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城市的环境建设,层次多,头绪多,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质量,是城市的生命力和吸引力所在,所谓"美丽北京,环境先行"。现代化的城市管理,尤其是环境管理是建设国际一流宜居城市重要任务,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首都环境建设委结合北京城市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把环  相似文献   

2.
居住环境作为社会环境和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而且影响着人民群众的心态变化和行为规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衡量居住环境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物业管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引发的矛盾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人类迈进21世纪以来,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日益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尤其是城市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之一。因此,塑造健康的城市环境,有效利用城市资源、推动城市生态循环是21世纪城市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创建节约型社会,实现以人为本,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要求。什么是“健康城市”根据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W H O)的解释:健康城市是一个不断开发、发展自然和社会环境,并不断扩大社会资源,使人们在享受生命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能够相互…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首都北京来说,良好的城市环境既是一个大国形象的名片,又是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居民的普遍要求。"十二五"时期,是首都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建设迅猛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大量舒适、宜人、质量高的物质环境,更需要高品位的精神生活环境。一个优美的环境空间,除了建筑、绿化、道路这些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外,合理地放置环境雕塑作品,是提升城市环境文化品位与精神内涵的有效办法。好的作品总是紧密结合当地的城市文化特点,激发出人们遐想,并产生共鸣。有人说,一个城市的文化历史和她的精神面貌,最能充分体现在她的城市雕塑中,这话并不夸张,就拿合肥市政府广场来说,她的景观设计就最能说明问题。该景观设计运用了大量广场雕塑设计:在广场…  相似文献   

6.
一、低碳生态城市概念的提出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留在城市,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城市的出现距今已有六千多年历史。尽管全球城市面积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但城市创造了全球80%以上的GDP,全世界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城市毋庸置疑地成为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中心,成为人类重要的生存家园,成为人类探索安全、健康、舒适栖居环境的梦想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相耦合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7.
李建明 《政策》2012,(10):54-55
城市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承载着所有市民的梦想。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曾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作为城市的规划者、建设者和管理者,就要担负起应尽职责,用思想造城,用实干兴城,打造健康城市、幸福家园,让市民生活更美好。城市是"想"出来的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前进论坛》2014,(9):48-48
<正>随着全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居民生活垃圾的年产生量已达到1.6亿吨,哈尔滨市日产生活垃圾达3500吨。生活垃圾处理是城市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工作,不仅直接关系到城市环境的好坏和市民生活质量的优劣,而且如果源头处理不力将严重威胁城市周边的农村环境,进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垃圾要回收利用就先要进行分类存放。比如,在日本,垃圾要分成21类回收;资源比较富足的美国也曾2次为分类垃圾立法。2000年,我国在北京、上海、杭州、哈尔滨等8个城市开始实行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也不过只将生  相似文献   

9.
崔晨 《北京观察》2009,(4):42-43
我们每人每天的生活中都要产生垃圾,垃圾处理是城市发展无法回避的问题,它关系到居民的生活环境、城市的形象,以及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北京市政协委员高度重视此问题.十一届政协以来,就从不同角度提出120余件提案,建议实行垃圾分类处理,用实际行动建设“绿色北京“。  相似文献   

10.
叶慧 《今日浙江》2012,(20):16-17
无论是在城市规划、城市建设,还是在城市管理上,处处渗透"以人为本"的思想。人类自古以来就有一个美好的城市梦。23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曾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到2011年,浙江的城市化率为62.3%,也就是说,我省至少有62.3%的人口居住生活在城里。城市,成为人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