括三个理论分支 :地理政治学、权力政治学和外交政策学。传统现实主义理论对我们分析西方国家外交政策有参考作用 ,但它终究是为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服务的  相似文献   

11.
议会政治与近代中国政治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议会政治是近代西方出现的一种民主政治形态,近代以来,随着西方议会政治思想的传播,议会政治作为仿行西方政治的一种重要形态被嫁接、移植到近代中国.议会政治在近代中国的移植、运作和变异,是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但影响了近代中国政治的走向,而且改变了近代中国政治的形态与内容.政治合法性、政治参与、政党政治、政治理念、政治体系等结构性的因素或被刷新,或被重塑,由此,中国政治开始了从传统政治向近现代民主政治的转向.  相似文献   

12.
《党政论坛》2008,(12):51-51
据德国外交政策网站4月25日报道,在西方展开西藏宣传运动的同时,“世界维吾尔人大会”也在柏林展开活动,煽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二场分裂冲突。为了谴责中国新疆的所谓“文化种族灭绝”,“世界维吾尔人大会”(总部设在慕尼黑)主席要求抵制奥运会开幕式。德国联邦政府的一名代表出席了刚刚结束的“世界维吾尔人大会”会议。  相似文献   

13.
吕峰 《学理论》2010,(27):19-20
以西方的政治发展理论为出发点,考察了西方学者对政治动员的负面看法,批判了西方政治发展模式的错误之处,在此基础上,从中国政治发展的特定视角分析了政治动员的角色和作用,以及它与政治现代化、民主化、制度化以及政治稳定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理性的反思与辩证的考察,论证了中国的政治动员的利弊得失并探索了中国政治发展和民主化建设中政治动员的重构路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的外交政策,从叶利钦时期的向西方“一边倒”和后来的“双头鹰外交”,到今天普京的“双翼外交”,经历了痛苦的抉择。“双翼外交”有哪些特点?取得了何等成绩?  相似文献   

15.
西方政治哲学的发展奠定的基本价值是在稳定政治秩序的基础上达到政治理性、个人自由和社会正义。近代以来,中国对西方思想的引入的缺陷在于一方面片面强调以西方思想取代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以市场经济引导的经济自由取代保障个人权利的政治自由。中国学者研究政治哲学的首要任务在于把西方思想与中国独特的语境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乔贵平 《求知》2013,(2):15-18
党的十八大掀开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篇章,使我们增强了中国式民主的自信。我国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中.必须破除对西方式民主的盲目迷信,树立中国式民主的自信,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之新路。  相似文献   

17.
《党政论坛》2009,(22):27-27
在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不同的国家,民主政治的实现形式也有差异《中国大趋势》一书的作者约翰?奈斯比特认为,通过政府权成与民众意志的双向互动,中国逐步建立了有别于西方的“纵向民主”机制这种模式在不颠覆现行体制的前提下逐步提升社会的自由度,有效避免了西方“横向民主”可能造成的资源浪费与政治动荡,确保中国社会实现平稳转型下文暑他的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18.
挑战与应对:西方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颖珊  杨婧 《学理论》2010,(24):219-221
西方文化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世界背景下对中国正进行着强势的文化渗透,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对中国大学生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掌握西方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明确其带来的主要影响对我们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应采取的应对措施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据德国外交政策网站4月25日报道,在西方展开西藏宣传运动的同时,"世界维吾尔人大会"也在柏林展开活动,煽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二场分裂冲突。为了谴责中国新疆的所谓"文化种族灭绝","世界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精英决策模式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西方精英模式的基本观点,论述了中国公共决策模式为精英模式的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分析了改革开放前中国精英决策模式的构成是政治权力精英主导的决策模式,具体表现为政治权力精英与一般政治精英的合作决策模式。阐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精英决策模式演变的过程,指出随着社会精英的崛起,中国精英决策模式逐渐向政治精英与知识精英、经济精英合作的模式演变。并从多角度比较分析了中国精英决策模式与西方国家精英决策模式的区别:指出我国的精英构成、社会精英的实际政治地位与西方国家的精英构成及社会精英的实际政治地位存在差异;我国精英决策不只代表精英的观点,也反映人民的声音;我国的经济精英影响政策的能力远逊于西方国家的经济精英;我国政治精英与知识精英的合作决策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精英合作决策。分析了中国精英决策模式的优缺点,指出了中国决策模式的发展趋势是精英决策与大众民主的调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