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廖鸿  静波 《中国减灾》2004,(2):8-15
2003年我国自然灾害重于常年,灾种多、发生早、时间长、分布广、损失重。全年全国农作物受灾6002.3万公顷,其中成灾3891.1万公顷,绝收914.1万公顷;因灾死亡2161人,紧急转移安置707万人;倒塌房屋349.1万间,损坏717.5万间,因灾造成各项直接经济损失1887.8亿元,给灾区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张春林 《中国减灾》2013,(15):36-37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西部省份,灾害事件给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和重大损失,房屋倒损往往成为广西农村群众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一个重要因素。克服困难锐意创新"十一五"期间,广西因自然灾害导致农村居民房屋倒塌损坏累计达16.42万户,平均每年达3.28万户,在台风影响个数较多的年份如2008年,因灾倒损房屋数量在5.5万户以上。因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预见的特点,自治区财政和民政部门无法做到在年初安排好当年倒损房屋恢复重建的预算,  相似文献   

3.
《中国减灾》2004,(1):63-63
进入11月份,全国仍有部分省市发生新的自然灾害。甘肃、云南等省相继发生地震,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1月上旬,北京市出现较大的降雪过程,部分郊区县受灾。据统计,本月度全国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如下:受灾人口94.6万人,因灾死亡38人;倒塌房屋5.3万间,损坏房屋19.8万间;因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2.5亿元。全国灾情月报(2003年11月)$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灾害信息部  相似文献   

4.
李立国 《中国减灾》2006,(12):16-18
今年前期救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今年是1998年以来的第二个重灾年份,各项灾情指标都明显超过1999年以来同期平均水平。截至2006年10月16日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2352人死亡,567人失踪,紧急转移安置1322.7万人;倒塌房屋201.1万间,损坏房屋445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  相似文献   

5.
《中国减灾》2004,(2):63-63
进入12月份,全国仍有部分省市发生新的自然灾害。新疆、四川、贵州等省相继发生地震、滑坡等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统计,本月度全国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如下:受灾人口3.07万人,成灾人口1.82万人,因灾死亡或失踪16人,紧急转移安置1万余人;倒塌房屋4300多间,损坏1.10万间;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多元。全国灾情月报(2003年12月)$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灾害信息部  相似文献   

6.
马彬 《中国减灾》2007,(7):30-31
重庆市是全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自然灾害具有种类多、频率高、分布广、危害大、损失重的特点。据统计,“十五”期间,全市因灾死亡646人,房屋损坏323万间,倒塌80.18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5783.3千公顷,绝收面积857.1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46.75亿元,其中农业经济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1998年以来第二个重灾年份,大量房屋在灾害中遭到损毁.据统计,今年全国因灾倒塌房屋201.1万间,损坏房屋445万间.在巨大的困难面前,各级政府带领当地群众群策群力,千方百计地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相似文献   

8.
今年前期救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今年是1998年以来的第二个重灾年份,各项灾情指标都明显超过1999年以来同期平均水平.截至2006年10月16日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2352人死亡,567人失踪,紧急转移安置1322.7万人;倒塌房屋201.1万间,损坏房屋445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986亿元.  相似文献   

9.
数字     
正1.9亿人次根据民政部发布的统计公报,2015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1.9亿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失踪967人,紧急转移安置644.4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21769.8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2232.7千公顷;倒塌房屋24.8万间,损坏房屋250.5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704.1亿元。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共启动20次国家救灾应急响应,累计救助受灾群众6000余万人次,向受灾省份累计下拨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94.72  相似文献   

10.
2011年来,湖南省汝城县先后遭受了多起自然灾害,20.1万余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约21491公顷,倒塌房屋298间,直接经济损失4880万元,减产和损失粮食220余万公斤。汝城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群众生活基础较差,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为切实保障群众灾后基本生活,该县强化"四个着力",积极做好受灾群众冬春生活救助工作。一是着力开展核灾查灾工作,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我国自然灾害发生较为频繁的一年,台风、洪涝、泥石流以及干旱,连番考验着我国的灾情信息管理机制.今年为1998年以来第二个重灾年份,截至2006年9月7日16时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2294人死亡,失踪564人,紧急转移安置1320.8万人;倒塌房屋156.2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912.7亿元.  相似文献   

