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编者按]自乔治·W.布什当选美国总统以来,新保守主义日益成为美国政治思潮的主流,对美国的内政外交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第二届布什政府的成立,更进一步说明了新保守主义已成为美国的主流政治文化.那么,何谓新保守主义?它承袭了保守主义的哪些东西?列奥·施特劳斯对新保守主义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起了何种作用?新保守主义的发展前景如何?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英国伦敦大学政治学博士、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李强教授.……  相似文献   

2.
式析美国新保守主义的生存土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保守主义是当代美国政治思潮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它的影响力在冷战后受到削弱。但从美国政治文化、意识形态以及新保守主义的社会基础、组织结构、思想传承等因素看,美国新保守主义依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政治合法性对政党及其组阁而成的政府具有决定性的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保守主义逐渐成为维系美国共和党政治合法性的基石.共和党在美国政坛的得势,与其在国内、国际两大政治舞台上利用新保守主义积极争取国内及国际的支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3月16日,小布什政府发布了其上任以来的第二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作为反映美国政府外交政策和战略走向的重要文件,报告刚一面世,就引起了广泛关注。2006年新版报告体现了小布什政府战略思维和外交政策导向的四个新动向。一、新保守主义思潮对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在弱化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调整与新保守主义思潮的兴起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保守主义逐渐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小布什政府的一些重要决策人物深受新保守主义思潮影响。作为新保守主义的积极倡导者,他们推崇实力外交,主张以美国的强大实力建立美国主导的…  相似文献   

5.
目前美国的新保守主义主要是指主导美国政坛的以“鹰派“为代表的“新保守派“所持的战略理念和政策主张.它对第一届小布什政府产生了如下影响:(1)推动了布什政府外交政策大战略的形成;(2)对其中东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3)推动布什政府执行以美国军事力量为后盾,维持并扩大美国全球霸权的“新里根外交政策“.与第一届布什政府相比,布什新政府开始把外交政策的重点转向推行全球民主化改革,对外输出美国的民主和自由价值观.这与新保守主义的影响密不可分,其实质仍然是建立单极世界,区别只在于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6.
林德山 《党史博采》2005,(4):18-22,29
二战后,美国保守主义成功地从分散的知识分子活动发展为共和党的政治实践.民主党最初是以向极左方向发展来回应这种挑战,结果造成了自我分裂.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民主党人努力用新的公共哲学来改造民主党,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它在与保守主义争夺话语权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努力.  相似文献   

7.
新保守主义是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个新的思潮,也是70年代以以保守主义运动中的主流派别。美国的里根政府、英国的撒切尔政府和日本的中曾根政府都是新保守主义的典型代表。1982年11月,民族主义意识强烈的鹰派保守政治家中曾根康弘上台执政。自中曾根执政以来,日本新保守主义思潮的影响和新保守主义政治势力在日本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得以迅速提升和强化,  相似文献   

8.
单方面退出各种国际条约、大力进行军备扩张、公开推行“先发制人”、抛开联合国悍然对伊拉克动武……布什政府正在以令人目眩的速度推出各种强硬的单边主义政策。但是,所有这些政策并非布什本人所创,而是一批曾在里根时期盛极一时、在冷战后受到冷落、如今东山再起的新保守主义者的“作品”。了解了这股独特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势力,将有助于把握当今布什政府外交政策的基本走向。 新保守主义的起源 新保守主义并非源于共和党的保守王义,而是源  相似文献   

9.
新保守主义是保守派的运动,起源于曾对美国鹰派外交政策的形成发挥重要影响的老左派.   老左派出身   新保守主义的思想奠基人如丹尼尔·贝尔、内森·格兰若、欧文·豪和最出名的欧文·克里斯托都是纽约城市大学的校友.这所大学由于高水平的入学选拔标准和免费教育,那时被称为“无产阶级的哈佛大学“.   ……  相似文献   

10.
1979年英国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上台后,开辟了英国保守主义的新时代。以1980年美国罗纳德·里根总统上台为标志,美国保守主义思潮和运动也出现高涨,尤其是新保守主义的影响一度达到了巅峰,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主宰西方政治舞台,  相似文献   

