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近雅远俗     
宋守文 《党政论坛》2011,(14):11-11
雅,是一种情怀、一种修养。情怀呈现在家庭的布置中、表示在衣饰的边幅中、品味在谈话的涵养中、显现在友情的微笑中.修养体现在和蔼可亲的神情中、表达在亲切热情的话题中,甚至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能雅得有韵味。雅,即正规、标准、高尚,有阳春白雪之称;  相似文献   

2.
近雅远俗     
雅,是一种情怀、一种修养。情怀呈现在家庭的布置中、表示在衣饰的边幅中、品味在谈话的涵养中、显现在友情的微笑中,修养体现在和蔼可亲的神情中、表达在亲切热情的话语中,甚至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能雅得有韵味。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被中国人接受,除了外在诉求之外,还应思考中国文化传统和马克思主义是否有一种内在的契合关系。"内在超越"的修养论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精髓之所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具体的革命实践中继承了这一传统,形成了一种有别于中国古代传统的新型修养论。这种修养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艰难困苦的战争年代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创新性发展,极大地弘扬了历史主观能动性精神,高扬了共产主义革命道德情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修养论的构建不仅需要适应中国国情,而且应与社会规范建设和法治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包一桐 《民主》2011,(1):56-56
北京市青年研究会的一项调查表明,周恩来既是当代青少年普遍认可的思想道德修养的典范,又是最受当代青少年推崇的英雄。当代青少年普遍推崇周恩来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人民公仆的情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责任感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相似文献   

5.
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有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说明,认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中,应扬弃"应试教育"教学理念,实施"素质教育";摒弃"灌输填鸭"教学模式,践行"双边互动";并围绕自我修养、心理贫困、感恩情怀和健全人格等教学内容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6.
钦建军 《求知》2011,(6):39-40
编辑的修养如同武师习武,时间越长功夫越深。修养,是一种经过长期磨练熔知识、学识、思想、境界、经验于一炉的潜素质。到了一定阶段就会"出神入化",看似信手勾抹删改,实则都是生花之笔。期刊编辑的修养功夫,需要刻意追求,编辑应当在这种修养的磨练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编辑水平,以达到更高的境界。编辑修养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提升领导干部道德品行有着积极意义。本文从传统文化视域,即大德意识、公德情怀、私德修养三个维度对领导干部的道德品行问题展开分析,进而寻根溯源、以古鉴今,用优秀传统文化来破解领导干部道德品行提升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陈君生  邹梅山 《理论探讨》2006,2(6):122-124
人是理性的动物,人的理性在于人有思想和修养,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修养的过程。作为一名党员,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经常会与一些不好的东西接触。或多或少地有缺点和不足,这就需要加强修养。新时期,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特别是现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更应该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加强党性修养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实践和自省的过程。加强党性修养主要是加强政治修养、思想修养、品格修养、理想信念修养、宗旨修养和学习修养。  相似文献   

9.
<正>《人民日报》8月19日刊登梁衡的文章指出,人面对一物会有三念:占有的欲望、冷静的思考和愉悦的欣赏,就看你选择哪一种。这三种念头第一种源于人的动物性、物质性,可称为"俗";第三种体现人的精神存在,可称为"雅"。俗与雅之间还有一个过渡地带,这就是"通俗"。  相似文献   

