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反诉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的制度,但是我国现行法律并没有对其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规定,只是在《民事诉讼法》第52、126、129条以及《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56、184条比较原则性的规定了反诉制度。主要只是涉及"反诉是被告的一项诉讼权利"、"反诉  相似文献   

2.
离婚案件,是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的一部分。离婚案件除了必须遵守民事诉讼的一般规则外,我国民事诉讼法还对离婚诉讼作了一些特殊规定。主要有:女方在怀孕和分娩不到一年期间,除有特殊情况,男方不得起诉离婚;法院调解是必经程序;当事人双方对离与  相似文献   

3.
一、为什么需要环境司法专门化 在众多的提倡环境司法专门化的观点中,环境司法专门化和环境审判机关或组织的专门化几乎是同义语,即国家或地方设置专门的审判机关,或者现有的人民法院在其内部设置专门的审判机构或组织对环境案件进行专项审理.但是,反观既有的程序规则,环境案件不过四种类型,也就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就环境权益而引发的纠纷,即环境民事案件;涉及盗伐、滥伐林木,盗采、滥采矿产资源等刑事案件和与环境有关的职务犯罪案件;在环境执法机关对环境问题进行了行政处罚之后,不服处理决定的当事人提起诉讼要求判决撤销该决定,由此产生的环境行政案件;涉及环境问题的非诉执行案件.从逻辑上看,环境案件已经全部分配在了上述四种案件类型当中,那么环境诉讼是不是一种独特的诉讼类型,有没有必要对此进行专门化的审判?  相似文献   

4.
文证审查是检察机关技术部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内容,由检察机关技术部门具有相应专业资格的技术人员运用专门知识,根据案件承办部门的委托,对技术性证据的合法性、科学性、客观性、规范性等进行审查的专门性活动。技术性证据,是指在诉讼活动中案件承办部门为解决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依法委托鉴定人或其他具有专门知识的人,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方法,收集、鉴别证据所形成的相关证据材料。  相似文献   

5.
医疗纠纷案件因为涉及医疗专业知识,相对来说较难代理。本文探讨了不中请医疗事故鉴定,而是申请司法鉴定来证明医方过错以及该过错与损害后果的关联性,从而探索成功代理医疗纠纷案件的另外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6.
诉讼法部分     
1、什么叫诉讼?诉讼可分为哪几种? 诉讼,人们通常叫做“打官司”,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按照一定方式和程序为解决案件而进行的活动。 诉讼有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之分。刑事诉讼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揭露犯罪,证实犯罪,确定被告人的行为是否  相似文献   

7.
唐女士委托许律师办理诉讼事宜,和许律师签订委托合同后,支付了7000元案件代理费。一个月后,许律师告诉唐女士,该案有可能在债务人的住所地法院起诉,为此他要前往外地办理相关事宜,要求唐女士预支3000元差旅费。唐女士不同意,向许律师提出终止合同,要求退还案件代理费,但遭到拒绝。唐女士将许律师告上了法庭。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我国法院涉及范围面广、数量日益增大的民商事案件,迅速、便利、公正的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节约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提高法院的诉讼效率,新民事诉讼法专门新增了小额诉讼程序,为快捷化、简便化地解决小额民商事纠纷提供了诉讼程序的保障。但民事小额诉讼程序立法较为概括,在各地法院实际司法适用中存在许多困难,降低了小额诉讼程序实际的司法适用。为更好地完善民事小额诉讼制度,需要对小额民事诉讼制度在实际司法适用中存在的缺乏统一管理、程序混用、适用范围不明确等问题进行探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黄建文 《唯实》2002,(4):48-50
在《行政诉讼法》中,由于法律、法规并不是授权的主体,因此该法有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提法,应改为“法律、法规规定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对象不应仅限于组织,而可以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的组织。该法有关当事人补充证据的规定并不科学,有关直接起诉案件与复议前置案件诉讼时效的规定也不一致,而有关诉讼不停止执行的规定也自相矛盾,这些都应修改。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 ,政府部门尤其是行政执法机关的行政不作为现象明显增多 ,在俗称“民告官”的行政诉讼案件中 ,行政不作为类型的案件也占了相当的比例。尤其是最近 ,随着“蓝极速”网吧火灾遇害者亲属、河南平舆县黄勇杀人案件受害者家属以行政机关的不作为为由提起国家赔偿诉讼 ,使得行政不作为的可诉性问题显得更加引人注目。但令人遗憾的是 ,起诉行政机关不作为的案件 ,原告胜诉的比例与起诉行政机关积极作为的案件相比明显偏低 ,甚至有些诉讼尚不等进入实体审查阶段 ,在起诉阶段即被驳回。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的主构是行政…  相似文献   

