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在渎职案件侦查活动中,犯罪嫌疑人对检察机关的调查非常敏感,稍有察觉就会毁灭、假造证据,进行串供。所以对渎职犯罪案件侦查要善于抓住时机,快反应,快出击,及时立案。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犯罪分子容易隐藏、毁灭的主要证据固定下来,使犯罪分子没有喘息的机会。这就要求渎职犯罪案件侦查工作必须科学把握立案时机。  相似文献   

2.
核心提示:安全生产事故背后的渎职犯罪案件,往往具有很强的欺骗性、隐蔽性,使得检察机关介入事故调查时往往是"听到辘轳响找不到井"。对于此类案件,检察机关渎职侵权犯罪侦查人员一是要坚持同步介入事故现场调查,搜集和固定原始证据;二是要根据案件的不同特点,及时制定和调整侦查  相似文献   

3.
在查处渎职犯罪案件中同时发现、证实犯罪嫌疑人的贪污贿赂罪行,不仅可以完善、充实渎职犯罪的证据,而且通过主动追究犯罪,积极追缴损失等活动,扩大了办案的社会效果,也进一步树立了检察机关严格执法的良好形象。因此,侦查人员应当在查处渎职犯罪的同时,善于根据渎职犯罪案件的特点和规律,运用相应的方法和策略,主动发现贪污贿赂犯罪线索,积极追求“双打”的最佳办案目标。 一、纳入视野,同步取证   办案实践表明,渎职犯罪与贪污贿赂犯罪是一对孪生兄弟,二者常结伴而行。渎职犯罪的背后,往往隐藏着贪污贿赂的罪恶,贪污贿赂…  相似文献   

4.
贿赂案件证据多呈“一对一”的状况,具有直接证据少,间接证据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容易翻供,行贿人容易翻证,受贿人反侦查能力强等特点;收集贿赂案件的证据时要注意行贿人证言的收集和受贿人供述的固定,强化相关证据的保全。在直接证据缺乏的情况下,办案人员应设法收集间接证据特别注意再生证据的收集,再生证据的收集有时能起到意想不到的证明效果;侦查贿赂案件收集证据应掌握一定的技巧和达到一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渎职犯罪案件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职务犯罪,即相对于贪污贿赂犯罪而言,渎职犯罪大多数案件是过失犯罪,只有一小部分案件属故意犯罪。1997 年新刑法典将渎职犯罪单独列为一个章节,与贪污贿赂犯罪并列为二类不同的职务犯罪,显示了立法者对渎职侵权案件的高度重视。 一、近年来上海市检察机关查处渎职犯罪案件的基本情况及其主要特点 (一)渎职犯罪案件办理的基本情况 1997 年刑法典颁布后,上海市各级检察机关渎职犯罪检察部门积极查处各类渎职侵权犯罪案件,共计立案 176 件,涉及 20 个罪名,立案较多的罪名有滥用职权案 33 件,玩忽职守案 43 …  相似文献   

6.
收集受贿案件证据易发生的疏漏及对策王兴发,蔡庆丰受贿罪是受贿人与行贿人进行权钱交易的一种渎职犯罪行为。刑法对此罪客观要件的规定比大多数罪要复杂,既有“利用职务的便利”,又有“以非法收受财物为实质内容”;既限于“索要、收受两种形式”,又限制收受型受贿必...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许昌市人民检察院在深入开展严肃查办侵犯人权犯罪案件专项活动的同时,早准备,早动手,营造查办破坏和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渎职犯罪的强大声势,积极开展了查办破坏和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渎职犯罪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1-5月,全市立案23件23人,属破坏和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渎职犯罪的“三类”案件15件15人,其中滥用职权案件2件,玩忽职守案件13件。通过对此类案件的查处,发现此类案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重特大案件比例大。今年所立查的属破坏和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渎职犯罪“三类”案件特大案件8件、…  相似文献   

8.
证据的收集及其质量,直接关系着民事抗诉案件的质量。证据收集责任不同于举证责任。在民事抗诉案件中,检察机关享有一定的证据收集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作者分别阐述了申诉人、对方当事人、提起抗诉的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在民事抗诉案件中的证据收集责任。并结合工作实践,分析了检察机关在民事抗诉案件证据收集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梁智 《法制与社会》2010,(34):21-22
收集证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诉讼活动,不能盲目地进行,而必须由法律规定的专门人员在一定的原则指导下有序地进行。职务犯罪案件证据的收集也具有一定的技巧,本文主要围绕职务犯罪案件证据收集的基本原则及主要技巧展开叙述。  相似文献   

10.
职务犯罪案件初查的方法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东宁  王正海 《犯罪研究》2000,(6):45-45,15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如贪污罪、受贿罪、渎职犯罪等。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作案手段等也各不相同。检察机关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时,应当把获取证据作为整个侦查工作的核心。由于这类案件犯罪主体的特殊性、犯罪行为的隐蔽性和复杂性,在初查职务犯罪案件时,应注意初查的方法与策略,以获取成案的主要证据,确保案件的成案率。  相似文献   