12.
正"十二五"期间,河北省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累计受灾人口8481万人次,因灾死亡142人,紧急转移安置55万人,倒塌房屋6.7万间,直接经济损失731亿元。同比"十一五"时期,"十二五"期间因灾死亡人口、倒塌房屋、损坏房屋、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增加11%、447%、511%、58%。河北各级民政部门多措并举,高效应对各类重特大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地减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3.
《中国减灾》2006,(12):62-64
2006年10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旱灾、洪涝、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为主。10月份全国受灾人口64.8万人,因灾死亡62人,失踪1人,紧急转移安置3.3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6572.6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126.7千公顷;倒塌房屋0.3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4.3亿元。截至10月31日统计,2006年以来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2374人死亡,568人失踪,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324.1万人;倒塌房屋146.6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990.3亿元。2006年10月份,我国自然灾害形势平稳,灾情较常年同期偏轻。山东和广西等地秋旱严重。我国华北、黄淮、江淮、江南东部、华南大部及内蒙古东北部…  相似文献   

14.
2003年,我市遭受了多种自然灾害的侵袭,特别是暴雨洪灾、地质灾害和伏旱灾害,给灾区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损失和影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市各级党委、政府积极组织带领灾区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抗灾救灾,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自然灾害情况2003年,全市40个区县(自治县、市)的1259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1233.24万人,成灾人口810.23万人,紧急转移安置42.32万人,因灾死亡135人、伤病35833人;损坏房屋86.84万间,倒塌房屋19.27万问,其中倒塌村民住房18.36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297.36千公顷,成灾面积809.94千公顷,绝收面积  相似文献   

15.
《中国减灾》2004,(3):15-17
2003年,四川省自然灾害频繁,干旱、洪涝、山体滑坡、地震、农作物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特别是入汛以来,因暴雨引发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异常突出,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据统计,全省有21个市州167个县(市、区)3323.47万人受灾,因灾死亡259人,失踪90人;损坏房屋37.67万间,倒塌14.29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327.83万公顷,成灾面积150.02万公顷,绝收面积22.17万公顷;减产粮食产量609.83万吨,损失现粮16.51万吨,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5.6亿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51.01亿元。灾害表现出四个显著特点:一是山地…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是世界上灾害发生率最高、受损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一般年份,全国受灾害影响的人口约2亿人,其中因灾死亡数千人,需转移安置300多万人,有近6000万灾民需要救济。同时,我国又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地震、台风,每年都有发生。一般年份,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4000多万公顷,成灾2000多万公顷,倒塌房屋300万间左右。大灾之后,房屋被毁,农田和公共设施严重损坏,急需重建,但是往往由于受灾面广,加之灾区经济困难,被毁的房屋、设施无法及时得到修复。  相似文献   

17.
在突发灾害造成的损失中,灾民住房损失情况极为突出。根据有关方面的统计数据,突发性灾害发生的一般年份,灾民住房倒塌数量在300万间左右;大灾年倒塌数量在500万间以上;小灾年倒塌数量在200万间以下。灾民倒房恢复重建已经成为各级民政部门灾后的重点工作。今年,在发生严重自然灾害后。湖南、安徽、河南、广西等地迅速行动起来,灾民倒房恢复重建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18.
2006年6月,我国自然灾害以旱灾、洪涝、风雹以及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为主。据统计,6月全国受灾人口8594.6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54.5万人,因灾死亡392人;农作物受灾面积8173千公顷;倒塌房屋42.8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62.8亿元。截至6月30日统计,2006年以来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604人死亡,紧急转移安置423.2万人;倒塌房屋59.5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594.1亿元。灾情评价ssment西北地区东北部、内蒙古大部旱情持续发展,鄂、渝、豫、皖等地旱情严重,东北干旱基本解除。西北地区东北部及内蒙古大部等地降水不足10毫米,特别是甘肃东部、宁…  相似文献   

19.
不稳定的东亚季风气候,强烈的新构造运动,起伏的地势与类型多样的地貌,众多人口与悠久的开发历史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使我国处在世界环球和环太平洋两大自然灾害地带上,成为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频繁、造成损失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一般年份,全国受自然灾害影响人口2亿多人(次),因灾死亡数千人,倒塌房屋300多万间,农作物受灾4000-4700万公顷。自然灾害制约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并有随社会经济发展制约程度日渐增强的趋势。现代化为人类社会带来了以往任何时代无法比拟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福祉,也带来了人类本身忍耐和承受自然灾害之能力日…  相似文献   

20.
论新型救灾资金管理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灾害损失大。其中,干旱、洪涝和地震等灾害危害最为严重。灾害每年造成全国4000多万公顷农作物受灾,受灾人口约3.5亿,因灾倒塌房屋约300万间,直接经济损失在2000亿元左右。自然灾害对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影响巨大。为了帮助灾民渡过难关,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救灾资金进行救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