11.
证明 ,是指用已知的事实去确认未知事实的活动 ,这是一般的逻辑证明。诉讼中的证明是指司法机关或当事人依法运用证据确定或阐明案件事实的诉讼活动。① 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是指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和审判人员在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 ,依法运用诉讼证据确定刑事案件事实的活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 ,主要是发现、收集证据和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过程。所以 ,刑事诉讼证明贯穿于侦查、起诉、审判各个诉讼阶段② 。刑事诉讼证明不仅解决思维形式问题 ,而且解决案件事实内容问题 ,因此 ,它除了应当遵循一般逻辑证明的规则外 ,还应当遵循辩证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2.
王军 《实事求是》2005,(4):64-66
民事司法鉴定是我国重要诉讼制度,也是重要的证据制度。现行法律对司法鉴定规定存在诸多缺陷,当前司法鉴定亦存在众多的问题,以致于司法实践中,大量民事案件纠纷当事人不服判决最终也集中在鉴定上。重视探讨、完善现行司法鉴定制度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规范和完善民事司法鉴定制度要从加强司法鉴定立法工作等六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维权·保障     
正劳动争议案件第三人仲裁活动中有何地位?根据第三人的特点,劳动争议案件第三人仲裁活动中有下列地位:(一)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应通知其参加诉讼或仲裁活动。(二)经劳动争议处理机构调解达成协议,其内容涉及第三人权利和义务的,第三人应在调解书上署名,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应当将调解书依法送达第三人。(三)开庭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时,第三人经通知不到的,可以作缺  相似文献   

14.
民事诉讼调解是指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在当事人互谅互让的基础上,就民事权利义务或诉讼权利义务问题达成协议,合情、合理、合法地解决民事争议的一种诉讼活动和结案方式。既体现了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又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互谅互让、以和为贵的思想,被国内外司法界普遍认同,并被称为“东方经验”。尤其是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民事诉讼调解更是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最好的结案方式,正成为打造和谐的重要手段。一、民事诉讼调解的法律地位和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民事诉讼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维护自身权益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李艳 《党史博采》2009,(12):33-35
因同一法律事实同时涉及刑事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从而构成刑民案件交叉问题。刑民案件交叉的问题存在必然导致两种诉讼程序之间发生冲突,使刑事诉讼程序与民事诉讼程序之间呈现出的一种紧张和对抗的关系,并成为当前司法实践的一种常态。这种紧张与对抗直接源于法律部门之间的责任聚合,  相似文献   

16.
如何有效处理行政、民事交织的案件,是目前诉讼实践中的一个难题和热点,法律尚未规定相关内容。多数学者倾向适用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加以解决,但对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适用范围和程序问题未形成统一共识。  相似文献   

17.
强制反诉作为美国的一项重要诉讼制度,有着其独特的制度原因。文章从比较的角度分析了强制反诉的失权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构建我国强制反诉制度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8.
如何完善我国公害的集团诉讼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团诉讼是一种审判制度,是对一类特殊案件即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且一时难以确定的案件进行的审理方式,也是由一名或数名代表人代表集团全体成员进行诉讼的一种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9.
为您服务     
·维权提示·遭受家庭暴力如何维权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可有以下维权办法:1.提起离婚诉讼。2.请求损害赔偿。3.提起刑事自诉。4.重新提起诉讼。对于轻伤害案件,在检察机关的审查起诉阶段,如果被害人表示愿意谅解犯罪嫌疑人的,检察机关也可以不起诉该案,而将案件退回公安机关处理或不起诉处理。当事人对检察机关的调解后悔的,还可以重新提起诉讼。5.进行申诉。受到家庭暴力,被害人报警后应当立案侦查。未予立案的,被害人可到检察机关的控告申诉部门进行申诉。《再就业优惠证》的服务对象为国企失业人员、国企关闭破产需安置人员、享受最低生活…  相似文献   

20.
刘东 《唯实》2012,(1):74-77
起诉条件是法律为当事人诉讼设定的门槛,起诉条件越高,利害关系人诉讼的难度越大;起诉条件越低,利害关系人提起诉讼的难度越小。群体性诉讼是针对现代型诉讼专门设计的一类诉讼的总称,由于具有相异于传统型诉讼的功能,在起诉条件方面也有独特的要求。对群体性诉讼的起诉条件进行研究,可以加深对群体性诉讼的理解,同时可以对我国现行民事起诉条件的修改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