11.
目前检察机关渎职侵权检察工作还存在案源渠道不畅、机构设置缺陷、侦查队伍建设滞后等薄弱环节,渎职犯罪案件侦查机制亟待完善。本文试从分析当前渎职犯罪案件侦查机制存在的问题入手,就加强案源机制、加强渎职犯罪侦查局和侦查队伍专业化建设发表了相关见解,以期对完善渎职犯罪案件侦查机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反腐败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新刑诉法等相关法律的修改,查办渎职犯罪案件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以往单纯的“以人立案”的立案模式已渐渐开始不能满足于当前的办案需要,而“以事立案”的立案模式因其具有的独特优势使其呼声也越来越大.本文试从“以事立案”这一立案模式的现状、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探索其在查办渎职犯罪案件中所具有的优势,以便能更好的开展查办渎职犯罪案件工作.  相似文献   

13.
谭正江 《政法学刊》2006,23(5):97-100
信息就是证据,传统意义上的证据和证据材料仅是其载体,所以证据的收集和确认就是特定案件信息的收集和确认,可以遵循信息论中的相关规律。在特定行政案件中,行政调查就是能证明特定案件客观真实性或证明特定案件事实具有法律真实性的信息从信源出发,被信宿所感知这一信息传递的过程。信息博弈终了,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在行政调查中的均衡解就是特定案件法律事实的成立。  相似文献   

14.
唐健  程世国 《人民检察》2012,(11):72-73
在我国刑法中,渎职犯罪包括刑法分则第九章的渎职罪和《刑法修正案(八)》规定的食品监管渎职罪。1996年刑事诉讼法和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均在第十八条规定,渎职犯罪案件属于检察机关管辖的案件。但是,司法实践中,渎职犯罪案件量刑偏低的现象比较突出,具体表现是渎职犯罪案件的缓刑率和免刑率较高。这种现象已经引起理论界和司法界的关注,并针对影响量刑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探  相似文献   

15.
受贿犯罪由于它的犯罪主体、行为特点导致此类案件在侦破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要与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犯罪的侦查方法有较大不同,侦破难度也更大,案件证据的特点具有单一性、隐蔽性、证据的不稳定性,需要在案件的侦查过程中全面收集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通过证据的收集与运用来达到揭露犯罪、证实犯罪,指控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一、渎职犯罪案件初查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困难一是案件线索发现难。首先,渎职犯罪案件相对来说属于新罪名,涉及新领域,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比较生疏,导致举报线索少;其次涉案单位及有关部门保护主义思想严重,不愿主动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处理;第三是有的受害人不知道如何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一对一”贿赂案件由于其特殊性缺乏第三人见证且知情人少,很难收集到有力的直接证据,因此收集与案件相关的间接证据便成为案件侦破的切入口.本文就此针对“一对一”贿赂案件间接证据的作用,收集方法及运用策略和原则进行论述,以期对此类案件的侦破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中国刑事警察》2008,(3):55-57
(此案是绵阳市首例一审判处死刑的“零口供”案件。该案的侦查工作对类似案件如何侦破,主客观证据如何收集,怎样对主客观证据进行关联运用,怎样弥合口供缺失的证据锁链,如何固定证据、使用证据支持公诉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证据问题是诉讼的核心问题,全部诉讼活动实际上都是围绕证据的搜集和运用进行。自侦案件的办理过程,其实也就是一个依法收集证据证明犯罪事实的过程,案子能否办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铁案,关键就是依法收集的证据是否确实充分。因此,正确运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据规则来依法、合理、全面、客观的收集证据,对自侦案件的办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刑事证据规则缺乏统一性、完整性,应从立法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20.
一、侦查员的思维应该具有广阔性 侦查员感知案件事实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只有最大限度地把一切有关的证据收集起来,才能为正确而科学的思维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才能对支离破碎的各种各类证据进行分析与综合,才能对侦破案件必须解决的每一个问题进行抽象和概括,才能把案件事实系统化和具体化。众所周知,犯罪分子在一般情况下实施犯罪活动都是在极为隐蔽的状态下进行。预谋性和集团性犯罪还有精心的准备和周密的计划。有的犯罪人还破坏,伪造现场,采取多种反侦查措施。这就需要侦查员广开思路,多方人手,广泛收集证据。无论什么样的案件,侦查员想不费气力,轻而易举的就能把足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很快收集起来是不可能的。因此,就要求侦查员下苦功夫,既要收集明显存在的证据,也要收集隐在的证据;既要收集痕迹物证,也要收集证人证言,还要收集犯罪人的心理痕迹;既要收集直接证据,也要收集间接证据;既要收集看得见摸得着的证据,也要收集通过判断推理才能得出结论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