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主》2016,(7)
正不知道从何时起,谈到文人就没什么好话,"文人相轻"、"文人无行"、"一命为文人,无足观矣",似乎什么脏水都可以往文人身上泼。可是"相轻"的岂止文人?正如钱钟书讲的:古代中国人瞧不起蛮夷,近代西洋人瞧不起东方人,下属瞧不起上司,学生瞧不起先生……因此,骄傲是人性的普遍弱点,并不是文人的独有属性。难道"武人"就不"相轻"?韩信算武人吧,所谓"随陆无武,绛灌无文",周勃、  相似文献   

2.
王军福 《理论导刊》2007,(9):124-126
读书做官历来是中国文人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最佳价值抉择。然而,中国历史上明朝初年却出现了"文人多不仕"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原因有五:明朝官俸太低;朱元璋以猛治国,刑用重典;朱元璋大兴文字狱;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影响;部分文人的封建正统观念。  相似文献   

3.
《瞭望》2008,(1)
王月喜:"文人书记"受审2007年12月29日,曾有"文人书记"之称的原山西临汾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月喜因涉嫌受贿、贪污在阳泉市中院受审。检方指控,王2001~2006年担任霍州市委书记,临汾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期间,利用职务为他人谋利益,  相似文献   

4.
胡晓研  宋奇洋 《学理论》2012,(3):110-111
在中国绵延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文人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陶渊明就是其中之一。他率真、刚正不阿、自然"真"爱的文人气质和独特的"陶诗"风格,深受后人的追随和模仿。经过日积月累的组建和凝练,演化成一种情结,这种因蕴藏着"一个人"的心理状态而产生的强烈的无意识冲动,有个体发展成"普遍存在",我称之为"渊明情结"。这个具有浓重文化背景和深蕴的情结,一直对中国社会的个体、群体以及未来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北宋时期,中国出了一个非常有名气的大文人苏东坡,真可谓:"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他写的诗文"大江东去,浪淘尽"及"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被天下文人称为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连他的政敌王安石读苏东坡书,也竞拍案称奇;欧阳修吟苏东坡诗后自言自语地说: "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相似文献   

6.
明代著名文人杨慎,嘉靖初因"议大礼"被贬谪到云南永昌.三十余年的戍边生涯使他对西南地区的民风民俗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在杨慎描写西南地区民间生活的诗作中,真实地再现了明代西南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为后人研究西南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侨园》2016,(6)
正清代辽西人邸文裕,虽然有关他的生平资料稀少,但作为沈阳古城民间艺人,他却是不可不提及的人物。他本文人,由于"性本拙鸠,情同懒鹳",后来自认"潦倒,半世无成",到了年近40,"诗文少见,笔墨难明"。可以想象,这种境况和心态,对一个文人来说,无异于精神生命的终结。但是,此人并没有"一条道跑到黑",既然文路沉沦,仕途渺茫,那就改弦易辙,他索性撂笔,果决弃仕经商,致力于文化传播方面的事,搞起了出版行当。同治九年(1870年)他创立了"会文山房",地点在今沈阳城内鼓楼南大街。这是  相似文献   

8.
文人藏书是雅事,可买书呢?不买书哪来的藏书?历代文人歌咏书斋、藏书楼的大有人在,记载书肆的却寥寥无几。叶德辉引《后汉书·王充传》,证明后汉时中国已有书肆。其后历代诗文也曾屡屡述及文人游书肆,但着眼点多在文人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古代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居主流地位的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使得国家政治和行政管理中存在一个十分鲜明的独特现象:文人为官。尤其隋唐以后,这一现象体现得更加突出,文人与国家政治和行政管理的关系更加密切。本文将就我国古代文人为官的几个问题,古代文人为官的思想渊源、为官情况举要、为官的途径、为官的政治伦理特点、文人改革的基本模式及为官对其命运  相似文献   

10.
2004年冬的杭州西子湖畔,在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周年的演奏会上,台下座无虚席。中国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徐匡华的压轴之作《平沙落雁》使近千名观众为之动容。 "如果只有几个文人在书房里摆弄古琴,它就肯定没有生命力,"88岁  相似文献   