10.
张益超 《学理论》2013,(11):41-42
价值观是作为人获得一种充分的、完全的内在修养后所产生出的一种外在的、能够由其他人所认知其本人修养结果的一种体现。孟子"知言养气"的逻辑结构,应是知言先,养气后;先知言,再养气。养气以知言为基础,并一定程度体现出知言。"知言",是为了我们营造更好的思想空间,是内在修养的基础,而"养气"则是对于内在修养的一种外在表现。研究孟子的知言养气学说,有助于我们在正确的言论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取向,为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李刚 《慈善》2018,(1):1-1
辞旧迎新的钟声即将敲响,回溯既往,总有一些事令人牵怀。做慈善的人离不开说慈善,这是一种情怀。而情怀的积淀自然成为一种文化取向,文化取向直接影响了我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这就是慈善文化的魅力,也是我们当下最需要的正能量。而"慈善文化进校园"正是为此而展开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12.
审美修养由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判断力等构成。审美修养是人文修养的重要内容,加强审美修养是提高大学生人文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儒家美学思想是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以"仁"为核心的一种美学思想。运用儒家美学思想提升大学生审美修养就是要增强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完善大学生的审美心理,提升大学生的审美判断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3.
"廉洁",修养学范畴中一个兼具伦理属性和政治属性、精神价值与实践品质的概念;"比德",儒家的一种修养美学思想,它为古人的廉洁修养提供了一条善美相融、情理相通的进路。借鉴古人,当代"大学廉洁文化"的"比德"式建构可以落实到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之中,将"以美养廉"培育成廉洁文化制度化建设的良性基础和内在支撑。  相似文献   

14.
(1)仪表修养印象潜意识影响原则在任何社交场合,一个人的仪表修养往往会给对方的心理造成一种潜意识的影响。按道理来说,独立移民申请人应该是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较好的个人素质的职业人员,其仪表修养应高于普通人。当申请人一出现在面试官  相似文献   

15.
刘森 《瞭望》2007,(33)
忠诚是一种政治品格,是一种坚定信念,是一种人格修养,是一种社会责任。在基层,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必须把"忠诚"作为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真正让忠诚印记在每一个干部的脑海里,落实在行动中。  相似文献   

16.
正在中国的北方,人们习惯于把对生活的理解和自己的故事加入浓浓的酒水中,一饮而尽;用诙谐的语言、真诚的心,去倾听彼此的心情。在沈阳这座既古老又现代的大都市里,有着一位不同寻常的文化使者,他被浓浓的城市文化所吸引,从"爱上"到"读懂",从"融入"到"感动",用10年的时光演绎着一杯酒与一座城的相融相生,上演着"一杯老雪的情怀"。他,就是日中友好的文化信使——沈阳新干线日语学校日方校长大野雅人。  相似文献   

17.
签证移民     
《侨园》2012,(3):40-43
加拿大投资移民面试八大诀窍窍门一:第一印象永远最重要在任何社交场合,一个人的仪表修养往往会给对方的心理造成一种潜意识的影响。按道理来说,独立移民申请人应该是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较好的个人素质的职业人员,其仪表修养应高于普通人。移民专家表示,当申请人一出现在  相似文献   

18.
马基雅维利著作问世之后,他的道德价值观受到众多学者的热评,但观点大相径庭。柏林作为西方自由主义的倡导者,认为马基雅维利的道德价值观是一种价值多元主义,去年学界的马德普教授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对柏林价值多元论进行了系统破解,柏林对马基雅维利道德价值观的理解和认识也随之失去了理论基础,然而这一新兴研究马基雅维利道德价值观的方法、视角学界目前还未曾有人关注。通过历史唯物主义提供的三对范畴的透视发现,马基雅维利把道德问题融进了政治情势里面,道德不再是被包裹在真空中的永不变质的价值,而是受到了政治情势的灼烧,在他眼里政治工作就是最大的道德,道德问题的解决必须依赖政治问题的解决,政治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道德。这样的视野为正确认识和辨别几百年来有关他的道德价值观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9.
"信、达、雅"的标准,既适合于文艺作品的翻译,也适合于科技文章的翻译,但侧重点有所不同,文艺作品的翻译,侧重"雅",在"信"上面允许有一定程度的灵活性;科技文章的翻译,则强调"信",对"雅"的要求放得较宽.  相似文献   

20.
要有效地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就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然而,至今仍有部分同志认为,研究是理论界、领导机关的事,与自己无缘。这是一种模糊认识。本文不想记述研究给实际工作带来的显著效益,仅从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修养的角度来说明,开展政工研究,也是加强自我修养的一条重要途经。研究有利于优化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