11.
当代美国无论是在政治、经济、科技,还是军事、环境、种族、宗教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深刻变革也必然会体现在各种文化思潮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几种文化思潮包括新自由主义思潮、新保守主义思潮、多元文化主义或新民族主义思潮以及新教的普救主义传统。这些思潮对于教育尤其是语言教育的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2.
高玮 《党史纵横》2006,(7):42-43
美国保守主义对美国政治走向有着深远影响,审视其特定模式的思维方法和政治理念,对于发展中美两国的关系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师念 《党史博采》2005,(2):72-77
“新帝国论“是美国人从自身的角度对世界所作的观照,洋溢着对美国实力的高度自信和对美国利益的诉求.面对新的威胁,他们主张美国必须采取“新帝国主义“手段,来保护美国的安全,实现美国霸权下的世界稳定.“新帝国论“在美国的崛起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背景,既与美国的历史沿革和“天赋使命“、“上帝选民“的意识源流相关,又与二战后美国面临的国际国内政治现实的变动相连.这种理论以“单极稳定论“、“先发制人论“、“主权有限论“、“民主和平论“为理论基石,对美国的大战略形成了极大的影响.伊拉克战争是新保守派和布什政府新帝国大战略的实验场,它暴露了新帝国论的苍白.由于存在种种制约和难解的死结,“新帝国论“的实践最终将归于失败.  相似文献   

14.
和平 《新视野》2008,(1):94-96
2007年的世界政治的特点是:美国新保守主义政治家先后淡出国家权力中心,美国外交钟摆摆向现实主义;俄罗斯横空出世,强硬俄罗斯、强硬普京震惊世界;大国关系风云变幻:美俄,俄欧关系恶化,美欧关系则翻过了因伊拉克战争而争吵的篇章;中俄再次走近对方,中美关系一方面矛盾频发、冲突不断,另一方面又互相借重;塔利班卷土重来,基地组织重获生机,反恐已成为世纪难题.2007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环保人士,表明对人类社会的主要威胁正由传统威胁转向非传统威胁: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及全球气候变暖.面对日益严峻的非传统威胁,世界政治走到了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15.
和平 《新视野》2004,(1):75-77
2003年即将走进历史。这是一个冲突与合作交织、热情向理智挑战、绝望与希望轮替的年份。在这一年里,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以其远超海湾战争的高科技内涵令人叹为观止,与此同时,全球反战力量则以空前的壮举深深地震撼了人类的良知。在这一年里,猖獗一时的SARS病毒突袭了中国及其周边国家和地区,从另一个层面警示了全球化时代日益凸显的全球问题。这一年朝鲜核问题再成焦点;车臣问题成了俄罗斯母亲身上难愈的溃疡;中东地区阿以“怨怨相报”陷入恶性循环;后萨达姆时代的伊拉克变成了国际恐怖主义组织的新温床。美国新保守主义政客“民主改造伊拉克”的热望撞到了中东地区现实的冰山之上,腾起的云雾使喧嚣一时的“新帝国主义论”黯然无光。最近国际政治的事态发展似乎表明,“9·11”事件后严重失衡的美国全球战略的钟摆开始回摆,至少,“先发制人”不再是美国外交嘹亮的号角。这样的变化,使2003年有了特殊的含义。  相似文献   

16.
新自由主义发展观在全球破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建康 《探索》2005,(4):155-160
新自由主义是对70年代暴露的资本主义制度结构性危机的“全球治理”,但“治理”的结果反而使问题愈演愈烈。世界资本积累规律在两极出现了食利者阶层和永久失业大军对立的新变化。世界货币失去作为稳定的价值尺度的功能,各国按实力大小分割和转嫁相对生产过剩的困境,贸易保护主义下的货币战、商品战层出不穷。美国新保守主义的兴起及其国内外泛军事化的政策表明,他们把殖民掠夺战争作为配置世界石油战略资源的基础,以及拉美出现的政治中左化,是新自由主义全球私有化改革将终结的两个预兆  相似文献   

17.
文化保守主义儒化派是当今活跃于中国思想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社会思潮。其核心观点是“儒化中国”、“儒化共产党”。这些观点充分表明文化保守主义儒化派的观念体系和政治主张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我们必须划清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与“复兴儒学(儒教)”的界限,高度警惕文化保守主义儒化派对我们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新保守主义在美国对外政策的决策中是一种比较极端的思想。它有关中国问题的观点涉及到中美关系发展的各个方面。在布什政府执政的前后,它都一直在极力影响美国政府的对华决策,但其影响在不同的阶段表现不一,最大的影响力是在布什政府的执政初期。由于美国对中国的合作与防范并存,因此,今后新保守主义还会在美国的对华决策中扮演一定的角色,但从整体上来看,它难以起着主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失灵的药方——看西方学者如何批评新自由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自由主义是承袭新古典经济学自由思想并作为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的对立物而产生的保守主义经济思潮。1979年以后,新自由主义在美国和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无神论者最活跃的时期往往是宗教和政治的关系结合的最紧密的时期,21世纪初的美国宗教右翼和政治保守主义的联姻使得"新无神论"接连发声,成为代表知识分子精英的世界观。在当前世界面临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威胁时,厘清无神论尤其是美国无神论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状况,有利于我们拨开当前世界"宗教热"的迷雾,从有神论的对立面之维审视和分析无神论作为世俗化社会基石的功能和地位,坚定人类前行的信心和勇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