11.
在《文心雕龙·时序》篇中,刘勰主要以帝王对文学发展的影响为"主线"来论述梁代以前的文学发展史,突出彰显了帝王在文学发展中的"枢纽"地位。帝王的创作实践、审美趣味、文学爱好,对文学的重视、对文人的礼遇,帝王政治教化、文艺政策以及治下的人情世态、社会风俗都对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藏书,就是为了藏兵" 在中国现役的几十位上将军衔序列中,没听说谁有着几千册签名的藏书;在中国以藏书著称的文人雅客中,也没听说过谁的藏书中有中共四代领导人的签名或印章。于是,人们纷纷向熊光楷将军投去注目之礼。熊光楷,中国人民解放军前副总参  相似文献   

13.
在建安诗人中,曹操是比较突出的,他"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成为建安诗坛的领袖,他的诗兼有民歌特色和文人性质的双重特征,体现了建安诗人的共同特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诗歌具有浓郁民歌特色,本文就曹操诗歌的民歌特色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4.
李可 《侨园》2013,(4):46-46
<正>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就和酒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不论是富贵贫贱,亦或是欢喜哀愁,都离不开酒。饮酒与文化,更是纠缠在一起,千百年来水乳交融。中国文人嗜酒的最初记录已无从可考,战国时代,这一现象并不是很明显,虽然当时也有过一些爱酒的侠士,但从严格意义上讲他们还算不得是文人。而真正将文化与酒并在一起,大概应从土族的初兴算起,以后,文人和酒就纠缠在了一起,演绎出诸多美酒佳话。东晋陶渊明,当了80多天的县令便辞官归田,过着隐逸诗人的生  相似文献   

15.
《民主》2015,(7)
<正>《自由谈》是20世纪前期中国影响最大的现代报纸之一《申报》的副刊,创刊于1911年8月。民国初年,史量才接办《申报》,对《申报》进行改革,由此也引发了《自由谈》的一场革新。《自由谈》之前的主编多为市井文人,内容也多为不涉及社会意义的风月类小品或诗歌,20世纪30年代,它几乎成为蝴蝶鸳鸯派文人所把持的一块地盘。史量才要求《自由谈》"注重触及社会时事和生活现实的杂文、短论","务以不违时代潮流与大众化"。实际上,从陶行知为《申报》撰写了100多篇锋芒毕露的文字后,该报的姿态  相似文献   

16.
河西 《党政论坛》2010,(22):12-12
托派是一群怎么样的人? 中国托派多是文人,官方学者对托派的批判,就有所谓的“文人革命者”、“左翼圈子”之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3,(5)
晚唐著名诗人张乔,其诗歌思想内容集中于以下四个主要方面:一是抒写壮志豪情,冀取功名之思;二是"怨而不怒"之情;三是入世与出世之间的两难抉择;四是与海外友人友好往来的纪录。张乔诗歌思想内容的表达以"轻浅纤微"为特色,但亦间有"浑涵气象"之作。这是符合晚唐五代时期诗歌主流特征的,也即诗歌关注点已经下移到一般意义上的生活层面和文人作者自身的心灵范畴,从外在的事功转向了内在的心境。  相似文献   

18.
李新 《学理论》2011,(9):76-77
受明代前两次文学复古运动的影响,云间文学在嘉靖和万历前期表现出趋同求应的态度。在万历后期和崇祯之前,云间文人对待复古则是谨慎和反思,并产生一批求新猎异的名士文人。而在明末的第三次文学复古运动中,云间几社又是排头兵。因此,对待文学复古,云间文人并不是简单地亦步亦趋在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的旌旗后,而是呈现出欲舍又难分的复杂情结。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3,(35)
《白蛇传》是中国民间家喻户晓的美丽传说,也作为民间"四大传说"之一广为流传,这个优美而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从产生到成型,经历了几代文人的润色,白蛇从单纯的无情蛇妖到有人性的善良蛇仙,许仙从陷害娘子的无情无义到维护娘子的情义至尽,人物性格发生了重大改变。《白蛇传》的故事演变过程和文学价值值得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20.
桂永霞 《学理论》2013,(3):145-146
主要讨论国人对传统汉语"黄色文化"有前赴后继的捍卫。并得出结论:汉语里黄色"低俗"、"色情"、"淫秽"、"丑陋与侵略"之义项是可以边缘化、或撤销、废止的;而中华"黄色文化"中,黄色高贵、辉煌之义项是可以中心化而获得突显的,而英语因种族歧视和黄祸论而使黄色成为我们族类的蔑称的过程足以证明我们反过来可以灌之以"荣耀"等内涵。我们有义务让"he is yellow"语句在全世界范围内含有褒义、荣耀的义项,且让这褒义、荣耀的义项突显。我们的政府、文人、媒体、乃至学校等可以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